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府試秋夕聞新鴈
湘南飛去日,薊北乍驚秋。
呌出隴云夜,聞為客子愁。
一聲初觸夢,半白已侵頭。
旅館移欹枕,江城起倚樓。
余燈依古壁,片月下滄洲。
寂聽良宵徹,躊躇感歲流。
湘南飛去日,薊北乍驚秋。
呌出隴云夜,聞為客子愁。
一聲初觸夢,半白已侵頭。
旅館移欹枕,江城起倚樓。
余燈依古壁,片月下滄洲。
寂聽良宵徹,躊躇感歲流。
大雁從湘南飛去的時候,薊北突然感受到了秋意。它在隴云籠罩的夜晚啼叫,聽聞的游子為此憂愁。一聲雁叫剛觸動夢鄉,白發已悄然爬上了半個額頭。在旅館中移動傾斜的枕頭,在江城起身倚靠高樓。殘留的燈光映照著古老的墻壁,一片月光灑落在滄洲。寂靜地聆聽了整個良宵,徘徊感嘆歲月的流逝。
湘南:湖南南部地區。
薊北:今河北北部一帶。
呌:同“叫”。
隴云:隴山的云,泛指邊塞之云。
客子:游子。
欹枕:斜靠在枕頭上。
滄洲:濱水的地方,常指隱士居處。
此詩是作者參加河南府試時所作。當時作者可能遠離家鄉,在秋夜聽聞大雁叫聲,觸發了內心的思鄉之情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游子的思鄉與感時之情。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秋夜之景烘托愁緒。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唐代士子在羈旅中的情感表達。
度暑無好懷,憑危略幽致。衣冠蔚如林,從我才一二。
茲山昔深登,歲月誰得記。尚有名勝流,不與金石悴。
孰知千載后,我與子復至。煙昏倏見燈,洪發恐無地。
領略章句手,割據英雄志。興壞容一瞬,今昔當幾喟。
圍山缺西北,放目不可制。歸懷納清境,夜榻成良寐。
零落壁間詩,豈特彼所愧。會逢南過適,不問西來意。
結實寧辭火后山,移根今照日華丹。
來從南海航千里,賜比西山藥一丸。
封植自憐依禁籞,芬芳無復耀幽蘭。
萬年枝上風光別,嘗奉宣和燕暇看。
飛沙破面風裂石,平林隠隠傾霹靂。
野火燎原塵漲天,道聞馬嘶不相得。
老翁彊欲作少年,立馬階除起無力。
城南桃李春意動,少待明朝莫相失。
劍珮聲來合玉除,騏驎煙上暗金鋪。
近臣先識天顏喜,九奏初知晝景舒。
東海為田將幾見,南山稱壽已三呼。
欲知帝力今多少,醉舞行歌塞道涂。
斗立孤城日四圍,賊奴曾未懾天威。
風生虎帳豺聲厲,塵犯龍顏魚服歸。
首揭大航遺臭在,歌流樂府舊音非。
當時不慕桓文舉,草滿中原胡馬肥。
接祿才余歲,為邦近故園。
案圖三萬戶,鎮靜五千言。
雪盡春泥滑,風生沙水昏。
猶須放琴客,坐席稍能溫。
引類憑先進,搜材及寸長。
隔簾愁晝暝,隠幾怯秋涼。
化力人難測,機心我已忘。
封侯良可待,誰有不龜方。
凜凜英風萬世孤,忽瞻容貌涕洟俱。
遺謀不愧生張說,異事猶煩鬼董狐。
黑白已分歸節義,丹青長懾在奸諛。
不煩搖扇蒼蠅去,一片寒冰掛座隅。
初雪已覆地,晚風仍積威。
木鳴端自語,鳥起不成飛。
寒巷聞驚犬,鄰家有夜歸。
不無慚敗絮,未易泣牛衣。
壁立無堪佐子貧,漫修簡牒效慇懃。
起臨明鏡看生意,臥向晴簷共白云。
逸氣不應供潦倒,劇談脫或致紛紜。
但令蘇晉禪妨醉,不患何山病故葷。
縹緲金華伯,人間第一人。
劇談連晝夜,應俗費精神。
時要平安報,反愁消息真。
墻根霜下草,又作一番新。
良貴官何與,長年死不亡。
身須御魑魅,氣已懾豺狼。
不盡胸中蘊,猶堪地下郎。
豈惟吾道慶,編簡亦輝光。
沐猴自戲馬自驚,圉人未解猴馬情。
猴其天資馬何罪,意欲防患猶傷生。
異類相宜亦相失,同類相傷非所及。
志行萬里困一誤,吐豆龁荄甘伏櫪。
少年初識字,已誦子虛賦。嘗疑天上人,已離人間去。
蹉跎二十年,久自嘆遲暮。倦游梁宋間,卻踏江湖路。
此地始逢君,秋陽破朝霧。白首鬢毛新,青衫顏色故。
問君胡為然,竟坐文字誤。人事久難知,高才常不遇。
論人較賢智,富貴寧在數。不見竹林詩,山王俱不與。
湖塘發高興,山林有佳處。迨此閑暇時,觀游莫辭屢。
功名如附贅,得失何用顧。但當勤秉燭,長愿隨杖屨。
蜿蜒曲龍腰,山間隠樓觀。
孤高伏龍角,浮圖刺云漢。
修林霜雪余,落葉青紅亂。
想見洞中人,不知時節換。
咳唾落江東,江東兩眼中。
舉頭觸浮云,失腳驚飛鴻。
逢人自笑謀身拙,坐使紅塵生白發。
入山便欲棄人間,出山又與松筠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