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字和彭禹峰先生韻 其三
翩翩錦字向誰搓,斜抱云和月已過。
身伴天娥垂玉袖,音驚越地起吳歌。
珊瑚枕上傳幽夢,翡翠樓中點絳羅。
不逐黃鸝啼綠柳,故來人世斷腸多。
翩翩錦字向誰搓,斜抱云和月已過。
身伴天娥垂玉袖,音驚越地起吳歌。
珊瑚枕上傳幽夢,翡翠樓中點絳羅。
不逐黃鸝啼綠柳,故來人世斷腸多。
那如錦書般翩翩的雁字不知要向誰訴說,斜抱著云和琴,月亮已經西沉。身影好似陪伴著嫦娥垂下玉袖,雁鳴聲驚起了吳越之地的歌聲。在珊瑚枕上傳遞著幽夢,在翡翠樓中點染著絳羅。它不追逐黃鸝在綠柳間啼鳴,所以來到這人間才多了許多斷腸之事。
錦字:這里指雁字,古人常以雁傳書,雁字如同錦書。
云和:琴瑟等樂器的代稱。
天娥:即嫦娥。
絳羅:紅色的絲織品。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難以確切知曉創作背景。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看到雁群飛行成字,引發了內心的情感,結合當時的心境和生活感悟而創作,或許詩人正處于人生的低谷或有情感上的困擾。
這首詩主旨圍繞雁字展開,通過描繪雁的形象和所處情境,抒發內心愁緒。其突出特點是意象豐富、語言華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文學創作能力。
一舫朝移入畫圖,亭前蘇小斗摴蒱。徘徊十里春湖色,忘卻吳松舊釣鱸。
雪窗坐對一燈青,遠道懷人倍覺醒。想見歸舟夜乘興,忍寒直過浙江亭。
子來不憚千里遠,我病可無終歲憂。相見匆匆又相別,主人無恨客無求。平生苦節胡元仲,老大多才劉致中。為我殷勤問消息,十年堅坐想高風。遙山渡口晚猶寒,道路奔波未許閑。頗恨獨來不同賞,竹輿穿雨上疏山。
一幅吟箋寫八分,風神蕭遠過羊欣。蘭苕翡翠偏憐我,錦繡瑯玕莫報君。江上草堂連野竹,山幽桂樹倚秋云。高情自得滄洲趣,欸乃漁歌隔岸聞。
力希顏氏何能望,竊比言游未敢安。老大漸知親灑掃,試將妙用此中參。
癸卯冬十月,海陬氣候偏。風南忽風北,寒燠非常年。缊袍御還脫,長箑揮不捐。胡為黃落時,花卉紛爭妍。蟲鳴應蟄戶,虹見飲長川。兼旬苦霧密,暝與癡云連。深泥污后土,行潦凌高原。農夫輟耒耜,勞嘆心悁悁。二麥不得種,饑坑詎能填。格斗況未息,中原擁戈鋋。天家重租稅,瘡痏誰能憐?安得倚天劍,一掃開青天。金烏任騰翥,出自扶桑顛。陽光照六合,此屋俱歡然。
明月浮滄海,秋風出洞庭。街燈輕似水,霜氣淡于星。故里天方白,山川夢未青。人間愁浩渺,一夜共誰聽。
天地云同色,江山皓一時。梅狂花覆野,柳困絮黏枝。魚蟄堅冰壑,鴉迷返哺兒。侯門炙朱火,寒透不曾知。
朝雨止還作,征人去復留。輕云微放日,近午始行舟。雙島煙波繞,重湖晝夜流。白鷗飛適意,擾擾見渠羞。
隔海時時念故鄉,幾人健在幾人亡。滿頭白發還鄉去,只恐還鄉又斷腸。
雪積蒼峰似綴花,倏晴倏雹倏過鴉。松針愛聽人閒話,悄落玻杯代綠茶。
車驅驅,鄧家孥。長繩系野樹,小兒泣呱呱。泣呱呱,父一顧,可奈何,弟兒在手不可俱。父再顧,眼血枯,行人斷繩走匍匍。
山似圍屏六曲開,小溪如帶傍山來。結廬溪北對山住,俗駕何妨且勒回。
楚客事晉君,已皆榮厚祿。身章襲犀象,鼎食飫粱肉。荀范作姻婭,趙魏與追逐。旦分馳道出,夜旁天居宿。故悲絕宗黨,新敬起賓仆。東洲有儒生,官路獨迷躅。青年結主知,窮老佐州牧。今為千里行,猶未分符竹。
花外班行霧外天,何緣子細望龍顏。小窺玉色真難老,底用臞仙九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