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詩二首 二
他道側書易,我道側書[難]。
側書還側讀,還須側眼[看]。
他道側書易,我道側書[難]。
側書還側讀,還須側眼[看]。
別人說側著書寫容易,我說側著書寫困難。側著寫的字還要側著讀,還得用側著眼睛去看。
側書:側著書寫。
側眼:斜著眼睛
此詩出自1969年吐魯番阿塔那唐墓出土卜天壽抄本《論語鄭氏注》卷末詩詞殘片。當時民間文化交流活躍,詩詞創作有一定的群眾基礎。卜天壽在抄錄《論語》之余寫下此詩,可能是有感于書寫時的實際體驗。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個人對側書難易的看法。特點是語言直白、貼近生活。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不大,但為研究唐代民間詩歌創作和文化生活提供了珍貴資料。
靜觀靈臺妙,萬化此從出。
云胡自蕪穢,反受眾形役。
厚味紛朶頤,妍姿坐傾國。
崩奔不自悟,馳騖靡終畢。
君看穆天子,萬里窮轍跡。
不有祈招詩,徐方御宸極。
公子威名動海濱,四年相與愧情親。
忽聞黃鉞分全蜀,更祝彤庭列九賓。
執手便驚成契闊,贈言還喜和陽春。
政成但祝歸來早,別恨無端莫重陳。
悄蒨非人境,寒蟬夏已稠。
陽崖驚素雪,午扇怯清秋。
共說新亭好,真堪妙墨留。
賞心元不厭,仙夢肯來游。
往者仲長子,高情世無儔。一朝謝塵躅,卜筑娛清幽。
茅屋八九間,下有良田疇。后簷果垂實,前庭樹相樛。
勝日賓友來,琴觴共舒憂。言論核幽妙,理亂窮端由。
至今一卷書,凜然昭千秋。
沈侯經濟業,夙尚本林丘。談笑出幻境,寤言躡斯游。
仰睇白石崗,俯濯青瑤流。曠然宇宙外,邈矣將焉求。
夜宿上封寺,翛然塵慮清。
月明殘雪里,泉溜隔窗聲。
楮衲今如許,綈袍那復情。
爐紅虛室暖,聊得話平生。
行軒復東騖,祠城當晚游。
胡然冠蓋集,不盡心期幽。
夜厭百谷喧,旦失千峰稠。
出門有遺恨,回首空綢繆。
抗塵幾何時,猿鶴共悲怨。
豈知朱墨暇,乃適山水愿。
茲晨秋令初,休沐謹邦憲。
佳賓忽四來,英僚亦三勸。
駕言北郭門,謝此旟隼建。
散目山崔嵬,縱轡路修蔓。
憑欄快倒峽,躋壑困脫挽。
追攀林樾深,歡喜腳力健。
登高眺遠浦,眾景爭自獻。
何必仍丹丘,徑欲凌九萬。
躡石循急磵,穿林度重岡。
俛入幽谷邃,仰見奇峰蒼。
李公英妙年,讀書此云房。
一去上臺閣,致身何慨慷。
蘇公記藏書,文字有耿光。
余事亦騷雅,戲墨仍風霜。
兩公不歸來,歲月忽已荒。
何用建遺烈,寒泉薦孤芳。
浩浩長江水,東逝無停波。
及此一回薄,湖平煙浪多。
孤嶼屹中川,層臺起周阿。
晨望愛明滅,夕游驚蕩磨。
極目青冥茫,回瞻碧嵯峨。
不復車馬跡,唯聞榜人歌。
我愿辭世紛,茲焉老漁蓑。
會有滄浪子,鳴舷夜相過。
行義追前輩,孤風凜一生。
子平婚嫁了,元亮去留輕。
涪萬無歸棹,嚴楊有舊盟。
空令同社客,生死痛交情。
當年事幽討,結友窮名山。
曾逢許斧子,去采玉芝還。
歸來坐空房,神清骨毛寒。
起視塵中人,一見了肺肝。
探囊出刀圭,生死毫厘間。
相逢瘴海秋,遺我黃金丹。
高堂得聽瑩,班衣有余歡。
謝師無言說,古井生波瀾。
憶昔觀風寄,登堂識老成。
忘年見交態,把酒話詩情。
別去如三歲,書來忽九京。
卻思憑檻語,忍遽勒公銘。
露浥黃金蘂,風生碧玉枝。
千林向搖落,此樹獨華滋。
木末難同調,籬邊不并時。
攀援香滿袖,嘆息共心期。
泛舟長沙渚,振策湘山岑。
煙云眇變化,宇宙窮高深。
懷古壯士志,憂時君子心。
寄言塵中客,莽蒼誰能尋。
意行欲遍江村路,恰到詩人斷魂處。
梅花未肯笑春風,蔓草何須怨零露。
歸來四壁無余聲,俯檻祇有寒塘青。
美人邂逅一笑粲,倒影的皪踈枝橫。
寸心久矣遺紛雜,不但老禪齋夏臘。
此時悢悢欲何言,本根落落幾難合。
走遍諸君詩卷中,西湖東閣病還同。
劃然長笑驚夢破,碧云散盡山叢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