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題僧院薔薇花三首 一
何人移得在蟬家,瑟瑟枝條簇簇霞。
爭那寂寥埋草暗,不勝惆悵舞風斜。
無緣影對金尊酒,可惜香和石鼎茶。
看取老僧齊物意,一般拋擲等凡花。
何人移得在蟬家,瑟瑟枝條簇簇霞。
爭那寂寥埋草暗,不勝惆悵舞風斜。
無緣影對金尊酒,可惜香和石鼎茶。
看取老僧齊物意,一般拋擲等凡花。
是誰把薔薇移植到這禪院中來,碧綠的枝條上簇擁著如霞般的花朵。怎奈它寂寞地埋沒在荒草暗影里,在風中傾斜舞動讓人不勝惆悵。沒有緣分與美酒相伴共賞它的姿影,可惜它的香氣只能和石鼎中的茶相伴。看看老僧那萬物平等的心意,把它像普通花朵一樣隨意拋擲。
蟬家:指僧院,僧人多居靜處,如蟬棲息,故以蟬家稱僧院。
瑟瑟:形容枝條碧綠的樣子。
簇簇霞:形容薔薇花像一簇簇云霞。
爭那:怎奈。
齊物意:道家的一種思想,認為萬物本質相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這里指老僧對薔薇花和普通花一視同仁的態度。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與友人在僧院看到薔薇花,有感于薔薇花的寂寞處境,結合老僧對其的態度,從而創作此詩,反映出當時詩人對美好事物易被忽視的一種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借僧院薔薇花抒發對美好事物不被重視的感慨。其特點是借物抒情,以薔薇花自喻或喻人。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中細微事物的情感洞察。
細雨斜風催日暮。一夢華胥,記得驚人句。
霧閣云窗歌舞處。翠峰青嶂無重數。
解佩江頭元有路。流水茫茫,盡日無人渡。
一點相思愁萬縷。幾時卻跨青鸞去。
平生不嗜書,索我題紈扇。
一題山水蒼,再題山月現。
抱膝坐孤航,濯足滄江上。
何當拉同心,云游五岳遍。
金錢滿堂室,賣官等商賈。
今日積長秋,明日歸郿塢。
一絕馳騁志,再經歲月周。
時時出里門,閑閑俯清流。
煙樹含遠翠,好鳥鳴春洲。
歲初始耕作,雨余變田疇。
節易惻中念,景和感昔游。
況子隔城闕,何以慰遠愁。
天地不生成,古今有何事。
茫茫萬劫中,生民多所嗜。
黃金變為土,盜蹠亦柳季。
造物起爭端,無怪人趨利。
有酒且斟酌,萬事付一醉。
明月今何好,晴前雨四旬。
清償連月晦,色潤萬家春。
亂叫林中鳥,頻跳隴上鱗。
窮檐吾見汝,喜極反生嗔。
暮云深鎖梵王家,
樓閣崢嶸閱歲華。
香火半殘僧入定,
臥聽窗外落檐花。
不安旅食響枯腸,忽憶郫筒酒正香。爨婦調羹頻下豉,廚人燒筍佐持粱。味堪適口新巢菜,滑可流匙好蔗霜。卻笑季鷹歸較晚,天涯無事早還鄉。
紛紛桐乳正當門,簌簌梭魚入饌黁。老綠一籬瓜易蔓,嫩黃半畝竹生孫。蕉舒大頁翻墻角,菊散微芳護石根。飯罷倚林呼阿段,青紅影里課雞豚。
桑巔日午有鳴雞,春韭秋茄綠滿畦。倚樹偶然傾白墮,買花不用費朱提。得天盡愛閒桃李,落實難拋舊棗梨。逆料鄉書無別語,寄聲惟道子規啼。
賃廡終須有數椽,何勞辛苦嘆無田。豬肝累尹身難避,雀舌留賓手自煎。舍北條桑能取利,市南沽酒不論錢。舊巢宛在空回首,飛鳥依人亦可憐。
獨上七盤去,峰巒轉轉稠。
云中迷象鼻,雨里下箏頭。
水沒荒橋路,鴉啼古驛樓。
君今在城闕,肯見此中愁。
西師驛上破番書,
鄠杜真成可卜居。
細肋臥沙非望及,
且炊黍飯食河魚。
脩水相望無百里,
從來人物勝西昌。
弘齋自是朝陽鳳,
伯仲行看接翼翔。
野店蕭蕭掩竹門,
岸沙猶記履綦痕。
東風枉是吹花急,
綠盡平蕪卻斷魂。
蒿筍芽長魚正肥,
漁郎搖櫓賣魚歸。
得錢便買溪翁酒,
醉臥蓬窗自落暉。
不辭采擷莫拋殘,
宛轉紅珠帶露圓。
生與佳人共南國,
羨君長得畫中看。
誼交三十載,夷險實同途。命薄時終蹇,人亡道益孤。偉材名憲識,歸櫬稚兒扶。一片傷心淚,頻揮眼欲枯。
金臺梅落候,分手向來賓。孤邸思君苦,雙魚寄客頻。官卑名未減,行潔志堪伸。何意龍蛇歲,長徂不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