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長相思二首
君行登隴上,妾夢在閨中。玉箸千行落,銀床一半空。
綺席春眠覺,紗窗曉望迷。朦朧殘夢里,猶自在遼西。
君行登隴上,妾夢在閨中。玉箸千行落,銀床一半空。
綺席春眠覺,紗窗曉望迷。朦朧殘夢里,猶自在遼西。
你出行登上隴山,我在閨房中夢著你。淚水千行落下,床榻已空了一半。在華麗的席上春睡醒來,隔著紗窗清晨遠望一片迷茫。在朦朧的殘夢里,我還仿佛身在遼西與你相聚。
隴上:指隴山,在今陜西、甘肅交界處。
玉箸:形容眼淚,像玉做的筷子。
銀床:指井欄,這里代指床。
綺席:華麗的席子。
遼西:古代郡名,在今遼寧西部。
這類描寫思婦題材的詩歌多創作于古代社會,當時戰爭頻繁,男子常遠行戍邊或外出謀生,女子獨守空閨。此詩可能創作于唐代,當時邊疆戰事不斷,很多家庭面臨分離,詩人借此表達女子的相思之苦。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思婦對丈夫的思念。特點是通過夢境與現實交織、虛實結合展現情感。在文學史上,是古代思婦詩的典型代表,反映當時社會生活和人們的情感狀態。
夢里久相失,幽情杳未通。
無端板橋路,偶得水旁中。
孤月亦有侶,閒心難眾同。
誰將可憐質,畫贈向詩翁。
秉燭照蘭房,忽見明月光。滅燭延明月,月光照朔方。
幾夜怨西風,梧桐落階戺。落多桐葉稀,分明見梧子。
征衣須寄早,對月織流黃。若得著郎體,不嫌作下裳。
既苦秋夜長,亦怯秋氣涼。無人可解說,豈復厭啼螀。
德潤連城璧,文工五鳳樓。
不愁來蜀徼,政喜識荊州。
世久欺儒素,人當問品流。
平生郭有道,得共李公舟。
嫩柳眉梢輕蹙。
細草煙凝堪掬。
爭似小桃秾,酒入香肌紅玉。
清馥。清馥。
不覺花闌漏促。
蓬島南飛日,迷離四百峰。
羅陽一彎水,華首幾聲鐘。
風雨空遙想,神仙不易逢。
何時恣來往,天外數芙蓉。
未老燭之武,無兄直不疑。
山川豈應舍,爵祿莫長辭。
此志難具紀,外人那得知。
艱危正吾道,賤子且陳詞。
岸柳看人迎送,檣燕去。幾日蠟燭青煙,風雨朝還暮。
流鶯一晌銷凝,勸客無多語。前度。點點飛花到何許。
花解遠,但白浪、跳魚舞。淚眼看春,愁落故山芳杜。
爭得相攜,短楫輕鷗斗新句。夢繞蒹葭淥浦。
鳳蓋龍車玉作輪,
北臨紫畤謁三神。
已將福酒添眉壽,
更祝椒觴一萬春。
山云禪榻靜相因,偶為孤游得笑嚬。
閑對景光真逝水,暗悲身世總流塵。
頻來檐鳥疑新主,別去庭花是故人。
一闋漁歌數聲笛,溪邊林下轉情親。
淚珠和墨寫成書,
詞令風華綽有馀。
但使玉臺司筆札,
也應喚作女相如。
春入長淮野燒青,
六朝遺事鏡中明。
臨崖細剝苔紋看,
太半無人知姓名。
西郊富山水,天子駐青旂。
元氣古來積,群靈咸是依。
九重阿閣外,一脈太行飛。
何必東南美,宸居靜紫微。
節逾大雪曾無雪,日暖風恬景物佳。
草際有時猶舞蝶,池邊幾處尚鳴蛙。
牛椆小汛迎旌旆,虎尾深溪蹴浪花。
馬上頻頻誡呵護,莫驚番社野人家。
西山顏色仍依舊。只添了、眉痕皺。小院珠簾垂永晝。吟箋半摺,畫欄孤倚,長憶分襟后。
閑中記曲拈紅豆。風雨還驚夜來驟。曾問南園芳事否。鶯如人懶,花如人醉,春也如人瘦。
開落身如幻,春無幾、剩花殘粉猶戀。鉤簾坐對,添香護取,墮鬟休怨。東風縱肯還留,怎奈是、蜂慵蝶倦。向畫筵、怕說將離,芳尊貯淚深淺。
家家舊日池臺,闌干倚處,曾記栽遍。濃香隔霧,晴光映日,恁時庭院。如今夢醒揚州,卻不道、繁華暗換。算只有、書記清狂,相看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