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閑居
寂寞日何為,閑居春色遲。
驚風起庭雪,寒雨長簷澌。
強飲樽中酒,嘲山世外詩。
此生仍且在,難與老相離。
寂寞日何為,閑居春色遲。
驚風起庭雪,寒雨長簷澌。
強飲樽中酒,嘲山世外詩。
此生仍且在,難與老相離。
寂寞的日子里能做些什么呢,閑居時感覺春色來得遲緩。突然刮起的風揚起庭院里的殘雪,寒冷的雨讓屋檐下的冰凌增長。勉強喝著樽中的酒,嘲笑著那些世外之詩。這一生還依然存在,難以擺脫衰老的糾纏。
何為:做什么。
遲:遲緩,來得晚。
庭雪:庭院里的殘雪。
簷澌(yán sī):屋檐下的冰凌。
強飲:勉強飲酒。
嘲山:這里可能是對描寫山水等世外之景詩歌的一種態度。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閑居狀態,可能生活不如意,在早春時節觸景生情,感慨時光與自身境遇。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閑居時的寂寞和對衰老的無奈。其特點是情感真摯,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特定時期的心境。
二月發姑熟,三月到潯陽。聞君解纜才五日,驥尾難追空斷腸。
十年前作潯陽吏,老狡相逢猶引避。中丞孤憤已沈泉,時事愈新誰敢議。
欲吐哀音寫心曲,蒙澒江聲搖地軸。橫琴靜夜按金徽,泛到商弦斷還續。
憂能損氣須忘憂,移船漸近黃鶴樓。樓前芳草漬煙碧,君今賢過奇章侯。
試詢樂部誰工笛,曹王舊曲何人識。水中龍應云不飛,月華正在江心白。
滿傾綠酒濃如油,為君吞卻鸚鵡洲。開帆快意出天外,可惜礙斷長江流。
萬卷收書肯為貧,長年石室謝紛紜。
冥鴻有志難尋跡,野鹿無心不出群。
拔俗風標清似水,視人富貴薄于云。
柄臣欲強東山起,只恐東山未放君。
朝登北山頭,悠悠望江水。
水流無還期,人老行已矣。
勸君把一樽,聊用置悲喜。
生無死何有,原終乃知始。
休居尚蒙祿,愿赴興龍期。
況此孱病姿,感公久噓吹。
相望止百里,株坐徒傾思。
呼僮刷鶴羽,駕言別清池。
往將投新林,新林有高枝。
仰聽鸞鳳音,軋軋如抽絲。
窮陰欲雪天,燕雀無聲時。
接物伸妙理,運心廣真悲。
如何持一杯,要我百篇詩。
去年圩破官不救,闕食逋亡十八九。
今年大水如去年,民困適遭何令賢。
賢哉何令能治水,槍木編蘆多準擬。
賞罰公平貧富均,赤腳親臨食亡匕。
每趨危墊必身先,往復連宵幾百里。
浪頭作惡工莫施,一拜能令二龍起。
白龍先去黑龍隨,鱗鬣分明皆見之。
須臾浪定埂可御,父老驚嗟咸涕洟。
西門投巫安足比,亦勝乘輿濟溱洧。
活我生靈十萬家,惠澤陰功浹神理。
天子臨軒方用才,時時有詔搜草萊。
請歌何令能治水,愿采斯言獻天子。
馬蕭蕭,車????,道上行人半相識。
識面雖多心友難,滄??闪咳四獪y。
君不見張陳昔日刎頸交,臨陣彎弓返相射。
又不見坐中耳語程將軍,背罵一錢猶不直。
噫吁嚱,休休休。
猿鳥可為伴,麋鹿可與游。
春日晴暉暉,春風思悠悠。
春泉滑涓涓,春林碧柔柔。
行止任所適,歌嘯忘吾憂。
逢人輒掩口,語發多為讎。
昔時柏未栽,榜杏為軒名。
柏今已可愛,題柏軒始清。
賢者安厥居,中懷渺無營。
日來對柏坐,心適眼自明。
草經謝今說,寄意遺俗聲。
落落守歲寒,??譃榘剌p。
樂老出三峽,騎驢訪名山。
一見五老峰,笑傲遂忘還。
蕭蕭太古松,徙倚青崖間。
泉石托生計,云霞會追攀。
我寧求世人,世人非我閑。
煉氣得真惠,神針起疵癏。
何時駕皓鶴,定應出塵寰。
王母如問仆,為謝今鈍頑。
臨老蹉跎來劍閣,故人留滯在蓬池。
光陰一別六七載,功業半生多少時。
謫宦可憐嗟子駿,徑歸難學羨誠之。
何當江上重攜手,同到三軒看舊詩。
圣鄰生西南,豪杰如山東。倜儻負奇節,脫身起蒿蓬。
文章學西漢,不作雕篆工。東京太學生,議論傾群公。
高適游大梁,馬周隱新豐。酒酣吐素蜺,意氣橫煙空。
翻身落州縣,束手如兒童。無人解秋隼,摩天看飛沖。
黃鶴垂兩翅,飲啄雞鶩籠。始知命使然,甘作冥冥終。
資陽數尺墳,萬事隨秋風。相從嘉祐初,擊發每兒蒙。
死生雖云異,坎坷略已同。然猶有子棄,孤芳秀珍叢。
慷慨悲父書,收拾塵土中。蘭山四百首,玉佩清玲瓏。
余文隱圭璧,夜氣如長虹。古人身后名,乃是不世功。
蜀士志不朽,存者唯卿雄。有子兼斯名,昔否今始通。
聊書附篇末,相與傳無窮。
閏余中朔蚤,歲暮已春回。
沼沚全消凍,林園半落梅。
南風濕舊礎,暮雨送新雷。
節物逡巡變,衰顏忍不開。
直道崎嶇出禁林,江湖長有愛君心。
五年漢法更張際,千里潼江惠澤深。
天下鹓鴻方得侶,道傍桃李正垂陰。
邦人不用留行色,滿旆薫風入舜琴。
南風吹炎蒸,歲望固已休。怒濤掀洞庭,信宿留歸舟。
沙場萬馬放,大壑群龍投。陰靈孰爾職,曾無與天謀。
崩山作深潭,深潭變高丘。上天有號令,豈汝可自由。
朝蠅徒咂咂,暮蚊況啾啾。歸興邈以阻,觸緒增新愁。
安得跨白鹿,山行肆悠悠。誰能守荒浦,泛險終何求。
江南南山連北山,蒼藤翠水水潺潺。
水深藤老木拱矣,不知游子何時還。
白云孤飛歲華晚,獨鶴一聲星斗殘。
兩山秀色手可攬,嗟我不得山中閑。
歙溪古源鑿龍尾,一片寒冰瑩無比。
珍綈藏護知幾年,贈我題詩草堂里。
驪珠失色悲暗投,再拜置之枯木幾。
硯兮不似在君家,捧來自有纖纖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