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丹井
聞說神仙晉葛洪,煉丹曾此占云峰。
庭前廢井今猶在,不見長松見短松。
(見《宛陵郡志備要》卷一。又見嘉慶《寧國府志》卷二四)
(〖1〗《李白在安徽》云:井在九華山臥云庵北面。)
聞說神仙晉葛洪,煉丹曾此占云峰。
庭前廢井今猶在,不見長松見短松。
(見《宛陵郡志備要》卷一。又見嘉慶《寧國府志》卷二四)
(〖1〗《李白在安徽》云:井在九華山臥云庵北面。)
聽聞在晉代有神仙般的葛洪,曾在此處占據(jù)云霧繚繞的山峰煉丹。庭院前廢棄的煉丹井如今還在,卻不見往日的長松,只看到了短松。
葛洪:東晉道教學者、煉丹家、醫(yī)藥學家。
占云峰:占據(jù)云霧繚繞的山峰,指在此處煉丹。
此詩創(chuàng)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覽九華山臥云庵北面的煉丹井時有感而發(fā)。當時看到荒廢的煉丹井和松的變化,結(jié)合葛洪煉丹的傳說,從而寫下此詩,表達對歷史變遷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歷史變遷,其特點是借景抒情,通過眼前景象抒發(fā)內(nèi)心感慨。雖在文學史上可能影響不大,但能讓后人感受到古人對歷史的思考。
平沙漫漫馬悠悠,
弓箭閑拋郊水頭。
鼠毛衣里取羌笛,
吹向秋天眉眼愁。
游春未足春將度,
訪紫尋紅少在家。
借問流鶯與飛蝶,
更知何處有幽花。
碧池萍嫩柳垂波,
綺席絲鏞舞翠娥。
為報會稽亭上客,
永和應不勝元和。
剎利王孫字迦攝,竹錐橫寫叱蘿葉。
遙知漢地未有經(jīng),地盡年深始到船,海里更行三十國。
行多耳斷金環(huán)落,出漠獨行人絕處,磧西天漏雨絲絲。
羌竹繁弦銀燭紅,
月光初出柳城東。
忽見隱侯裁一詠,
還須書向郡樓中。
寶鈿云和玉禁仙,
深含媚靨裊朱弦。
春風不怕君王恨,
引出幽花落外邊。
消渴天涯寄病身,臨邛知我是何人。
今年社日分余肉,不值陳平又不均。
裛露凝氛紫艷新,千般婉娜不勝春。年年此樹花開日,出盡丹陽郭里人。
柔枝濕艷亞朱欄,暫作庭芳便欲殘。深藏數(shù)片將歸去,紅縷金針繡取看。
遲日新妝游冶娘,
盈盈彩艇白蓮塘。
掬水遠濕岸邊郎,
紅綃縷中玉釧光。
華發(fā)離披臥滿頭,
暗蟲衰草入鄉(xiāng)愁。
枕前人去空庭暮,
又見芭蕉白露秋。
金榜榮名俱失盡,病身為庶更投魑。春娥慢笑無愁色,別向人家舞柘枝。
得罪除名謫海頭,驚心無暇與身愁。中使不知何處住,家書莫寄向春州。
星寥寥兮月細輪,佳期可想兮不可親。
云衣香薄妝態(tài)新,寂寞低容入舊機,歇著金梭思往夕。
人間不見因誰知。
花冠蕊帔色嬋娟,一曲清簫凌紫煙。不知今日重來意,更住人間幾百年。
黃昏騎得下天龍,巡遍茅山數(shù)十峰。采芝卻到蓬萊上,花里猶殘碧玉鐘。
等閑何處得靈方,丹臉云鬟日月長。大羅過卻三千歲,更向人間魅阮郎。
曾隨阿母漢宮齋,鳳駕龍輧列玉階。當時白燕無尋處,今日云鬟見玉釵。
岧岧香積凌空翠,
天上名花落幽地。
老僧相對竟無言,
山鳥卻呼諸佛字。
鹿袖青藜鼠耳巾,
潛夫豈解拜朝臣。
白屋藜床還共入,
山妻老大不羞人。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