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微之詩二十三首 和嘗新酒
空腹嘗新酒,偶成卯時醉。
醉來擁褐裘,直至齋時睡。
睡酣不語笑,真寢無夢寐。
殆欲妄形骸,詎知屬天地。
醒余和未散,起坐澹無事。
舉臂一欠伸,引琴彈秋思。
空腹嘗新酒,偶成卯時醉。
醉來擁褐裘,直至齋時睡。
睡酣不語笑,真寢無夢寐。
殆欲妄形骸,詎知屬天地。
醒余和未散,起坐澹無事。
舉臂一欠伸,引琴彈秋思。
空著肚子品嘗新釀的酒,偶然在卯時就喝醉了。醉后裹著粗布裘衣,一直睡到齋時才入眠。睡熟時不說話不笑,真正的安睡沒有夢境。幾乎要忘記自身形骸,哪里還知道身屬天地。醒后平和之氣未散,起來靜坐淡泊無閑事。抬起手臂打個哈欠伸懶腰,取琴彈奏《秋思》之曲。
卯時:十二時辰之一,相當于現代5時至7時。
褐裘:粗布制成的皮衣,多為平民或隱士所穿。
齋時:吃齋飯的時間,此處泛指上午較晚的時候。
殆:幾乎,差不多。妄形骸:忘記身體的存在,指身心放松到極致。
詎(jù)知:哪里知道,反問語氣。
和未散:平和安適的狀態未消散。
欠伸:打哈欠、伸懶腰,指身體自然舒展。
秋思:此處指琴曲名,或代指秋日思緒的樂曲。
此詩為白居易與好友元稹(字微之)的唱和之作。白居易與元稹交游甚密,常以詩互贈。此詩約作于二人晚年時期,彼時白居易退居洛陽,生活閑適,詩中反映了其“中隱”思想下的恬淡生活狀態。
全詩圍繞“嘗新酒—醉眠—醒坐—彈曲”的生活片段展開,以平淡筆觸刻畫閑適日常,體現詩人對自然生活的熱愛與超然物外的心境,是白居易閑適詩的典型代表。
往歲曾游弄水亭,齊峰濃翠暮軒橫。
哀猿出檻心雖喜,今朝池口風波靜,遙賀山前有頌聲。
請以端溪潤,酬君水玉明。
方圓雖異器,功用信俱呈。
自得山川秀,能分日月精。
巾箱各珍重,所貴在交情。
絕境何人識,高亭萬象含。
憑軒臨樹杪,送目極天南。
積靄生泉洞,歸云鎖石龕。
丹霞披翠??,白鳥帶晴嵐。
仙去留虛室,龍歸漲碧潭。
幽巖君獨愛,玄味我曾耽。
世上愁何限,人間事久諳。
終須脫羈鞅,來此會空談。
逐客凄凄重入京,舊愁新恨兩難勝。
云收楚塞千山雪,
更殘月落知孤坐,遙望船窗一點星。
今宵星漢共晶光,應笑羅敷嫁侍郎。
斗柄易傾離恨促,
誰見宣猷堂上宴,一篇清韻振金鐺。
家世朱門貴,官資粉署優。
今為百里長,應好五峰游。
柳影連彭澤,湖光接庾樓。
承明須再入,官滿莫淹留。
平生心事向玄關,一入仙鄉似舊山。
白鶴唳空晴眇眇,滿洞煙霞互陵亂。
何峰臺榭是蕭閑。
繁陰連曙景,瑞雪灑芳辰。
勢密猶疑臘,風和始覺春。
縈林開玉蕊,飄座裛香塵。
欲識宸心悅,云謠慰兆人。
南朝名士富仙才,追步東卿遂不回。
丹井自深桐暗老,惆悵霓裳太平事,一函真跡鎖昭臺。
茂宰隳官去,扁舟著彩衣。
湓城春酒熟,匡阜野花稀。
解纜垂楊綠,開帆宿鷺飛。
一朝吾道泰,還逐落潮歸。
簪組非無累,園林未是歸。世喧長不到,何必故山薇。
小舫行乘月,高齋臥看山。退公聊自足,爭敢望長閑。
跂石仍臨水,披襟復掛冠。機心忘未得,棋局與魚竿。
已開山館待抽簪,更要巖泉欲洗心。
常被松聲迷細韻,
何日煎茶醞香酒,沙邊同聽暝猿吟。
院靜蒼苔積,庭幽怪石欹。
蟬聲當檻急,虹影向簷垂。
晝漏猶憐永,叢蘭未覺衰。
疏篁巢翡翠,折葦覆鸕鶿。
對酒襟懷曠,圍棋旨趣遲。
景皆隨所尚,物各遂其宜。
道與時相會,才非世所羈。
賦詩貽座客,秋事爾何悲。
日入林初靜,山空暑更寒。
泉鳴細巖竇,鶴唳眇云端。
拂榻安棋局,焚香戴道冠。
望君殊不見,終夕憑欄干。
憐君送我至南康,
更憶梅花庾嶺芳。
多少仙山共游在,
愿君百歲尚康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