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安禪寺
欲到安禪游圣概,先觀涌塔出香城。
樓臺有日連云漢,壑谷無年斷水聲。
倚竹并肩青玉立,上橋如踏白虹行。
傷嗟置寺碑交碎,不見梁朝施主名。(《嚴陵集》一)。
欲到安禪游圣概,先觀涌塔出香城。
樓臺有日連云漢,壑谷無年斷水聲。
倚竹并肩青玉立,上橋如踏白虹行。
傷嗟置寺碑交碎,不見梁朝施主名。(《嚴陵集》一)。
想要到安禪寺游覽這圣境的概貌,先看到高聳的佛塔從佛香繚繞的城中涌出。樓臺在陽光下仿佛與云漢相連,壑谷里常年不斷地傳來潺潺水聲。靠著竹子并肩而立,就像青玉般挺拔;走上橋去,好似腳踏著白虹前行。令人感傷嘆息的是,建寺的碑石都已破碎,再也看不到梁朝施主的名字了。
圣概:圣境的概貌。
涌塔:高聳的佛塔。香城:佛國、佛寺。
云漢:銀河,這里形容樓臺高聳接近云霄。
無年:常年。
青玉:形容竹子挺拔翠綠,像青玉一樣。
白虹:形容橋的形狀和顏色,如同白色的虹。
置寺碑:建造寺廟時所立的碑。
梁朝:指南朝梁。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當時安禪寺已破敗,可能是在寺廟歷經歲月變遷、朝代更迭后,詩人游覽時有感而發。梁朝佛教興盛,建寺眾多,而此時寺碑破碎,施主名不見,反映出時代的滄桑變化。
這首詩主旨是通過描寫安禪寺的景色和現狀,抒發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情景交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為研究當時寺廟文化和歷史變遷提供了一定資料。
遠柳綠含煙,土膏才透。云海微茫露晴岫。
故鄉何在,夢寐草堂溪友。舊時游賞處,誰攜手。
塵世利名,于身何有。老去生涯??樽酒。
小橋流水,一樹雪香瘦。故人今夜月,相思否。
萬里云間戍,立馬劍門關。亂山極目無際,直北是長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邊鋒鏑,天道久應還。手寫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對青燈,搔白發,漏聲殘。老來勛業未就,妨卻一身閑。梅嶺綠陰青子,蒲間清泉白石,怪我舊盟寒。烽火平安夜,歸夢到家山。
夢下瑤臺,神飛閬苑,自嘆塵寰久客。三入成周,望皇居帝宅。蕩蘭槳、伊闕波濤,曳玉杖、洛陽阡陌。獨躊躇、武烈文謨,天垂晚,月生魄。
故人少,別懷多,引壺觴自酌,誰憐衰白。群仙問我,尚低頭方冊。共云將、東過扶搖,遇鴻蒙、頓超玄默。待功成,翳鳳騎麟,把蟠桃摘。
香檀素手。緩理新詞來伴酒。
音調凄涼。便是無情也斷腸。
莫歌楊柳。記得渭城朝雨后。
客路茫茫。幾度東風春草長。
夏則飲紅泉,冬則餐紅術。
一片新春入手來,不費些兒力。
春在水無痕,春在山無跡。
李白桃紅未吐時,好個春消息。
萍水相逢無定居。同在他鄉,又問征途。離歌聲里客心孤。花盡園林,水滿江湖。
煙樹微茫帶岸蒲。何處長沙,何處洪都。要知安穩到家無。千里征鴻,一紙來書。
柳陰亭院杏梢長。依約巫陽。鳳簫已遠秦樓在,水沈煙暖馀香。臨鏡舞鸞窺沼,倚箏飛雁辭行。
醉邊人去自凄涼。淚眼愁腸。斷云殘雨當年事,到而今、好處難忘。兩袖曉風花陌,一簾夜雨蘭堂。
亂山疊疊水泠泠。南北短長亭。
客路如天杳杳,歸心能地寧寧。
春光荏苒花期,冷落酒伴飄零。
鬢影黃邊半白,燒痕黑處重青。
五百年間非一日,可堪只到今年。云龍欲化艷陽天。從來耆舊傳,不博地行仙。
昨夜風聲何處度,典型猶在南山。自憐不結傍時緣。著鞭非我事,避路只渠賢。
日薄風遲,柳眠無力花枝妥。
燕樓空鎖。好夢誰驚破。
寒食清明,又等閑都過。
愁無那。淚珠頻墮。灑盡相思顆。
正欲登臨,何處好、登臨眺望。君約我、今朝攜酒,古臺同上。
風靜秋郊渾似洗,碧空淡覆玻璃盎。夕照外、渺渺萬遙山,開青嶂。
龍山事,空追想。風流會,今安往。我勸君一杯,為君高唱。
今日謀歡真雅勝,休辭痛飲葡萄浪。縱黃花、明日未凋零,非佳賞。
桃花已作東風笑,小蕊嫣然。春色暄妍。緩步煙霞到洞天。
一杯滿瀉蒲桃綠,且共留連。醉倒花前。也占紅香影里眠。
雨過云容掃。使星明、德心高揭,福心旁照。槐屋猶喧梅正熟,最是清和景好。望金節、云間縹緲。和氣如春清似水,漾恩波、沾渥天南道。晨鵲噪,有佳報。
天家黃紙除書到。便歸來、升華天下,安邊養浩。好是六逢初度日,碧落笙歌會早。遍西郡、歡聲多少。人道菊坡新醞美,把一觴、滿酌歌難老。瓜樣大,安期棗。
當年翦彩垂髫,超然便欲為仙去。世間俗狀,人心狡計,不堪同住。
每坐空山,獨臨古澗,神閑意寓。想瀛洲雞犬,蓬萊猿鶴,應悵望,門前路。
自昔侯王將相,幾番成、落花飛絮。仰天醉眼,興云妙手,年華遲暮。
長揖煙塵,靜朝日月,誰知幽素。正風清麟背,星垂海角,曉鐘初寤。
有件伡遮,算好事、大家都知。
被新冤家矍索后,沒別底,似別底也難為。
識盡千千并萬萬,那得恁、海底猴兒。
這百十錢,一個潑性命,不分付、待分付與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