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秦征君徐少府春日見集
終日愧無政,與君聊散襟。
城根山半腹,亭影水中心。
朗詠竹窗靜,野情花徑深。
那能有余興,不作剡溪尋。
終日愧無政,與君聊散襟。
城根山半腹,亭影水中心。
朗詠竹窗靜,野情花徑深。
那能有余興,不作剡溪尋。
整日慚愧自己沒有政績,和您一起暫且舒展心懷。城墻根下是山的半腰,亭臺的倒影在水中央。高聲吟誦時竹窗寂靜,郊野情趣在花徑深處。哪能還有未盡的興致,不去剡溪探訪。
酬:酬答。
征君:對被征召而未出仕者的尊稱,此處指秦征君(可能為秦系)。
少府:唐時縣尉的別稱,此處指徐少府。
散襟:舒展心懷,《剡錄》作“放襟”,意為釋放心懷。
城根:城墻根部。
朗詠:高聲吟誦。
剡溪:水名,在今浙江嵊州,以風景優美著稱。
此詩為戴叔倫任撫州刺史期間所作。原誤收于《全唐詩》韋應物名下,后經考辨確認為戴叔倫作品。詩題“酬秦征君徐少府春日見集”表明,此詩是對秦征君、徐少府春日相聚所贈詩作的酬答,反映了詩人在任期間與友人的交游生活。
全詩以“愧無政”起筆,轉寫與友人春日相聚的閑適,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內心的復雜情感。既有對政務的反思,又有對自然的向往,語言質樸,意境清幽,是戴叔倫酬贈詩中的佳作。
棘闈受得樹涼多,耿耿孤燈奈夜何。后夜中秋可無月,雨工先為洗銀河。
中秋此去日無多,笑問青天雨若何。舊日仙槎應好在,西風吹送上天河。
雨到中秋易得多,素娥爭奈漏天何。青天四壁漫漫夜,星魁誰人見渡河。
雨聲釀得客愁多,欲賞清秋作計何。莫唱劉郎黃鶴句,西風舉目異江河。
三臺高處五云多,如此好天良夜何。曾記長淮看月否,玉人何處唱西河。
月下敲詩得句多,詩成句句敵陰何。夜涼不禁詩腸渴,欲作長鯨吸九河。
風卷玄云已不多,倚欄試問夜如何。玉輪擬把長繩系,生怕孤蟾沒入河。
月魄分它日影多,有盈有闕卻緣何。世人錯認娑羅樹,半是青山半是河。
孤蟾老矣閱人多,玉斧如霜不敢何。何似長圓如此夜,放教全影看山河。
白鳳威遲舞態多,三郎此際意如何。霓裳一曲君休聽,曾引胡塵暗兩河。
月中桂子種來多,知得天香定屬何。袍色明年沾柳汁,好尋年少到三河。
乾坤清氣在梅多,梅屬能詩水部何。惜不移來月中種,卻教疏影入秋河。
東隅西極往來多,玉免如今奈老何。瑤鑒一奩塵不染,祗應夜夜浴明河。
欄檻前山夜景多,一聲長嘯入亡何。露花點點明秋葉,坐到樓西斗插河。
瓊樓玉宇更寒多,天上不知今夕何。誰遣銀潢傾作酒,一時澆我舌懸河。
梯上秋旻路不多,剛風奈此浩然何。瑤光冷逼蕭蕭發,一葉蓮舟穩泛河。
桂香多處月明多,如此中秋有幾何。堂上文奎炯如月,修廊燈火粲星河。
夕佳朝爽入詩多,待不吟詩可奈何。過卻中秋有公事,莫將風月付談河。
樹色已非昨,蟲聲不忍聞。
亂鴉投急景,老樹淰長云。
百頃青黃半,一村晴雨分。
憑闌新得句,書贈特山君。
平陸人煙險,漁舟家口肥。
青天圍篛笠,白雨澣蓑衣。
靜釣鷗分石,寒歸雪滿扉。
磻溪有恨事,嚴瀨本忘機。
夏炎已云極,秋暑方自茲。借居面西日,午后如烹炊。
主人愛敬客,架杉覆青枝。赫日辟三舍,鮮飚泛淪漪。
高蟬亦好吟,振響流笙箎。夜靜明月出,疎影復陸離。
欹枕寢桃竹,露坐冠筍皮。凡此暑中事,施之無不宜。
念我逃世難,過用恐禍隨。昔時半山老,畏熱架條枚。
不知公相貴,清儉諒可思。我本無家客,祿盡壽有遺。
得此已厚忝,銜感以成詩。
自古惟聞棠棣詠,后人多感紫荊回。
固知天理隨機觸,亦本詩人起興來。
枯條誰綴桃花米,嫩蕊初挼撒酒媒。
野老門前栽一樹,才開桐角此花開。
忠定扶神鼎,安邦不顧身。
曾孫能致命,屬籍豈無人。
歸骨番江上,招魂霅水濱。
死生均此念,老病泣遺民。
夏日山居好,藤床面北林。
荷心風百頃,秧底月千尋。
幽鳥珍毛羽,流泉響磬琴。
此中多樂事,客至亦能吟。
早總淮西餉,晚為刑部郎。
艱危身九隕,漂泊淚千行。
天地孤忠在,山河遺恨長。
寡妻隨季女,猶得在鄞鄉。
歲窮常鮮裕,人老更多悲。
白日無閑客,青山有了時。
乾坤馬跡滿,風雨鶴巢危。
去歲來坑嶺,移家度崄巇。
身心自縛似芭蕉,安得凌風歷九霄。
閑戶人隨春去老,倚闌花向雨中消。
病牙臲卼活書板,童頂羸垂倒藥瓢。
善謔偶然成句子,叢談聊以永今朝。
丹青不用畫吾廬,小小茅茨住近湖。
欲探春風先插柳,要看雪景更栽蘆。
野船搖處沙成疊,海鴈眠來草似鋪。
粧點個中新景致,藤冠布褐老癯儒。
江湖處處尋春去,每到芳時醉不歸。
簾幙生香花欲語,池塘細雨燕交飛。
閑思此事真難得,或恐他生愿不違。
欲作三門終老計,買山囊罄值年饑。
夏日山居好,還思童冠時。
汗流修舉業,浴罷間題詩。
邊事廷紳奏,朝除邸報馳。
槐花時節近,新說合新知。
不來三十載,僧與寺俱非。
棕屨延蒼蘚,蒲團坐翠微。
溪傳松頂相,風助竹談機。
侍者能栽菊,秋深重扣扉。
下眺黃泥阪,蒙蒙曉霧漫。
巖泉時一滴,松雨幾曾干。
利倍鹽為市,耕勞石作田。
我來聊小憇,前去路千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