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玄贊八首 一
至道常虛寂,玄化應真精。分神通一切,凝景在三清。恍惚生有象,沖寞見無形。
逐運開緣會,因機說娒對。修之登景漢,慢之墮幽囹。
天女散金華,神童唱玉聲。十華回寶蓋,九鳳遏云營。
若能弘至賾,家國悉安寧。
至道常虛寂,玄化應真精。分神通一切,凝景在三清。恍惚生有象,沖寞見無形。
逐運開緣會,因機說娒對。修之登景漢,慢之墮幽囹。
天女散金華,神童唱玉聲。十華回寶蓋,九鳳遏云營。
若能弘至賾,家國悉安寧。
至高的道永恒虛靜空寂,玄妙的造化呼應著純真的精誠。道的神通遍達一切,其靈妙之景凝聚于三清勝境。在恍恍惚惚中生成有形之象,于虛靜空寂里得見無形之道。順應運數(shù)開啟因緣際會,依憑機宜解說玄奧之理。修持它可登臨高天仙境,輕慢它會墮入幽冥牢獄。天女散下金色仙花,神童唱著如玉清音。十重華彩環(huán)繞寶蓋,九鳳和鳴遏止云行。若能弘揚這深奧之道,家國皆得安寧太平。
至道:最高的道,道教宇宙本源。
玄化:玄妙的造化。真精:純真精誠的道性。
三清:道教最高神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所居的玉清、上清、太清三重天。
沖寞:虛靜無聲。無形:指道的無形無象特性。
娒(wǔ)對:通“晤對”,指會面、對談,此處指解說玄理。
景漢:高天,指仙境。幽囹(líng):幽冥牢獄。
十華、九鳳:道教祥瑞意象,華指光華盛景,鳳為神鳥。
至賾(zé):最深奧的道理。
此詩為《通玄贊八首》其一,應創(chuàng)作于道教興盛的唐代。通玄贊為道教贊詠詩,旨在宣揚至道的玄妙與修行的意義。作者或為道士或受道教影響的文人,通過詩歌傳播道教教義,勸誡世人修持正道以達家國安寧。
全詩以道教思想為核心,闡述至道虛寂無形的特性、修行的因果報應及祥瑞之景,最終歸結于“弘至賾則家國寧”的主旨,是道教勸善詩的典型代表,體現(xiàn)唐代道教文學的宣教功能與藝術特色。
丹鳳飛來紫詔香,六龍初日上扶桑。
漢廷第一垂清問,潭府三元有故常。
賦客從來推屈宋,文星依舊照衡湘。
夜涼天宇清如洗,翼軫光中見柳張。
下簾讀易沈君平,老向人間識世英。
戲把年齡聊復問,從來富貴不須評。
聯(lián)翩詩筆粗豪甚,矍鑠精神顧盼明。
我欲求田古松邑,君言此計幾時成。
送行第一要君詩,一路看詩慰所思。
可吏可儒仍可將,吾兄吾友亦吾師。
暫移馬舫仿亭榭,小簇螺盤話別離。
指點方壺門外柳,歸來須及欲黃時。
四寸紅牙一幄籌,萬山牛馬去如流。
天西日落長安近,塞外云開滴博收。
草奏隃麋宮墨重,談兵雞舌寶香浮。
都將湖海元龍氣,壓倒文饒百尺樓。
又到黃州舊雪堂,雪堂文字斷人腸。
紫煙有路連桐柏,清浪何年看洛陽。
北望神州皆晉土,誰為黨字豈蒼王。
先王讀論空流血,浩浩乾坤此話長。
管領孤梅近小窗,推排茗椀當壺漿。
且然入局無公事,除卻申臺有印章。
飯已抄經臨小楷,興余揮句落斜行。
不堪平日詩千首,剛被人求米萬箱。
湖上高荷五月涼,云間三五桂華香。
蒲葵影里民無暑,飛鏡光中吏有霜。
日近天申才半浹,陽居大夏恰中央。
定扶真主開炎運,雪恥歸來報上皇。
對敵何曾挫一毫,避人堪笑卻成逃。
莫思蓬戶飛三箭,且向椿闈帶兩髦。
年少枉隨流水去,老來方悟入山高。
兒童已辦新詩句,擬釘門符換舊桃。
孝子平生三釜悲,故人解后一寒疑。
亦知自講陶朱事,不同戲題臣向詩。
舊日夫人稱李衛(wèi),如今弟子即羲之。
姓同名獨吾何憾,厚德真堪慰所思。
友散萍分浪,師亡木拱阡。
年深多棄井,道遠欠加鞭。
不寐思同社,何時共一廛。
瑟琴希舊曲,云淡覓前川。
一閑早已被閑魔,忙日求閑更幾何。
稍向靜中觀物化,未妨圣處策勛多。
官曹似我方成冷,詩句如君可得過。
小待州橋好風雪,碎敲吟??逐清歌。
去年風雨暗元宵,今歲懸知月色饒。
突兀一燈離海嶠,蒼茫萬點赴星橋。
足聲殷地仍車馬,人語喧天更鼓簫。
定是封夷畏娥婺,斷無輕吹一絲搖。
流光冉冉道無聞,短發(fā)蕭蕭雪見侵。
衰矣久無天下志,行乎聊慰老人心。
功名隨世吾何感,道德康時力未任。
安得萬牛呼古柏,武夷山下白云深。
把卷愴然不自勝,古來離合豈人能。
未應鬻髢尤窮發(fā),暫喜餐蔬得枕肱。
身逐南云親色養(yǎng),夢尋巴瘴隔心朋。
囊中貝母煩分惠,獨學仍愁舊病增。
君王鳳輦過龍樓,清曉都門積雨收。
淚落三朝余父老,春生簇仗萬貔貅。
群公就日丹衷罄,索虜聞風逆膽羞。
湖海小臣心未已,更陳千慮向鼇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