將適天臺留別臨安李主簿
枳棘君尚棲,匏瓜吾豈系。
念離當夏首,漂泊指炎裔。
江海非墮游,田園失歸計。
定山既早發,漁浦亦宵濟。
泛泛隨波瀾,行行任艫枻。
故林日已遠,群木坐成翳。
羽人在丹丘,吾亦從此逝。
枳棘君尚棲,匏瓜吾豈系。
念離當夏首,漂泊指炎裔。
江海非墮游,田園失歸計。
定山既早發,漁浦亦宵濟。
泛泛隨波瀾,行行任艫枻。
故林日已遠,群木坐成翳。
羽人在丹丘,吾亦從此逝。
你還被困在艱難處境中,我怎會像匏瓜一樣無所作為。想到在初夏時節離別,我將漂泊前往炎熱的南方。這并非在江海隨意游玩,回家的打算也已落空。早早從定山出發,夜里渡過漁浦。船兒隨波瀾飄蕩,我任由船槳前行。故鄉的樹林一天天遠離,眾多樹木已漸漸成蔭。仙人住在丹丘,我也要從此前往。
枳棘:枳和棘,多刺的樹,比喻艱難險惡的環境。
匏瓜:葫蘆的一種,比喻不被任用或無所作為。
夏首:初夏。
炎裔:炎熱的邊遠地區。
墮游:隨意游玩。
定山:山名。
漁浦:地名。
艫枻:船頭和船槳,代指船。
羽人:神話中的飛仙。
丹丘:傳說中神仙所居之地。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是詩人準備前往天臺時所作。當時詩人可能仕途不順,處于漂泊狀態,渴望擺脫現實困境,尋求精神上的解脫。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離別之情與自身的漂泊之感和對自由超脫的追求。其特點是情感真摯,意象運用恰當。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作,但展現了詩人特定時期的心境和創作風格。
嬌如花,腰束素。
千人欣,萬人慕。
道傍使君何太愚,橐砧年少府中趨。
斗壘那堪數旱饑,
君侯苦節未為非。
賓筵雖畫何嘗卜,
雩禱于天且不違。
歲儉粟輸倉氏少,
郡貧餉入洛陽稀。
老農夾道攀轅嘆,
作么攜琴載鶴歸。
人雒相看鬢發蒼,
十年蹤跡阻滄桑。
畏途自懶嵇中散,
古道難忘盛孝章。
龍臥東京留黨錮,
烏啼北寺共星霜。
樽前欲別重牽袂,
輦路長秋過夕陽。
閑來小阜偶登臨,四顧茫茫感我深。
萬柳迎風翻碧浪,一溪得日煜黃金。
田連阡陌頻揮淚,鳥入云霄自愜心。
怪道青山能久壽,不知往古不知今。
孝感先生天人姿,泰山巖阿長桂枝。汪汪千頃標襟期,橫經身為帝王師。九重圣德今媧羲,時時召對銅龍墀。殿高語細人莫知,下朝雙藤當戶支。焚香暝坐到日{目施},學也立雪間披帷。難字進問楊亭隈,奧篇隱帙了不疑。
竊喜馬鄭親規隨,先生正色還相詆。謂此章句胡爾為,淵源當溯洛與伊。慎勿誤蹈荀卿疵,小子再拜敢自隳。擬策駑鈍煩鉗錘,一朝北堂勞夢思。
拜表屢頷天子頤,建章日影搖罘罳。溫詔暫許還南陲,鋒車刻日來休遲。敕賜天廄飛龍騎,珠鞍金絡光陸離。道旁觀者爭歔欷,更聞上林果累累。赤瑛盤為高堂遺,緋袍彩袖正相宜。
臣忠子孝兼得之,古來盛事誰如斯。先生遭逢一何奇,吁嗟乎!先生遭逢一何奇,《白華》《由庚》和笙詩。
岸云湖草秋無際,斜帆疑掛云表。傍村楓葉未全霜,擁寺門紅悄。正雨霽、山容似曉。經臺吹帽西風小。試筆染糕香,又卻怕、黃花笑我,空醉斜照。
遙認瘦塔玲瓏,苔斑青換,去年人又重到。翠萸杯冷客衣單,況玉琴孤抱。算鬢影蒼華誤了。絲闌愁和凄涼調。待寄還、相思語,寒樹冥冥,舊鴻稀少。
高三十五,點染園林妥。鴨腳雞腔海云鎖。抱青溪宛轉,略杓橫堤,通小筑、中有詩翁高臥。
黃門遺玉架,簽軸紛紜,長向西堂撥書坐。酒瀉月波香,杉火銷鐺,正花影、一簾移過。為寄語、蘭陔綵衣人,展圖畫尊前,倚聲須和。
漆園樗散不為材,嶰谷參差玉未裁。匠石伶倫何處去,披圖令我思悠哉。
南風吹老碧瑯玕,雙鳳毰毸奮羽翰。百尺珊瑚生海底,可人移傍玉屏看。
東南一尉屬兵曹,
洞達重門樹色高。
天擁群峰開棨戟,
日臨寒水偃弓刀。
山中蜀鐵輸船滿,
市上秦聲得酒豪。
騎馬從容攬形勝,
千年戍柝亦須操。
鄉風臘廿五,
比戶然爆竹。
窮陰挾黃昏,
霹靂起空屋。
梁間鬼拍手,
笑人未免俗。
罔兩白晝行,
渠爾一爆逐。
殘霞散盡魚天錦,臥柳門前萍葉浸。一梁塵暝燕空妝,露井風多蛩未寢。
悲秋楚客今逾甚,那有閑情拚夜飲。屏山凝睇已無存,何況玉鎪金帶枕。
寫生道子妙傳神,妙手逢君更寫真。清標品格清華景,管領風光得意春。
春花春柳滿春庭,隨意搖紅隨意青。茶煙縷縷清課罷,香風繞遍讀書亭。
閒情偶寄畫橋南,環橋流水水拖藍。個中相喻無言處,坐對盤松鶴夢酣。
琴心憐取美人心,石上橫陳百衲琴。且將一曲春光好,留贈知音月下吟。
海上明公秀,
衲僧不知有。
冷地忽相逢,
尋常無處討。
無處討,
莫草草,
龍王宮殿,
有誰親到。
靈山山下初逢處,溧水水邊重見時。草草猶傳出山句,勤勤更枉送行詩。傳聞恍惚疑升報,問訊凄涼自越醫。略計別離能幾日,誰知生死遂分岐。
封侯寂寞空飛將,佳句流傳自謫仙。半世作民才六考,他年垂世有千篇。篋中酬唱都無恙,天外音書不復傳。五嶺三苗底處所,千巖萬壑若何邊。
一榻來青閣,三霜古白田。
丹鉛銷削布,文獻付山川。
服漸為人指,刀應善自全。
長懷豆盧杖,搔首意茫然。
太祝瞎無翳,仲車聾有靈。
海澄何日見,世議皺眉聽。
烽火通龍國,樓船斷鮚亭。
黃頭方選壯,雞肋愧劉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