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宗皇帝挽詞三首
從諫停東幸,垂衣寶歷昌。漢昭登位少,周代卜年長。彩仗三清路,麻衣萬國喪。玄宮今一閉,終古柏蒼蒼。
晚色啟重扉,旌旗路漸移。荊山鼎成日,湘浦竹斑時。臣子終身感,山園七月期。金莖看尚在,承露復何為。
紫陌起仙飆,川原共寂寥。靈輴萬國護,儀殿百神朝。漏滴秋風路,笳吟灞水橋。微臣空感咽,踴絕覺天遙。
從諫停東幸,垂衣寶歷昌。漢昭登位少,周代卜年長。彩仗三清路,麻衣萬國喪。玄宮今一閉,終古柏蒼蒼。
晚色啟重扉,旌旗路漸移。荊山鼎成日,湘浦竹斑時。臣子終身感,山園七月期。金莖看尚在,承露復何為。
紫陌起仙飆,川原共寂寥。靈輴萬國護,儀殿百神朝。漏滴秋風路,笳吟灞水橋。微臣空感咽,踴絕覺天遙。
皇帝聽從諫言停止東巡,垂衣而治使寶歷年號時國家昌盛。如同漢昭帝年少登位,周朝國運長久被占卜預示。彩色儀仗隊走在通往三清的路上,天下臣民穿著麻衣為皇帝舉喪。帝王陵墓如今一閉,古柏永遠蒼蒼。傍晚暮色中重門開啟,旌旗隨著道路漸漸移動。就像荊山黃帝鑄鼎升天之日,湘水之濱舜帝二妃淚灑斑竹之時。臣子們終身感恩,帝王山園七月下葬之期已到。金莖還在,承接露水又有什么用呢。京城道路上涌起仙風,川原一片寂寥。帝王靈車有萬國護送,儀殿有百神朝拜。秋風吹過的路上漏滴聲聲,灞水橋上笳聲悲吟。微臣徒然感傷哽咽,悲痛至極只覺天遙地遠。
從諫:聽從諫言。東幸:皇帝東巡。垂衣:垂衣而治,指帝王無為而治。寶歷:唐敬宗年號。漢昭:漢昭帝劉弗陵,年少即位。周代卜年長:周朝國運長久,古人用占卜預示。三清路:通往道教三清仙境之路,這里指送葬之路。麻衣:喪服。玄宮:帝王陵墓。重扉:重重宮門。荊山鼎成日:傳說黃帝在荊山鑄鼎,鼎成升天。湘浦竹斑時:舜帝南巡死于蒼梧,二妃娥皇、女英淚灑湘竹成斑。七月期:古代帝王死后七月下葬。金莖:漢武帝所建銅柱,上有承露盤。紫陌:京城道路。仙飆:仙風。靈輴:帝王靈車。儀殿:帝王靈殿。漏滴:古代計時工具漏壺滴水聲。笳吟:胡笳悲吟。踴絕:悲痛至極。
此詩創作于唐敬宗駕崩之后。敬宗在位時,雖有聽從諫言等舉措,但在位時間較短。詩人在其去世后,作挽詞表達對皇帝的哀悼與追思,同時也反映當時宮廷的喪葬禮儀和天下臣民的悲痛之情。
這組挽詞主旨是哀悼敬宗皇帝,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意境悲戚。在文學史上,它是研究唐代宮廷挽詞創作以及當時社會文化、喪葬習俗的重要資料。
連枝蟠古木,瑞蔭映晴空。桃江江上景,古今同。忙中取靜,心地盡從容。掃盡荊榛蔽,結屋誅茅,道人一段家風。
任烏飛兔走匆匆。世事亦何窮。官閑民不擾,更年豐。簞瓢云水,時與話西東。真樂誰能識,兀坐忘言,浩然天地之中。
卅年人海閱浮沉,泛盡頹流看物真。
事有難言渾欲慟,情猶可忍且安貧。
兒童憨笑奇生客,老父凝神辨故人。
小巷板橋仍似舊,村前流水碧波新。
天涯鴻爪印雪泥,重返清真夢亦奇。
久負恩仇羞鑄劍,熟觀成敗厭談棋。
風光明媚彎塘路,煙雨凄迷順水堤。
走遍關東好山水,可如門外菜三畦。
遷巢依木喜安鄰,回首歡馀剩一辛。
鬢發漸愁青易白,世情終覺偽無真。
江山治亂呈多態,人事興亡轉巨輪。
老去生涯寧寂寞,村前野叟話封神。
終日虛亭坐,身間喜地偏。
雨余低岸柳,風定落地蓮。
無事成佳日,耽書娛小年。
北窗堪一臥,高枕自悠然。
吳越如今霜桕肥,炎方且得緩寒衣。
但違吾土登樓倦,欲笑參軍落帽非。
客重屠沽投臭味,秋誰瘦健向庭闈。
東來一片傷心雁,恐有鄉書莫即飛。
馀霞閣上曾同醉,龍爪槐前再舉杯。
此日登臨欣健在,半生懷抱為君開。
衰葭莽蒼天無際,往跡銷沈恨不回。
明到江南如寄問,浮山嵐翠撲人來。
極目南沙地。悵分攜、水流花落,海天無際。九畹幽姿香國領,況是連枝同氣。早省識、同心臭味。我處能開花頃刻,問年來、姊妹花開未。先結個、海鷗契。
夢中幾度欣聯袂。乍醒來、牽牢羅被。錯疑把臂。愧我疏慵拋錦軸,未解回文織字。恨欲寄、相思無自??v使織成千字錦,怕魚因、海闊終難寄。寄不盡,書中意。
歸去來兮,恰五載、逍遙林外。敢自比、淵明高致,田園瀟灑。我自不才明主棄,旁人翻訝何為者。且悠然、采菊復看山,東籬下。
誰問答,漁樵話。堪語笑,妻拿暇。只未能免俗,酒杯詩債。屈子有天何必問,楊雄嘲罷無煩解。道誰人、能狷又能狂,吾師也。
寒宵共阿咸,陋巷本居南。
雨氣侵殘夢,雞聲發緒談。
家風懷萬石,春興待雙柑。
莫道天難問,高高是蔚藍。
羽書昨夜報居庸,百萬雄師下九重。天子垂衣臨大漠,群臣端笏扈元戎。禁中已乏回天諫,閫外誰成辟地功。千古澶淵扶日轂,令人長憶寇萊公。
寶馬朱輪接上游,時危誰解奉天憂。鼎湖龍去英雄盡,劍閣云深日月愁。玉輦已隨邊地草,青山依舊漢宮秋。元勛野死潼關破,誤國何人更首丘。
朝游石城山,日暮不肯回。
連峰西北傾,迤邐蒼屏開。
捫崖歷壑千萬轉,絕頂更上清涼臺。
清涼臺高不知數,千里山川莽回互。
岷江東去走滔滔,微茫似可投鞭渡。
涼飆玉露暑不侵,南唐遺構山之陰。
即今頹垣古礎竟安在,但見野花纖草歷亂愁人心。
君不見澄心堂凈居室,冬無凄風夏無日。
一朝白甲摧如山,降王只辦隨身膝。
此地亭臺何壯哉,鉤欄屈戌俱蒿萊。
不須苦作雍門思,且盡一杯歸去來。
元夜景尤殊。萬斛金蓮照九衢。錘拍豉湯都賣得,爭如。甘露杯中萬顆珠。
應是著工夫。腦麝濃薰費小廚。不比七夕黃蠟做,知無。要底圓兒糖上浮。
錦江傲吏真癡絕,公事無多日賦詩。風月諱人貪捃拾,煙霞痼我費醫治。非關瘧鬼工為厲,豈有詩人不耐饑。三月不曾吟一句,汗顏何以有毛錐。
拄笏西山興已濃,蚌溪邀我采芙蓉??陀闻f有詩盟在,官冷新添野性慵。世路今方悲梗塞,家山暫許樂從容。等閒袖手棋枰外,紫電中宵掣劍鋒。
永夜東齋里,人聲靜不嘩。
衣篝起香穗,書幾落燈花。
爐暖聽寒雨,窗明送曉鴉。
文章空自苦,白首不名家。
爛漫春光未可攀,故園花信久闌珊。雪中送炭人何少,錦上披金我太難。羸馬孤軍猶奮戰,抱殘守缺勸加餐。漫天冰雪心藏暖,試聽雞聲破曉寒。
跨月擒星志未撓,如何劃地竟為牢。勞民無辜同雞犬,土棍施威盡斧刀。傾袋乏錢難問米,滿江多蟹看張螯。秋風秋雨尋常事,一寸人間萬丈濤。
激浪搖舟何懼危,少年心事入無為。風吹舞榭燈光晦,雨打秋江夜幕垂。唾面彎腰新世態,峨冠請罪老鄉規。愴惶到處梟鷹噪,星月增寒白露滋。
衣缽相傳各炫真,敲鑼打鼓獻殷勤。自相貴耳囊中術,何等多乎殿下軍。濃霧遮天愁日月,洪濤遍地混麟鼢。一聲打倒英雄盡,鬼泣狼嗥不忍聞。
紅樓紫陌青春路,柳色皇州。月淡煙柔。裊裊亭亭不自由。
舊時扶上雕鞍處,此地重游??偸切鲁?。柳自輕盈水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