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三百三首 一七八
報汝修道者,進求虛勞神。
人有精靈物,無字復無文。
呼時歷歷應,隱處不居存。
叮嚀善保護,勿令有點痕。
報汝修道者,進求虛勞神。
人有精靈物,無字復無文。
呼時歷歷應,隱處不居存。
叮嚀善保護,勿令有點痕。
告訴那些修道的人,一味追求外在的修行是白白耗費精神。人自身有靈妙的東西,它沒有文字可以表述。呼喚它時它會清晰回應,它雖潛藏卻并不實際占據一處。再三叮囑要好好保護它,不要讓它有一點瑕疵。
報:告訴。
虛勞神:白白耗費精神。
精靈物:指人內在靈妙的東西,可能指人的本性、精神等。
歷歷:清晰的樣子。
這首詩為寒山所作,寒山生活于唐代,常隱居于山林,與自然和僧人交往。當時佛教、道教等修行之風盛行,很多人在修行中迷失方向,過于追求形式,寒山此詩是針對這種現象而作,以勸誡修道者回歸內心。
主旨是勸誡修道者關注自身內在精神,不過度追求外在形式。特點是語言直白,道理深刻。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寒山詩通俗易懂又富含哲理的風格,對后世勸誡類詩歌有一定影響。
篷窗閒倚數郵程,
雨后風來分外清。
秋色淺深偏耐看,
草花多半不知名。
游子思故鄉,
天涯兩相逢。
時平甘恤緯,
定交各涂窮。
疊浪浮終古,中流混太清。
地吞章貢闊,天入楚吳平。
薄宦常為客,孤槎又遠征。
匡君招手語,去住總關情。
山色醉痕邊,溪聲客枕前。
山溪元自舊,人已別經年。
天公富萬有,秋事不曾貧。
靜閱歲時信,動觀天地仁。
莫使兒輩覺,從渠青紫紛。
馬前金罷亞,鳥外玉奫淪。
世事從頭數,時機觸眼奇。
山靈莫留客,大廈要人枝。
民屋蕭條僅百家,
流鶯啼處柳陰斜。
使臺坐對南山腳,
十里春流漾落花。
蒿萊封徑不腰鐮,長夏山齋睡正甜。風送歌聲滿天地,驚回殘夢雨廉纖。
老大行藏敢不疑,曉川紅日睡醒時。昨宵共對崖山雨,如此乾坤那得知。
薊門春送雪花寒,西去千人望據鞍。
澤潞曲通河水下,條華高并太行看。
歲收斥鹵歸鹽策,部有均輸佐縣官。
八使只今如漢日,風云應傍惠文冠。
長夜偏冷添被兒。
枕頭兒、移了又移。
我自是笑別人底,卻元來、當局者迷。
如今只恨因緣淺,也不曾、抵死恨伊。
合手下、安排了,那筵席、須有散時。
人生各有志,乃在去就間。
一釣成千古,高風不可攀。
國家財賦東南重,
已責蠲租志念殷。
膏澤何妨頻見渥,
普天愿與樂耕耘。
紫霞洞里草菲菲,
不見宮姬并馬蹄。
為是辛王行樂地,
至今猶有燕雙飛。
客邸中秋夜,囊空缺酒錢。任他明月滿,辜賞有誰憐。
露冷金風細,天高月上遲。一年惟此夜,光彩勝他時。
云凈天如洗,冰輪貼漢流。懸知清賞處,光滿桂花樓。
故舊多星散,相思意惘然。病中孤好景,誰共對嬋娟。
夜靜露華寒,仙家露玉盤。愛他光皎潔,和病揭簾看。
萬里云收盡,瑤天絕點塵。團團一輪月,空照客邊人。
節遇清秋夜,幽懷倍慘然。故人千里外,明月自團圓。
此夕冰輪滿,清光遍九垓。病馀題俚句,聊爾對均裁。
不對容山月,于今幾度圓。薊門當此夕,孤賞有誰憐。
孤蓬湘浦夜,入夢雨聲寒。鳳尾多瀟灑,誰移畫里看。
秋氣露為霜。漏漸添長。無聊正欲卸殘妝。忽覺清音偏著耳,韻正凄涼。
傾國悔明皇。驛路蒼茫。馬嵬風雨□何狂。玉隕珠沉空有恨,聽到郎當。
燕鴻望南飛,
春至還北去。
托食波浪中,
瀟湘幾回渡。
山城木落亂蟬秋,劍水嵯峨擁石流。
遠道涼風催塞雁,極天詩興落沙鷗。
一官浮世笑五斗,與子提壺銷百憂。
聊話廿年刀劍事,暮云吹角向夔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