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冰
西陸宜先啟,春寒寢廟清。
歷官分氣候,天子薦精誠。
已辨瑤池色,如和玉佩鳴。
禮余神轉肅,曙后月殘明。
雅合霜容潔,非同雪體輕。
空憐一掬水,珍重此時情。
西陸宜先啟,春寒寢廟清。
歷官分氣候,天子薦精誠。
已辨瑤池色,如和玉佩鳴。
禮余神轉肅,曙后月殘明。
雅合霜容潔,非同雪體輕。
空憐一掬水,珍重此時情。
秋季應先開啟薦冰之禮,春寒中祖廟顯得清幽。歷官劃分節氣時令,天子獻上一片精誠。冰已呈現出如瑤池水般的色澤,又似玉佩相和鳴響。禮儀結束神靈愈發肅然,黎明后殘月尚留微光。它雅正契合霜的高潔,不同于雪的輕盈。只可惜這一捧之水,更顯此時情意的珍重。
西陸:指秋季。
寢廟:古代宗廟中寢和廟的合稱,后泛指宗廟。
歷官:掌管歷法的官員。
瑤池:神話中昆侖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居。
掬:雙手捧取。
古代有在特定時節向宗廟薦冰的禮儀,這首詩應是詩人在參與或目睹薦冰儀式后所作,反映當時的祭祀文化和禮儀制度。
此詩圍繞薦冰儀式展開,主旨是展現儀式的莊重和天子的虔誠。其特點是語言典雅、意境肅穆,體現了唐代祭祀詩的典型風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文化和禮儀規范。
雁紅蟬碧,涼雨生秋夕。畫里云山天咫尺,都是倦游蹤跡。
少年銀燭歌樓,如今襆被孤舟。皺得一痕煙墨,不知多少離愁。
赤子誰能捋虎須,
溪山好處飏輕裾。
頭顱久覺非侯相,
顏面從教與世疏。
一榻清風塵士外,
半軒黃菊雪霜馀。
明經自為兒孫計,
敢與鴻儒論石渠。
出門長嘯氣橫秋,不似鐘儀作楚囚。
三月沅湘江上路,十年云夢澤南州。
紫簫吹徹天連水,黃鶴呼來月滿樓。
千載孤蹤何處吊,岸花汀草斷磯頭。
衾紅小鳳團花錦。
熨遍金麩燼。
炷香屏曲粉荷蘇。
月暗冷螢飛照夜檠書。
雞聲一報窗紗白。
夢警西樓笛。
枕回檀繡雨床秋。
聽慣鼓鼉寒打五更頭。
虎帳同分圣主憂,
時平聊共賦高秋。
江經神禹多平土,
山去仙人有故樓。
風起魚龍還自駭,
醉來弦管欲生愁。
亭前石鏡知何在,
明月依然照白頭。
力綿恩重老難任,
篋有龍綃橐有金。
猶記席前曾見問,
安知澤畔自行吟。
吾聞正始聲初吐,
子有元和腳可尋。
今大宗師惟閣老,
蟬嘶未必不知音。
清歌一曲思熙熙,唱入南山和者稀。老鶴高棲松檜穩,饑鳧低趁稻粱飛。百年地步誰繩武,千仞岡頭獨振衣。自笑狂夫疏懶舊,三竿紅日尚關扉。
斷魂芳草送春殘,誰寄春詩自水南。杏樹壇邊新雨澤,梅花村里舊云庵。明時天際翔威鳳,野老山中憶去驂。肯訂翳門關上約,碧溪薇蕨有馀甘。
未墜高梧葉,
初生玉井涼。
愁心異潘岳,
獨自向河陽。
光陰占取入秋來,
料想西風費剪裁。
朝暮相催君莫問,
一邊零落一邊開。
一鞭朝出紇真束,
花頷嬌嘶萬里風。
憶向閼氏營上過,
蠻姬爭進乳茶紅。
夜涼璧月園珠露,簾卷玲瓏。可耐東風。吹落燈花黯淡紅。沈檀小炷渾無語,悄悄疏櫳。薄霧輕籠。春到緗桃第幾叢。
銀塘一帶盈盈水,淺映紅霞。柳影風斜。雞鶫飛煙落藕花。簾陰小坐揮團扇,翠剪雙釵。涼暈單紗。曉試新妝玉辟邪。
瑤階露濕香蘭瘦,今夜新涼。閑憑回廊。數盡秋更細細長。
竹稍曉掛西南月,疏影橫窗。煙淡瀟湘。小夢隨風度畫廊。
玉梅花底彈棋坐,容易斜曛。冷透冰魂。細剪豐貂護鬢云。
檐牙玉箸琤琮墜,靜掩重門。香灺燈昏。月轉明螺碧一痕。
使槎初上白沙汀,
漫卷圖書信獨征。
竹塢樵煙生薄霧,
石潭漁火落殘星。
閒看浴鷺機應息,
不采漪蘭佩亦馨。
宛宛靈修添悵望,
瑞云多處是龍城。
不假稱王,
而呼保義。
豈若狂卓,
專犯忌諱。
清羸怯問黃昏月,
呵手寒窗寄幽絕。
一枝幽艷棖觸人,
花與詩人皆本色。
孤山飛鶴舞空去,
詩家何曾絕正脈。
經營慘澹空亡奇,
不如倚筆珊瑚格。
滕六冬來偏放惰,
暖日暄風渾坼破。
便擬飛章上訴天,
怕主林神合連坐。
我昔與梅同謫墮,
隨分世塵聊贖過。
薰天肉食休問渠,
萬古清芬首陽餓。
獅子吼,無畏說,
直言恰似翻成拙。
問渠何處住居家,
遙指前坡無處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