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禪社首樂章 順和
至哉含柔德,萬物資以生。
常順稱厚載,流謙通變盈。
圣心事能察,增廣陳厥誠。
黃祇僾如在,泰折俟咸亨。
至哉含柔德,萬物資以生。
常順稱厚載,流謙通變盈。
圣心事能察,增廣陳厥誠。
黃祇僾如在,泰折俟咸亨。
偉大啊,大地蘊含著柔順之德,萬物依靠它得以生長。它常以柔順承載萬物,以謙虛變通使萬物充滿生機。圣明的君主能洞察此理,增加祭品表達誠心。地神仿佛就在眼前,在泰折壇等待著天下太平。
至哉:偉大啊。
含柔德:指大地具有柔順的品德。
資:依靠。
厚載:指大地承載萬物。
流謙:傳播謙虛的美德。
通變盈:使萬物變化而充滿生機。
圣心:指君主之心。
陳厥誠:表達誠心。
黃祇(qí):地神。
僾(ài)如在:仿佛就在眼前。
泰折:古代祭地神之處。
咸亨:天下太平。
此詩是在唐朝帝王于社首山舉行封禪大典時所奏樂章。封禪是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旨在昭告天下太平,彰顯帝王功績。當時社會繁榮,帝王舉行封禪以祈求國泰民安。
這首詩主旨是在封禪祭祀中贊頌大地之德,表達對神靈的虔誠和對太平的期望。其特點是語言莊重典雅,符合祭祀樂章規范,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唐代祭祀文化與詩歌創作的結合。
辛酉后,
中田將可守。
有旱損高源,
大水淹湖部。
早稻被風災,
偏苦吳門口。
高低未可安,
中平的應有。
百谷朝宗處,朝昏洶涌時。
未嘗聞失信,不省與誰期。
落勢分江島,來聲震海涯。
魚龍爭會合,鷗鷺競相隨。
卷釣人眠待,貪程客恠遲。
幸通蓬閼路,孤櫂去何疑。
盡言水土金,三物成大藥。
假氣遞相生,相生復相爍。
黃芽不是鉛,元向鉛中作。
舉東已合西,戊己為囊橐。
初六到南宮,
陰升姤啟蒙。
刻頻移律呂,
持節遞相攻。
五日才虧折,
三花運數供。
取來臨戶看,
血點幾千重。
壬寅金,
猛獸結群侵。
種植依山阜,
庭戶闕過尋。
稻出高田里,
逢災是魏秦。
乘船于陸地,
高城浪涌溟。
寶匣開玉琴
高梧追煩暑
商弦一以發
白云飄然舉
何必蒼梧東
激情懷怨浦
阮郎迷不悟,何處伸情愫。
明日海山春,彩舟卻歸去。
綠鬒巍丹幘,
青霞絡羽衣。
晨趨陽德館,
夜造月華扉。
摶弄周天火,
韜潛起陸機。
玉房留不住,
卻向九霄飛。
(同前。)。
松柏江頭寺,寅緣勝虎谿。
水云晴過慢,沙鷺[濕](溫)飛低。
蘭若曾巖抱,旃檀畫閣齊。
褰帷雙樹北,行道一燈留(疑當作“西”字。)
落日催軒騎,秋城限鼓鼙。
臨川興不盡,真賞寄丹梯。
一年一度喜春光,
及至秋來又感傷。
白日似風留不住,
青春如水去何忙。
眼前有路同歸路,
身在他鄉憶故鄉。
若不傾心向真宰,
也應憔悴鬢成霜。
玉清出九天,神館飛霞外。
霄臺煥嵯峨,靈夏秀蔚翳。
五云興翠華,八風扇綠氣。
仰吟消魔詠,俯研智與慧。
萬真啟晨景,唱期絳房會。
挺穎德音子,神映乃拂沛。
天岳凌空構,洞臺深幽邃。
游海悟井隘,履真覺世穢。
儛輪宴重空,筌魚自然廢。
廻我大椿羅,長謝朝生世。
顧鄙賤,奉恩私。
愿吾君,萬歲期。
處暗表陰德,
豹尾鎮星宮。
怒指摧山岳,
權雄暝太空。
龍蛇生怪狀,
變異忽昏蒙。
主人長壽榮,
禳應在恪恭。
意態精神畫亦難,
不知何事出仙壇。
此君堂上云深處,
應與蕭郎駕彩鸞。
我身良可惜,宜各修生道。
孰云白玉芝,多蒔黃金草。
結志行六度,專心論三寶。
白元來降接,赤子常攜抱。
朽年慙晚學,壯歲須及早。
知足自逍遙,貪榮更憂惱。
坐觀環堵大,靜覺乾坤小。
守一若無移,終天豈云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