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政宣獻樓公挽歌辭 其一
欲知天意屬英奇,端為斯文待發揮。挺挺魏謨祖風烈,堂堂伏湛國光輝。久參機政儒臣貴,未到公臺物論違。丹旐東風馬鞍裊,送車誰不淚襟衣。
欲知天意屬英奇,端為斯文待發揮。挺挺魏謨祖風烈,堂堂伏湛國光輝。久參機政儒臣貴,未到公臺物論違。丹旐東風馬鞍裊,送車誰不淚襟衣。
二月平分晝夜,
三春忙度光陰。
不知花落多少,
但見千溪綠深。
靠葛藤樁,握龜毛拂。
絕學無為,黑山鬼窟。
直饒瞥轉機輪,眼里聞香,耳中觀色。
我且問,瓶內底是何物。
縱得江郎筆,難生五色花。
無端髭屢斷,枉費手頻叉。
勞爾珠璣贈,增予瓦礫嗟。
敢云詩律細,箸作稱名家。
魯中漢碑存十一,任城有三闕里七。
鄭固墓銘峙東平,苔蝕榛荒亦未失。
漢碑結癖谷口翁,渡江搜訪辨真實。
碑亭涼雨取枕眠,抉神剔髓嘆唧唧。
惝恍拱揖漢代賢,夢中傳授點畫畢。
蟬翼響拓攜滿囊,曉風吹須策驢疾。
歸來檢付高手工,蜜香側理裝成帙。
碑額碑穿碑陰完,《集中錄》中無缺逸。
文檀為函玉為簽,琳瑯金薤照晴日。
谷口危坐四壁觀,何殊蠹簡蝌蚪漆。
以指畫腹晝夜思,久久古人精神出。
縱橫能為徑丈書,小者針蠆皆綿密。
橫飛直牽力千鈞,盛年已入中郎室。
如今垂老不輕揮,瘦臂撐拄肩崒嵂。
鐙下為我摹數番,古勁如镵金石質。
漢后隸書誰登峰,學問無如谷口筆。
珍重藏之勝藏碑,贊服作歌美非溢。
少壯悲秋暮,老來愛晚秋。
碧云天淡遠,卷地氣蒼遒。
菊冒清霜發,人歸古道周。
鳶飛矜羽翮,雁落下灘洲。
南浦風帆急,前村砧杵幽。
年光正瀟灑,賦罷又登樓。
黑色明如黑漆光,
白牙繡項皂羅裳。
肚皮腿腳皆如玉,
內相將軍不可當。
與子同為客,歸途卻異天。
苦吟消驛路,遠夢入江船。
離隔又今日,唱酬知幾年。
懷余應有賦,取次續新編。
舊隱籬根夢遠,數枝客里霜凝。
粉黏瑤朵蝶雙輕。似有似無難定。
吟妙紗欹梁雪,寫嫌墨點吳綾。
細看不是月中生。送酒白衣留影。
垂垂雨足曉雷收,草閣憑崖似倚樓。
上赤數鶯吹幾疊,之元一瀑寫雙鉤。
云生右史蟫餐潤,花墜中丞蟻渡幽。
已過清明瓜未種,憎人相擬到秦侯。
乾坤長肅殺,海上戰爭多。
蕃隊日鳴炮,山民夜枕戈。
炎昆糅玉石,覆卵掃巢窠。
世界今如此,蒼生且奈何。
海桐花發最高枝,碧宇霏微芳樹遲。汾水止應多寂莫,藍田卻記最葳蕤。城荒弧角晴無事,天外攙槍落亦知。總有家園歸未得,嵩陽劍器莫平夷。
凄亭云幄對江湖,城上青髦隱大烏。婉孌魚龍問才艷,深涼烽火字珊瑚。誰人明月吹蘆管,無數清笳起鷓鴣。愧讀神經并異注,愁來不覺有悲嗚。
扶風歌起向人寒,四月洪濤觸望看。夏服左彎從白馬,鐃歌清徹比烏彈。千金元節藏何易,一紙參軍答亦難。我欲榮陽探龍蟄,心雄翻足有闌珊。
荒荒慷慨自知名,百尺樓頭倚暮箏。勾注談兵誰最險,崤函說劍幾時平。長空鶴羽風煙直,碧水鯨文澹冶晴。只有大星高夜半,疇人傲我此時情。
膏沐徒為理,長宵恨有馀。羅衣新染淚,明月怨離居。
買賦嗟何及,春風惹恨偏。樓頭看柳色,偷唱想夫憐。
相望才信宿,一出尚徘徊。誰謂堅高處,真成竭蹶來。人情傷蹭蹬,學力諱遲回。欲火焚林去,如何水一杯。
任重心長在,年侵力未堪。圣賢憎獨學,老宿幸同參。已信乾坤蘊,無踰孔孟談。誰能中道廢,長使一生慚。
暫游不得久婆娑,柰此龍江景物何。
天勢去隨帆際盡,海聲來傍枕邊多。
昏窗微見燈明嶼,霽閣遙看日浴波。
定有后人尋舊跡,已留小篆識山阿。
嵐翠濃于草鞋夾。繞坡細流,潨潨暗通苕霅。谷聲遝。下落亂泉聲里,愀悄如相答。此間景,純得關仝巨然法。
寺松三百本,雨溜蒼皮,霜彫黛甲。禿干爭欹壓。
笑語同游,黃葉鳴檐,丹楓裹寺,如何不荷埋身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