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澗水陜東二十里自江南來作
泠泠孤澗陜城東,我有飛泉此路通。
行客莫驚黃葉盡,家山祇在白云中。
秋聲可亂鳥魚意,遠色偏依蒲稗業。
過去多應不相待,殷勤重掬灑西風。
泠泠孤澗陜城東,我有飛泉此路通。
行客莫驚黃葉盡,家山祇在白云中。
秋聲可亂鳥魚意,遠色偏依蒲稗業。
過去多應不相待,殷勤重掬灑西風。
清澈的孤澗在陜城東邊流淌,我好似有飛泉與這路途相通。遠行的人莫要驚訝黃葉落盡,故鄉就在那白云繚繞之處。秋聲擾亂了鳥魚的心意,遠處景色偏偏依附在蒲稗之上。過往時光大多不會等待人,我滿懷深情再次捧起澗水灑向西風。
泠泠:形容水流聲清脆。
陜城:具體地點需結合更多背景確定。
祇:同“只”。
蒲稗:蒲草和稗草。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旅途之中。當時或許正值秋季,詩人在陜東看到孤澗等秋景,觸發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時光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思鄉之情和時光感慨。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創作技巧。
披襟談笑動梁塵,
白發原非避世人。
三尺皂囊頻□檢,
萬言書在墨猶新。
晴雪難留短命身,
秋風訣別太酸辛。
要郎記得營齋日,
每到生辰是忌辰。
行不得!黦地衰楊愁折。
霜裂馬聲寒特特,雁飛關月黑。
目斷浮云西北,不忍思君顏色。
昨日主人今日客,青山非故國。
大家在這里,
廓徹無依倚。
有口難分疏,
凍破一雙耳。
叟邪歌漫遏行云,
抔土千年幾晝曛。
石鑒可磨人不見,
東西臺下淚泉聞。
千里移根自海隅,
風帆破浪走天吳。
散花忽到毗耶室,
似欲橫機試病夫。
風雅千秋鼓待吹,誰云刪后更無詩。一時連社還高會,諸子蘭亭總妙詞。
傾蓋喜逢天下士,放歌羞逐郢中兒。羨君孤調真同調,已覺新知是故知。
同病相憐各惘然,齊盟一日孰先鞭。積薪愧我官仍拙,投杼悲君客更遷。
醉向金門堪據地,狂來碣石浪談天。他年人泛秦淮月,遠憶江州夜泊船。
一著能回一局輸,安危豈不系茲儒。
樂卿昔去曾入海,老監今歸但乞湖。
阮子杖挑聊共出,麻姑榼送不煩沽。
二仙占斷壺中景,不許長房跳入壺。
好在青山隱翠眉,遙知不負芰荷衣。越吟凄斷終懷本,宋鹢徘徊故倦飛。世路百憂無似客,人情萬事莫如歸。況逢鄴下多才子,剩判流霞醉落暉。
纖纖楊葉舞脩眉,珍重煙光惹客衣。碧杏梢頭鶯百囀,黃茅檐外燕雙飛。自諳漁父醒猶醉,莫怨劉郎去又歸。今日正南驅馬首,未饒陰藿向陽暉。
江南好,松竹斗精神。
雪后愛看臨水影,尊前長憶賞音人。
聊寄一枝春。
翩翩錦字向誰搓,斜抱云和月已過。
身伴天娥垂玉袖,音驚越地起吳歌。
珊瑚枕上傳幽夢,翡翠樓中點絳羅。
不逐黃鸝啼綠柳,故來人世斷腸多。
鴻泥覓遍總微茫,
如夢如癡柳數行。
一夜城烏頭易白,
將雛飛過浣衣塘。
朝含顰。暮含顰。風動疏簾疑是君。相思欲斷魂。
試羅裙。褪羅裙。鴛瓦霜飛病又新。天涯兩地人。
芝蘭女史喚阿英,皓齒明眸最有情。
吹竹彈絲饒嫵媚,攜云握雨大寧馨。
憐他癡絕顛鸞鳳,顧我緣慳隔死生。
底事音容尚如昨,奈何回溯不分明。
驅使難憑赤丁子,
傳呼底用蒼頭兒。
世間如夢身如寄,
春去花空欲泥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