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成煉師四首
花冠蕊帔色嬋娟,一曲清簫凌紫煙。不知今日重來意,更住人間幾百年。
黃昏騎得下天龍,巡遍茅山數十峰。采芝卻到蓬萊上,花里猶殘碧玉鐘。
等閑何處得靈方,丹臉云鬟日月長。大羅過卻三千歲,更向人間魅阮郎。
曾隨阿母漢宮齋,鳳駕龍輧列玉階。當時白燕無尋處,今日云鬟見玉釵。
花冠蕊帔色嬋娟,一曲清簫凌紫煙。不知今日重來意,更住人間幾百年。
黃昏騎得下天龍,巡遍茅山數十峰。采芝卻到蓬萊上,花里猶殘碧玉鐘。
等閑何處得靈方,丹臉云鬟日月長。大羅過卻三千歲,更向人間魅阮郎。
曾隨阿母漢宮齋,鳳駕龍輧列玉階。當時白燕無尋處,今日云鬟見玉釵。
戴著花冠、身著蕊帔的煉師姿態美好,一曲清簫聲直上紫煙。不知她今日重來是何用意,還將在人間停留幾百年。黃昏時騎著天龍下凡,巡視遍茅山的數十座山峰。采完靈芝去到蓬萊仙島,花叢中還留著碧玉酒杯。不知從何處輕易得到靈方,煉師紅顏如云的發髻能青春永駐。已度過大羅天三千歲,還在人間魅惑阮郎。曾跟隨西王母在漢宮齋戒,鳳駕龍車排列在玉階前。當時的白燕已無處尋覓,如今看到她云鬟上插著玉釵。
花冠蕊帔:煉師所戴的帽子和所穿的披肩,是一種道服裝扮。嬋娟:姿態美好。凌:直上。靈方:神奇的藥方。丹臉:紅潤的面容。云鬟:高聳的發髻。大羅:道教三十六天最高一重天。阿母:西王母。龍輧(yīn):龍拉的車。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看,當時道教盛行,人們對神仙、長生等觀念較為熱衷。詩人可能在與煉師的接觸中,被其神秘的形象和傳說所吸引,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對煉師的好奇與向往。
這首詩以煉師為主題,展現了道教文化中的神秘元素和人們對長生、超凡的追求。其奇幻的想象和優美的語言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宗教文化氛圍。
飄然節杖過蘆塘,
迎面林巒葉未黃。
一任池荷搖落盡,
金風為送木樨香。
二十四橋春,何年度楚濱。感君垂采折,芳意在橫陳。
露琲留珠個,云屑起絳鱗。弱莖擎亦定,細纈展初勻。
縠罩茶煙淺,暄迎酒暈新。旁侵爐氣合,斜倚畫圖真。
飛閣高承幕,垂瓔近拂巾。綺霞疊一色,香月上重輪。
簾蝶魂如夢,籠鸚咒似瞋。留熏十日永,驚艷滿堂均。
碧葉凝云綠,珊枝帶海津。縣愁傾白醉,莫遣聚朱茵。
愛惜終香閣,飄零遠陌塵。冰紋簇紫雪,芝彩涌黃銀。
錦字啼鴉就,清尊倒蟻傾。韶光易消謝,持慰擷芳人。
上弦謖謖松風鳴,下弦汩汩乃作厓山之海聲。當時一彈再鼓處,山石欲裂天為驚。
永嘉道出清原寺,雨黑鐙昏不成睡。手揮行篋七條弦,詩寫孤臣兩行淚。
泣山鬼兮云沈沈,感君恩兮波深深。哀哉丞相琴,即是丞相心。
糝羹尚記板橋道,麥飯誰哭冬青林。景炎時事可知矣,空抱壯懷猶不已。
五坡嶺,零丁洋,可憐道路摧肝腸。何如青原山中留宿夜,清商一曲龍吟長。
生在南天死北地,流落孤琴舊時字。故友惟留玉帶生,西臺已碎竹如意。
吁嗟乎,壞漆凄涼五百秋,茫茫誰刺海濱舟。高山流水臣心在,尚欲黃冠故國游。
嘖嘖賢聲遍里閭,
果然論定蓋棺馀。
最傷心處妝臺畔,
無復添香伴讀書。
星軺回處轉旌霓,
人海無聲馬不嘶。
敢道霜威堪鎮俗,
長思濤靜木城西。
帶草行書十數行,
也隨匹馬到錢塘。
傷心一幅槐黃紙,
猶染宣和御墨香。
黃門先生官左掖,力欲拔山氣辟易。
虎豹天關閉九重,孤臣血肉徒狼籍。
東萊蜃市易沉淪,南國相逢淚滿巾。
青鞋布襪江湖外,誰念當時折檻人?
窮居無米糝蒿藜,
筠籠相先送荔枝。
安得仙人煉丹灶,
試將紅玉甑中炊。
非才遍歷清華地,悟佛方為止足身。浮名浮利莫相試,三千世界一微塵。
保庇孤根逢圣主,矜修晚節順天機。空門自有清涼地,不向紅塵議是非。
燕雀紛紛出亂麻,漢江西畔使君家。空堂自恨無金彈,任爾啾啾到日斜。
三年威惠遍洪纖,晉秩蒼梧火正炎。
豈謂狼胡蹄載跋,因之熊掌味難兼。
關心忍聽離歌苦,聚首深嗟別緒添。
便欲與公同握粟,卜居尋向泰人占。
鹿走荒郊壯士追,蛙聲紫色總男兒。
拔山扛鼎興何暴,齒劍辭騅志不移。
天下不聞歌楚些,帳中唯見嘆虞兮。
故鄉三戶終何在?千載烏江不洗悲。
抱疾猶能詠小詩,
飲泉冷暖自家知。
長安陌上花經眼,
惜取南山桂一枝。
虎氣消沈鶴市荒,
東風容易客回腸。
貞娘墓上年年柳,
畫了春愁畫夕陽。
江東有狂士,結屋本深山。為客風塵外,馳聲梁楚間。才聆捫虱語,忽作釣鰲還。予亦悠悠者,相逢愧爾閒。
好酒恥儒素,談兵靖塞塵。深憐宋中客,宛似晉時人。到處不諧俗,一生長任真。因君感交態,多少白頭新。
仕不逢時勇退耕,閉門自號景迂生。
遠聞佳士輒心許,老見異書猶眼明。
奴愛才如蕭穎士,婢知詩似鄭康成。
早孤遇事偏多感,欲續殘章涕已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