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觀象臺 其一
木落風高畫角哀,霜濃野闊一登臺。
云旗天轉桑乾出,日馭煙橫碣石開。
黑水遐封思禹跡,金方借箸失邊才。
漢家養(yǎng)士恩如海,誰伏青蒲請劍來。
木落風高畫角哀,霜濃野闊一登臺。
云旗天轉桑乾出,日馭煙橫碣石開。
黑水遐封思禹跡,金方借箸失邊才。
漢家養(yǎng)士恩如海,誰伏青蒲請劍來。
樹葉凋零,寒風呼嘯,畫角聲里滿是哀涼;寒霜濃重,原野空闊,我獨自登上觀象臺。云氣如旗,天空流轉,桑乾河的輪廓逐漸顯現(xiàn);日光如御,煙霧橫繞,碣石山的雄姿緩緩展開。望著黑水流域的遙遠封地,想起大禹治水的功績;面對北方邊事的籌劃,嘆息缺少可用的將才。漢家朝廷養(yǎng)士的恩情深似大海,可如今有誰肯跪伏青蒲,向君王請賜尚方劍來整肅邊務?
畫角:古代軍中樂器,以竹木或皮革制成,外施彩繪,發(fā)聲哀厲,多用于報時或警眾。
桑乾:桑乾河,今永定河上游,流經(jīng)華北地區(qū),古為邊塞要地。
日馭:指太陽,古代神話中太陽由羲和駕馭六龍車而行,此處代指日光。
碣石:山名,位于今河北昌黎,古為北方地標,曹操《觀滄海》有“東臨碣石”句。
黑水:古代泛指北方邊遠河流,《尚書·禹貢》載大禹“導黑水至于三危”,此處借指邊地。
金方:五行中金屬西方,此處借指北方邊塞(或代指邊患)。
借箸:本指借筷子籌劃,出自《史記·留侯世家》,后喻謀劃策略。
伏青蒲:漢宮中以青蒲為席,唯皇后可坐,群臣諫諍時伏于其上以示懇切,代指直諫。
請劍:請求賜予尚方劍,古代帝王以尚方劍象征權威,臣下請劍多為除奸或整肅邊務。
詩當作于作者冬日登臨觀象臺(或泛指北方高臺)時。觀象臺多為觀測天文之地,亦常為文人遠眺抒懷之所。結合詩中“桑乾”“碣石”“黑水”等邊塞意象,推測創(chuàng)作背景或與明代北方邊患(如蒙古侵擾)相關。詩人借登臺所見,聯(lián)想起歷史上的治邊功績(如大禹),對比當下邊才缺失的現(xiàn)狀,表達對邊務的關切。
此詩以冬日登臺為引,由景及史,由史入情,既描繪了邊塞的蒼茫景象,又借大禹、漢家等典故,批判時弊,呼吁有識之士直諫請命。全詩緊扣“觀象”之題,將自然之象、歷史之象與現(xiàn)實之象熔于一爐,展現(xiàn)詩人深沉的家國責任感。
一鞭清曉喜還家。宿醉困流霞。夜來小雨新霽,雙燕舞風斜。 山不盡,水無涯。望中賒。送春滋味,念遠情懷,分付楊花。
春到南樓雪盡。驚動燈期花信。小雨一番寒。倚闌干。 莫把欄干頻倚。一望幾重煙水。何處是京華。暮云遮。
恨鶯花漸老,但芳草、綠汀洲。縱岫壁千尋,榆錢萬疊,難買春留。梅花向來始別,又匆匆、結子滿枝頭。門外垂楊岸側,畫橋誰系蘭舟。 悠悠。歲月如流。嘆水覆、杳難收。憑畫闌,往往抬頭舉眼,都是春愁。東風晚來更惡,怕飛紅、拍絮入書樓。雙燕歸來問我,怎生不上簾鉤。
千里草。萋萋盡處遙山小。遙山小。行人遠似,此山多少。 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說便說不了。說不了。一聲喚起,又驚春曉。
一曲清商,人別后、故園幾度。 想翠竹、碧梧風采,舊游何處。 三徑西風秋共老,滿庭疏雨春都過。 看蒼苔、白石易黃昏,愁無數(shù)。 嶧山畔,淇泉路。空回首,佳期誤。 嘆舞鸞鳴鳳,歸來遲暮。 冷淡還如西草,凄迷番作江東樹。 且留他、素管候冰絲,重相和。
素養(yǎng)浩然之氣,鐵石心腸誰擬。蒿目縣前江,不逐隊魚游戲。藏器。藏器。只等時乘奮起。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舟 一作:洲)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悵秋風 一作:恨秋風;悲難訴 一作:悲如許) 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舉大白,聽金縷。
風露濕行云,沙水迷歸艇。臥看明河月滿空,斗掛蒼山頂。 萬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聞雞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曳杖危樓去。斗垂天、滄波萬頃,月流煙渚。掃盡浮云風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蘆深處。悵望關河空吊影,正人間、鼻息鳴鼉鼓。誰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夢揚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國,氣吞驕虜。要斬樓蘭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謾暗澀銅華塵土。喚取謫仙平章看,過苕溪、尚許垂綸否。風浩蕩,欲飛舉。
紅萼競燃春苑曙,粉茸新吐御筵開。 長年愿奉西王宴,近侍慚無東朔才。
杏花疏雨灑香堤,高樓簾幕垂。遠山映水夕陽低,春愁壓翠眉。 芳草句,碧云辭,低徊閑自思。流鶯枝上不曾啼,知君腸斷時。
乞索生涯寄食身,舟前波浪馬前塵。 無成頭白休頻嘆,似我白頭能幾人?
卷盡風和雨,晴日照清秋。南山高處回首、瀟灑一扁州。且向飛霞淪茗,還歸云間書院,何幸有從游。隨分了公事,同樂與同尤。 少年事,湖海氣,百尺樓。蕭蕭華發(fā)、歸興只念故山幽。今日聊修故事,口歲大江東去,應念我窮愁。不但莼鱸口,杜若訪芳洲。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