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貞法師
巡禮知難盡,幽人見亦稀。
幾年潭上過,何待雪中歸。
遠瀑穿經室,寒螀發定衣。
無因尋道者,獨坐對松扉。
巡禮知難盡,幽人見亦稀。
幾年潭上過,何待雪中歸。
遠瀑穿經室,寒螀發定衣。
無因尋道者,獨坐對松扉。
四處尋訪禮佛感覺難以窮盡,幽居的高僧也很難得一見。您已在潭邊修行多年,為何還要等雪天歸來呢?遠處的瀑布穿過經房,寒蟬的叫聲震動著您的僧衣。我無緣與您這樣的修道者一同探尋佛法,只能獨自坐著面對松門。
巡禮:指僧人或信徒朝拜圣地、尋訪高僧等宗教活動。
幽人:指隱居的人,這里指貞法師。
潭:可能指貞法師修行處附近的水潭。
寒螀:寒蟬。
定衣:僧人在坐禪入定的時候所穿的衣服。
松扉:松木做的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聽聞貞法師的修行事跡后,前往尋訪但未能得見,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佛教盛行,文人與僧人交往頻繁,詩人可能受此風氣影響,對佛法修行者懷有崇敬之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貞法師的敬仰和無緣相見的遺憾。其特點是意境清幽,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與僧人交往的文化現象。
浙西水平遠,浙東山偃蹇。
使君是中人,胸次極收卷。
佇舟固佳處,超覽更勝踐。
智匠一何深,天藏一何淺。
十載此重聚,寧知歲月遙。似因于越客,始得故人邀。
濁酒薰風度,長歌柳葉飄。仙湖有千頃,宜引海南潮。
入戶解衣坐,主人應不凡。結交澹于水,下食不疑咸。
燭剪空庭葉,風添當暑衫。無生有佳話,窗草夢中芟。
煙雨海棠花,春夜沈沈酌。
寒食清明數日間,人也須行樂。
不怕笛聲長,只怕風兒惡。
燭影紅酣寶篆香,樓上黃昏角。
玲瓏萬狀石欺玉,開闔千層秀結峰。
尚有炎蒸疑夏日,未令新爽洗秋容。
龍翔鳳舞來天目,水秀山明鞏帝封。
新見錢塘王氣好,中原我欲指迷蹤。
鄰多素心人,
太樸求吾適。
耕穫自有馀,
似是柴桑客。
香繞詩箕一縷魂,
依稀幽怨淚添痕。
夜深露重歸何處,
衰柳殘煙鎖墓門。
放鴨歌兒過野塘,
牧牛笛子下前崗。
西風未解憐黃葉,
拌作秋聲一味涼。
忽傳群盜下淮瀕,
又逐黃州韓使君。
卻望長安在天上,
愁看天際有孤云。
中冷之泉甲天下,今度來游當盛夏。
山僧知我有泉癖,忙汲深清緩傾瀉。
煎茶有法在吾手,但恐世人知或寡。
酒馀一吸除百疴,從此人間賤杯斝。
更呼陸羽同參玄,凌風便欲飛上天,下視江水空云煙。
抱膝擁香篝。數盡更籌。綠波青草憶儂不。多少相思離別語,欲寫還休。
燈火獨窗幽。新月如鉤。花魂蝶影暗牽愁。風雨連朝春去也,何計忘憂。
篷底推窗透夕暉,春寒草色滯芳菲。
遠疑翔鷺孤帆飽,濃愛堆鴉老樹肥。
驛路摧殘知賊退,湖波吞吐覺堤危。
頻年澤國悲鴻雁,上策治河自古稀。
來往無濤如皎鏡,
江干極目遠峰連。
昔時血戰君山側,
今日平成萬里天。
偶把遺編讀。覺凄清、風生滿紙,哀音裂竹。貌比左芬年更少,況又才逾徐淑。肯久戀、紅塵千斛。試問埋香何處好,料青山、也有修來福。泉路下,鬼應哭。
朝朝暮暮相追逐。怎而今、云消雨散,形孤影獨。后會自然來世有,誰道他生未卜。可邀我、同登仙箓。昨夜分明驚入夢,羨容顏、依舊溫如玉。便攜手,述心曲。
明妝蕩蘭槳,兩兩度橫塘。
忽聽歌聲起,悠悠云水鄉。
江渚秋風起,荷花漸覺稀。
小舟閒并看,日暮未言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