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李昌期
三山載群仙,峨峨咸浪中。
云衣剪不得,此路安可從。
我生亦何事,出門如飛蓬。
白日又黃昏,所悲瑤草空。
蟲聲故鄉夢,枕上禾黍風。
三山載群仙,峨峨咸浪中。
云衣剪不得,此路安可從。
我生亦何事,出門如飛蓬。
白日又黃昏,所悲瑤草空。
蟲聲故鄉夢,枕上禾黍風。
三座仙山承載著眾多仙人,高聳地屹立在波浪之中。仙人的云衣無法裁剪,這條路怎么能去走呢。我這一生又在忙些什么,出門就像飛蓬一樣漂泊不定。白天過去又是黃昏,讓人悲傷的是仙草都已空無。蟲鳴聲勾起了我對故鄉的夢,枕上吹拂著禾黍的風。
三山:傳說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峨峨:高聳的樣子。
云衣:仙人所穿的云霓般的衣服。
飛蓬:枯后根斷,遇風飛旋,常用來比喻人的行蹤漂泊不定。
瑤草:傳說中的仙草。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漂泊無依的狀態,可能仕途不順,理想難以實現,從而產生對人生的感慨和對故鄉的思念。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人生感慨與思鄉之情。其特點是虛實結合,以奇幻之景襯現實之悲。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表達。
西埜約余同薦禰,六丁力盡不能留。
霜蹄屢蹶追風驃,皓首還登載月舟。
伊昔士元曾別駕,即今子美尚參謀。
浮榮膜外何須較,且可歸來秉燭游。
寫照無因畫隠微,不差毫發似君稀。
正須著我巖石底,是殆見我神氣機。
行到逼真人卻惡,精于懸鑒物難違。
朱鉛莫惜饒顏色,眾目不求公是非。
雁過妝樓人不見,斷腸又是一黃昏。
不知天上嬋娟影,能照人間寂寞魂。
響屧廊深空認步,唾茸窗暖尚留痕。
合將一把香酥骨,葬在巫陽云雨村。
誰與分天巧,裁成云錦裳。
春花籠淡月,秋水照斜陽。
得句皆奇偉,知音盡老蒼。
尚期京國路,相與較宮商。
天下名山行腳遍,依然形影瘦伶俜。
支吾寒暑袈裟耐,變眩煙霞筆硯靈。
對客敬如堂上佛,讀書通似藏中經。
石頭路滑終難到,不是詩禪莫扣扃。
囊中五色絲,擬將舜裳補。
玉階遠于天,莫睹干戚舞。
治朝足文物,一室自規矩。
少賤人或欺,黔婁況貧窶。
毋作飯牛歌,春滋夜來雨。
蓄水滋蘭畹,開窗近竹林。
敗糊黃螘哄,斷簡老蟲侵。
酒尚欺人病,詩能對客吟。
晨昏一飽足,此外不關心。
禁苑精廬是切鄰,衣巾雖舊不沾塵。
鐘魚聲里吟連曉,花柳香中醉過春。
和土重泥燒藥灶,買絲新接釣魚綸。
遶湖十萬人家住,如此清閑有幾人。
南山有孤松,夭矯蒼龍質。
亭亭聳華蓋,清風自永日。
珍重棟梁材,甘心跧崖石。
梓匠持規矩,大器匪易得。
溪園雪凝古梅枝,我逐歸云子到時。
交一臂間遲面見,乃千里外話心期。
人緣至此猶難合,天意其然欲對移。
擬辦瘦藤聞束擔,有何山水未經詩。
近因稚子傳來意,知許衰翁兩印章。
字畫莫教凡手刻,形模當取古人長。
六書今獨行秦嶧,三體空聞設漢庠。
后世陽冰能復古,未知何日寄文房。
笥山之水磨銅綠,秀氣都在山之麓。
就中卜筑小仙居,面面軒亭看不足。
主人倒屣浮春容,囊詩拶破古錦紅。
書生幸有登龍便,愿到壇邊揖下風。
一冬專寵道人房,不藉華清賜浴湯。
皤腹卻無璋瓦分,矮身難稱綺羅妝。
春生蝴蝶半床夢,暖迫梅花一帳香。
醉倚肉屏君莫羨,北邙多少黑頭郎。
辛亥仲春將徂兮,有客踵門曰風日流麗,邀余共泛西湖之舽。
伋南去而忽西兮,昨之折檻今復飾以成杠。背蘇堤萬絲之綠陰兮,望一簇孤山之青橦。
層峰疊嶂巉絕露天巧,珠英琪樹發越地之靈,一聲何處兮鐘撞。
篙師告余曰,此壽星古剎。上有奇觀,開宇宙于八窗。
舍舟策杖,步步巍峩,謝屐殊勞雙。
回廊曲轉忽軒豁,檐飛棟復,青綠交輝。心開目駭,而揖西子之湖,子胥之江。
觀者雜遝,儵去儵來。余獨憑欄,境與心會,便欲馭風跨蜿虹。
煙云萬態,客擬狀而運思,羿今老退,且遜銳逄。
莊嚴世界,合爪贊嘆。要使天下名山夸詠者,睹此奇偉而心降。
風寒下山吹欲倒,連呼春酒亟開缸。
簫鼓畫船徒自紛耳目,何如美成清絕按新腔。
詩成肯對俗子哦,馳介城南寄老龐。
推敲久不見新裁,函軸光芒寄草萊。
音調似于清廟聽,風騷知自建安來。
每嗟衰晚同籬菊,豈意先春得嶺梅。
拂拭塵軒對清絕,媿無錦段報瓊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