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杪歸陵陽別業五首 四
鄉國亂離后,交親半旅游。
遠聞誠可念,歸見豈無愁。
敗葦迷荒徑,寒蓑沒壞舟。
衡門終不掩,倚杖看波流。
鄉國亂離后,交親半旅游。
遠聞誠可念,歸見豈無愁。
敗葦迷荒徑,寒蓑沒壞舟。
衡門終不掩,倚杖看波流。
家鄉在戰亂離散之后,親朋好友大多漂泊在外。遠方聽聞他們的情況實在令人掛念,歸來相見又怎能沒有憂愁。衰敗的蘆葦遮住了荒徑,破舊的船被寒蓑掩蓋。簡陋的柴門始終不關閉,我拄著拐杖看水波流淌。
冬杪:冬末。
陵陽:地名。
別業:別墅。
交親:親朋好友。
旅游:漂泊在外。
衡門:橫木為門,指簡陋的房屋。
此詩可能創作于戰亂之后,社會動蕩不安,百姓流離失所。詩人回到家鄉陵陽別業,看到家鄉破敗、親友離散的景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對家鄉戰亂后現狀的感慨和對親友的牽掛。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當時戰亂對社會和人民生活的破壞,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土來澆灌水來栽,
顛倒工夫任我來。
滿院春風花自語,
不將顏色向人開。
亂峰回合古檀州,
白水云根一道流。
誰信塞垣圖畫似,
涼風斜日放漁舟。
爛漫殘芳不可收,
歸來惆悵失春游。
綠陰深處聞啼鳥,
猶得追閑果下騮。
霏雨晚沾裳,零霜曉被路。
驅車嘆時邁,所遇一無故。
悠悠天地宇,萬物各有聚。
閟我冰雪姿,幽居從可住。
百尺黃樓拂杳冥,
樓前風物極崢嶸。
東州詞客渾爭詠,
獨怪相如賦未成。
萬古須彌頂,嘗于芥子看。
憐君作書窟,喚客筑詩壇。
默識眼界凈,忘憂心地寬。
老來同此味,廣廈任高寒。
蕭蕭紅葉落,
歷歷雁聲過。
一夜榆關雨,
愁聽出塞歌。
隨牒到官舍,王程行自催。
暖煙沾碧柳,春雨熟黃梅。
五渡峽中過,三江天際來。
滄波通灝溔,炎嶠郁崔嵬。
關重秦時戍,樓平漢日臺。
幕中迎印綬,署里掃莓苔。
海市珠為寺,山醪玉作壘。
歌殘花裊娜,客散月徘徊。
趙尉稱藩地,陳琳記室才。
粵吟歸有日,北望興悠哉。
跡老山中,名沈嶺外,生來不受栽培。多謝東君,任他桃李芳菲。軒然冷蔓荒榛里,傲新霜、烏實累累。慰蒼生、儉歲兇年,絕勝鮮肥。
升平粉飾由來久,笑癡兒騃女,那識寒饑。舊恨門前,擲來賤等沙泥。一番寇火茫茫劫,遁窮荒、卻最關渠。漫消凝、鐵鑄堅根,刬盡寒威。
菊殘猶可對,人老不須嗟。水閣風低柳,山籬雀啅花。
千門盡桃李,十畝未桑麻。大禹須治水,顏回卻臥家。
競長家家柳,齊開陣陣花。春深添富貴,人老舊煙霞。
欹枕黃鸝近,開窗白鳥斜。草玄無意緒,呼酒對侯巴。
疊嶂西馳,萬馬回旋,眾山欲東。正驚湍直下,跳珠倒濺,小橋橫截,缺月初弓。
老合投閑,天教多事,檢校長身十萬松。吾廬小,在龍蛇影外,風雨聲中。
爭先見面重重。看爽氣朝來三數峰。似謝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戶,車騎雍容。
我覺其間,雄深雅健,如對文章太史公。新堤路,問偃湖何日,煙雨蒙蒙。
已道衡州遠,而今又廣州。
塤篪君膝下,風雨我蠻陬。
至矣貧而樂,誰云富可求。
斯文失張呂,吾道屬朱劉。
準擬明當直曉班,
巧隨新樣學宮鬟。
笑渠鴟吻東邊月,
也作西樓子夜彎。
半路袖回攀桂手,一生才遂買山心。
要知此老風流處,來向劉郎吟處吟。
有錢可買滄浪景,無術能還夢幻身。
一段江山寄愁絕,百年不見兩詩人。
春風十里蓮花市,
紅燭三更桃葉歌。
候館羈人眠不熟,
梧桐窗下雨聲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