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李祐道人
阘茸復埃塵,難親復易親。
皆疑有仙術,問著卻愁人。
祗是耽浮蟻,曾云見泣麟。
相逢先合手,渾似有前因。
阘茸復埃塵,難親復易親。
皆疑有仙術,問著卻愁人。
祗是耽浮蟻,曾云見泣麟。
相逢先合手,渾似有前因。
你本是平庸之人混跡于塵世,難以親近卻又容易親近。大家都懷疑你有仙術,一問起來卻讓人發(fā)愁。你只是沉溺于飲酒,還自稱見過圣人的悲嘆。我們相逢你先雙手合十,好像我們前世就有因緣。
阘茸:指人品卑劣、庸碌無能。
浮蟻:指酒面上的泡沫,代指酒。
泣麟:典出《春秋》,孔子因見到被捕獲的麒麟而悲嘆,這里表示感慨世事。
合手:即雙手合十,是一種行禮方式。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在與李祐道人相遇后,對其行為和形象有所感觸,從而創(chuàng)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人自稱有仙術等現象,詩人借此表達自己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是對李祐道人的形象和行為進行描繪與評價。突出特點是語言直白,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的一些社會現象和人際交往。
倦客厭卑棲,白日坐飄忽。
呼我同舍郎,緩策扶勃窣。
緣山得人家,附影蔽深樾。
湖水一鏡明,梅花千樹發(fā)。
扶疏弄清影,仿佛見羅襪。
凄迷香霧中,身已在月窟。
窮探意未已,取徑無詰屈。
誰家歌舞園,花亂竹復密。
御史投紱余,課豎種梨栗。
吾曹不解事,尚此學操瑟。
當從漢陰人,抱甕日搰搰。
凜凜忠言公自持,偽書初赦兩淮時。
膝當不為奸雄屈,心亦唯應草木知。
獨任安危百年事,寧辜父老一生思。
抗章終有論功日,便到鑾坡已恨遲。
門連弱水不可渡,山似妙高知幾尋。
得雨僧分香積飯,行檀人施褭蹄金。
重新佛屋龍?zhí)煜玻淹四к姎q月深。
老去愿隨君共隱,誰能擁膝更長吟。
兵氣纒滄海,斜陽入暮林。
魂傷春落絮,淚濕晚啼禽。
只有衣成結,渾無髪受簪。
殘生已飄泊,老日更侵尋。
貧病相牽各異鄉(xiāng),心隨南雁與翺翔。
感君三絕出妙手,慰我九回縈別腸。
山色為人分淺黛,泉聲何事碎鳴珰。
千巖萬壑山陰路,誰與臨流共一觴。
閶闔乾坤大,封疆四百州。
蒙塵二圣哲,伐叛六春秋。
地入強胡闊,官封悍將優(yōu)。
奉天哀詔下,感泣萬方愁。
客路鄉(xiāng)關遠,云山暮色添。
秋高尚寒薄,雨過卻風恬。
附隴田成陛,傾崖水作簾。
此行殊不惡,未愧賈胡淹。
溪邊茅屋知誰家,門前水落溪露沙。
枯藤繞屋掛秋實,黑如點漆紅丹砂。
蜀葵花空已收子,雞冠樹高猶有花。
客來倚杖主人出,屋頭日暖聽蜂衙。
移居來近玉湖中,漁戶新添白腳翁。
覓句深慚何水部,浮家全似陸龜蒙。
山寒政恐無黃獨,地濕應須要鞠?。
晚日飄零天不管,雙鳧乘雁聽西東。
張顛佳處是清高,不但詩狂酒亦豪。
自說平生耽翰墨,未嘗名諱落官曹。
書工恥作云間榜,畫好能添頰上毛。
早信人間苦荊棘,不嫌門外長蓬蒿。
未得三吳去,東來且過淮。
要須煩曉浪,聊為洗風霾。
飄泊從人笑,窮愁費力排。
平生臨水意,老去若為懷。
前賢零落謾知名,后輩何由識老成。
誰遣斯民俱臥轍,因知循吏本無聲。
眼前公事何時了,月下清樽且復傾。
想得新栽池上柳,送君歸棹亦多情。
西風斜日可憐秋,已作重陽更上樓。
門外白衣來獨晚,坐中司馬醉應休。
茱茰香在人何處,黃菊花開淚欲流。
山意娛人不勝好,苦無佳句若為酬。
六朝固陵夷,佳士亦間出。風流數后來,諸江有人物。
總持偉文采,文通頗超越。清忠若休映,對賊能抵突。
定知蘇屬國,不為延明屈。斯人黃卷中,愿見未可必。
誰知有來云,遂入諸子室。相從忽三年,不見無十日。
人生會相別,此別殊慘栗。相望渺江湖,時危盜如櫛。
愿言加餐飯,棲遲且蓬蓽。時來亦騰騫,安用苦密勿。
尺素倘可通,公當念伊鬰。
宿云忽解駁,曉色明朝暾。高秋寓遠目,萬象秋毫分。
群峰雜遝來,突騎從橫奔。驊騮獨驤首,迥出凢馬群。
嵩高實維岳,羅列如兒孫。玉京與金闕,亭亭在云巒。
群仙驂蒼虬,冠珮朝至尊。往者風露夕,妙奏聞清圓。
名理以弦歌,異事父老傳。丹成已仙去,流脈在山根。
至今茲山下,幽泉湛余溫。安得從浴沂,聊以濯我冠。
一沐去塵土,再沐生羽翰。朝游參安期,暮躅追羨門。
振足八荒外,垂手青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