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橋望春
津橋春水浸紅霞,
煙柳風絲拂岸斜。
翠輦不來金殿閉,
宮鶯銜出上陽花。
津橋春水浸紅霞,
煙柳風絲拂岸斜。
翠輦不來金殿閉,
宮鶯銜出上陽花。
天津橋下春水浸潤著紅霞,如煙的柳絲在微風中傾斜著輕拂堤岸。皇帝的車駕不再來,金殿緊閉,宮中黃鶯叼著上陽宮的花朵飛出。
津橋:指天津橋,在洛陽西南洛水上。
翠輦:皇帝乘坐的車子。
上陽:上陽宮,唐高宗時建造,在洛陽皇城西南。
此詩創作于安史之亂后,當時唐王朝國力衰退,昔日繁華的洛陽城也逐漸走向衰落。詩人站在天津橋上,目睹眼前景象,感慨萬千而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景抒情,通過今昔對比,展現唐王朝的興衰。其特點是景中含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它是反映時代變遷的佳作,體現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思考。
翠麥鋪茸不罅土,白白紅紅花日許。
我行未盡天之涯,馬足輿肩已辛苦。
時名入手無一掬,昔年虎章今化鼠。
疾歸灌畦蔬換肉,無謂我不如老圃。
紅塵無處不諠嘩,獨上江樓四望賒。
泥水僧歸林下寺,待船人立渡頭沙。
云藏島外啼猿樹,竹鎖橋邊賣酒家。
吟罷憑欄心更逸,海風吹斷暮天霞。
兵火焚諸剎,樓臺化碧煙。
松龕橫野岸,塑像枕流泉。
志述都煨燼,功名獨不遷。
高蹤杳然夢,不覺涕潸然。
倦云小息五公山,來往扁舟勝據鞍。
強飯未能追馬革,寄餐端恐識豬肝。
山泉周匝流清泚,古木森羅照屈蟠。
獨臥北窗懷太古,元無一物到門闌。
諸仙深窟宅,石門限塵寰。
空洞初不礙,風扉敞云關。
高廣幾何許,百夫可回環。
誰托遺跡在,溟蒙煙霧間。
羽駕此來往,朝貢想清班。
西風翠屏近,藤蘿莫容攀。
因循再閱歲,建見亦以艱。
舊聞劍門好,形勢摧夷蠻。
今茲固殊特,獨冠江南山。
少陵惜未到,我語憑誰刪。
疇昔中朝士,簪紳仰令名。
恩威彰輔郡,忠孝衛都城。
許國志何壯,為山功莫成。
西風故林道,蕭瑟感秋聲。
春風應應至,寸草亦知時。
人生非木石,誰能無所思。
桃花亂愁眼,柳葉憶蛾眉。
所思良不遂,愿言何可期。
鐵塔亭亭石徑斜,參差樓殿倚青霞。
秋江曾試中??水,春焙仍分北苑芽。
隱幾飛帆過別浦,翻經孤雁起寒沙。
禪龕坐隔幾千里,想見煙云亂雨花。
嵐光咫尺見山扃,候得潮來一葦輕。
慘慘晚堂看日色,森森古殿對江城。
風敲寒玉驚僧睡,巖落澌冰認雨聲。
不是平生曾到處,因緣今日此中行。
爾圖我真,又求我贊。
我真我贊,兩重公案。
家丑不外揚,己德不自談。
寄之以數,六九五十三。
來往長安未定居,暫將僧舍當吾廬。
空中說法憑鈴語,枕上朝饑聽木魚。
因果分明休問佛,行藏自信罷占書。
眼前一物真堪羨,百尺長楊水滿渠。
白酒賢人趣,黃花道貌粧。
物情殊未厭,時節不加長。
自是良辰往,何妨后會張。
試看人化鬼,不異露為霜。
阿坰手持都堂胯,百千硨磲未論價。
渇心知我生塵埃,故遣一甌官茗來。
上方井水絕世無,中??谷簾定庸奴。
徑當澆汝三尺喙,要著胸中萬卷書。
外家典刑有諸老,封胡羯末端復好。
皎如珊瑚在琳房,況迺薫以正焙香。
阿坰性獨愛文字,望見俗物輒走避。
雖然此事已可久,莫負從來鐵御史。
古有大隠人,不必在林藪。屠釣得賢杰,能出漢庭右。
用之即為虎,信是經濟手。樂生淮海來,貧窶常露肘。
乃翁病風痹,粥食不到口。下簾長安市,授經供卯酉。
生涯一憊軒,貌作槁木朽。膽實大于身,豪氣貫牛斗。
往往或下人,恐是黃石叟。屈身以伸道,此事古來有。
貧賤交分薄,益見俗態丑。丈夫豈得知,事定蓋棺后。
與爾同一笑,聊進杯中酒。
白露幾時下,涼秋晚蕭蕭。
已辭尾涏涏,況復聲咬咬。
捉麈坐清樾,扶藜經短橋。
云邊有鳴鴈,過去不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