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觀中詩二首 一
終日草堂間,清風常往還。
耳無塵事擾,心有翫云閑。
對酒惟思月,餐松不厭山。
時時吟內景,自合駐童顏。
終日草堂間,清風常往還。
耳無塵事擾,心有翫云閑。
對酒惟思月,餐松不厭山。
時時吟內景,自合駐童顏。
整天待在草堂里,常有清風吹來吹去。耳朵沒有塵世瑣事的打擾,內心悠閑地欣賞云朵。對著美酒只想著明月,吃著松籽也不討厭這山林。時常吟詠養生的詩句,自然能保持孩童般的容顏。
翫云:翫同“玩”,玩賞云朵。
餐松:吃松籽,古人認為松籽可養生。
內景:指道家的內景修煉之術,也可理解為養生的詩句。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可推測,詩人處于一種遠離塵世紛擾的環境,可能是隱居于山林,在追求道家的養生之道和閑適生活的心境下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閑適隱居生活的熱愛和對養生的追求。其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部分文人對道家生活的向往。
白鷺低飛九里洲,
梅花萬樹壓溪流。
晚妝忽訝胭脂濕,
一笛斜陽水上樓。
珍禽下上鳴,
迨及清潤時。
豈惟侑我觴,
亦以起我詩。
白練一團雪,
來與紅練俱。
魚虎飛照水,
意若愛翠裾。
山中之樂何由說,
知者不言言者拙。
紅塵飛盡散松風,
獨酌寒泉弄明月。
寒來暑往古今同,萬別十差不礙空。昨夜鐵牛頭角露,滿庭松柏撼秋風。
八月九月天,白露寒露節。門外在處山,秋風落黃葉。
夜雨斂重云,曉鴻鳴寥沈。可憐祖師意,頭頭都漏泄。
祖師關棙子,幽隱罕人知。不是悟心者,如何舉向伊。
高吟大笑意猖狂,潘閬騎驢出故鄉。驚起暮天沙上雁,海門斜去兩三行。
古人道,不看經,不念佛,看經念佛是何物。自從識得轉經人,龍藏圣賢都一拂。
四月人家麥正收,連綿陰雨不能休。沿溪處處生深草,飽殺南泉水牯牛。
雞鳴丑,三四五六七八九。象骨峰頭木馬嘶,新豐洞口石牛吼。
山之前,水之后,吳道僧繇畫不就。斷頭船子下南康,彷佛天明到湖口。
大道縱橫,觸事現成。云開日發,水綠山青。鉆真珠解玉板即易,看窟籠著楔卻難。
月色和云白,松聲帶露寒。八月中秋天涼,芙蓉花發題目禪房。老胡大道分明在,不必諸方問短長。短不是短,長不是長。短長不是處,是道非思量。思量不及,文彩愈彰。
秋山兮秋云片片,秋江兮秋水洋洋。風悲蘭社,天澹滄浪。欲言言不及,林下好商量。今朝臘月十五,切忌葛藤露布。者事直下分明,當處超佛越祖。便與么去,苦苦。寒山子能莽齒,十年歸不得,忘卻來時路。呵呵呵。天道運行,節氣頻更。五日為候,十日為旬。三十日為月,十二月為年。一日一日,因循因循。五九盡,又逢春。
層綠何峨峨,
山光湊短扉。
開卷得昔夢,
心與太古齊。
不念夜鶴怨,
不憂朝麇饑。
哦詩松下窗,
白云如可梯。
群峰聳危碧,
倒影沈空江。
清景生晚晴,
冷色涵虛窗。
消搖縱吟賞,
能使吾心降。
不減唐家貌,
磽磽頭玉奇。
無緣為父子,
何苦夢熊羆。
上掌珠還失,
宜男草忽萎。
蔡家書籍滿,
恐合與文姬。
春游游盡欲尋山,
杖屨岷峨只等閒。
但放高懷窮物外,
不知清譽滿人間。
經年綠野常沉醉,
幾日香峰暫往還。
自笑塵轅盤未得,
逍遙無路一追攀。
太行走北干,山勢何巑岏。河內與上黨,兩界起峰巒。潞州扼其吭,形勝留不刊。
壺關漢名縣,大河流急湍。新舊兩窟窿,五丁鑿奇觀。其北為玉缺,高嶺路紆盤。桃花隔兩園,斗絕不容攀。林慮近可接,望之云漫漫。
再北為潞城,虹梯空際蟠。鳥道回百折,投足欲走丸。樵蘇尚彳亍,何人敢據鞍。奇險由天造,一夫可以完。
下有芣蘭巖,峨峨石劍攢。岝崿怖行旅,群吟《行路難》。黎城古建國,《式微》詩欣嘆。東瞰吾兒峪,壺口舊安瀾。雄關有遺址,雉堞半凋殘。
坡陀高數仞,山澗紆且寬。地利無可恃,常憂兵力單。楸園與石背,要隘煩控摶。
行行渡漳水,古道走邯鄲。我行來乘鄣,被命試師干。請纓雖有志,無如氣力殫。聚米愧未能,括地借詩壇,佇聞吳楚捷,環瀛普乂安。
無縫冰輪萬古同
御風飛到碧天中
四方上下無遮礙
一點清光處處通
云比輕松柳比柔。情絲恨縷自綢繆。曾看梳掠在妝樓。
截發已堪傳密意,香毫空復寫蠅頭。暗中轉看轉生愁。
欲雨不雨春色深,
青青嫩草俯墻陰。
幾樹繁花開欲盡,
一叢弱竹不成林。
竹影花光時映水,
鳥飛未動聲先起。
憶向江邊怨去年,
卻來湖上思千里。
湖上韶華正可憐,
繞城春水盡漁船。
鷗鷺自隨云上下,
樓臺直共水淪漣。
堤上誰家新種柳,
裊裊游絲紛左右。
燕至欣逢上巳前,
鶯啼已過清明后。
上巳清明煙色濃,
太皞陵畔數株松。
宛丘自有西湖樂,
夢里青峰三四重。
群峰中斷出厓門,曠莽當年托至尊。一自翠華游粵嶠,遂令王氣失中原。蠻煙尚帶千秋恨,杜宇長銜萬代冤。白骨蒼苔世共遠,江間何地可招魂。悵望京華一水遙,玉關何處系天驕。西風離黍馀邱壟,南國羈魂久寂寥。海若有靈應雪涕,波臣無計挽寒潮。即今萬里秋江凈,異代忠良荷圣朝。浮沈今古一興亡,南北英雄落大荒。萬死孤臣堪百折,千秋涼雨泣三湘。黃冠夢失南歸路,白草魂飛北地霜。何處悲風增感激,累累青冢拂垂楊。
煩暑久已厭,逢秋如故人。
一朝來爽氣,萬象絕埃塵。
葉落偏知候,花期不在春。
何哉稱達者,空笑動絲莼。
青駝二十里,徐公嶺過半。上嶺復下嶺,驛馬中間換。
肩輿不留行,仆夫面已汗。連坡盡荒草,石田草中亂。
此間山脊乾,不雨常苦旱。我行咨暑雨,對此轉生贊。
幸茲梁菽收,水絕天與灌。古人稱逢年,用力必無玩。
更從悟強恕,人喜我勿嘆。西北風何來,推送健雙骭。
下嶺亦不滑,高高睇前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