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過函谷關
因韓為趙兩游秦,
十月冰霜渡孟津。
縱使雞鳴遇關吏,
不知余也是何人。
因韓為趙兩游秦,
十月冰霜渡孟津。
縱使雞鳴遇關吏,
不知余也是何人。
為了韓國和趙國兩次游歷秦國,在十月的冰霜中渡過孟津。就算能像孟嘗君那樣靠雞鳴騙過守關官吏,也不會有人知道我究竟是什么樣的人。
因韓為趙:指為了韓國和趙國的利益。
孟津:古黃河渡口名,在今河南孟津東北。
雞鳴遇關吏:用孟嘗君雞鳴出關的典故。孟嘗君被困函谷關,靠門客學雞鳴騙開關門得以逃脫。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是為了他國的事務而奔走于秦國,在經過函谷關時,聯想到歷史上孟嘗君的故事,結合自身的遭遇,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詩。當時詩人或許處于一種懷才不遇、無人賞識的境地。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為他人奔波卻不被理解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自然,借古抒懷。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特定的心境和情感,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月魂似水,浸翠簾百幅,峭寒難避。十里樓臺,一夕風柔,吹下粉香都膩。
盈盈畫燭多情甚,照不破、海棠濃睡。笑人生、酒綠燈紅,半是客中愁里。
惆悵珠闌共倚。聽車度曲巷,人醉花市。粉本烏闌,小字回環,只有紅紅能記。
嬋娟要斗人間影,略不避、個儂姝麗。算近來、幾度銷魂,第一落燈天氣。
遙遙漢交阯,初識漢將軍。
偶爾明珠謗,繇來銅柱勛。
春江激怪石,夏木棲寒云。
世鮮爰生笛,勞歌如可聞。
靈祠抗龍首,崇覆凝丹堊。森壁寒霧姿,嚴旌振風魄。
柏寢郁疑沈,煙楹轉成積。國榮表威虔,年祥寄明職。
誠軌諒斯臻,鴻羊緬猶陟。閒房香林外,一磬通幽跡。
曙鳥散余喧,無人深草色。由來閟宮邃,荃宰勞蠲愊。
中谷已云憂,周原沛應惜。望望西郊遠,稍稍重林迮。
涼緒結疏條,亭皋虛靄白。庶幾及旋軫,展眺收清滌。
郁蔥嘉氣滿蓬萊,
天子雙稱萬壽杯。
朝罷樂音迎復道,
雕輿同上望春臺。
只今文學老,栗里是淵明。
菊植東籬下,尊深北海情。
披襟惟意氣,彈劍薄功名。
不厭過從數,綈袍念李生。
惆悵長亭嘆別離,
送君東去望西歸。
落花也似知人意,
沾定春衫不肯飛。
柳市裁春服,花郊費酒錢。家貧不事事,行樂自年年。黃鳥催提榼,青衣佐刺船。未須投逆旅,芳草正堪眠。
春草綠盈盈,飛英撲馬輕。秦樓臨曲水,謝客是宣城。柳弱丁年態,花嬌子夜情。升平無汗馬,都護聽流鶯。
此地詳聞月旦評,精神英發氣和平。胸蟠七澤波瀾闊,骨斗九秋風露清。
窮巷蕭條從我老,半生懷抱向君傾。忽聞來促朝天騎,應記當年曳履聲。
君王念舊數星霜,驛騎風馳詔濕黃。闊步入趨天北極,舊班聯踐漢中郎。
好行素志應須力,穩上青云不用忙。異日相從話功業,知無愧色沮剛腸。
布衾米飯粗溫飽,木屋安眠亦快然。多謝公家費錢谷,鐵窗風味似當年。
賣卻虎皮吃冷飯,當時豪氣未全消。莫將原子平天下,珍重馀年好看潮。
青帽藍衣十九時,代爺入獄復何詞。熒熒雙眼含悲憤,國事前途未可知。
七十老翁坐不起,笑啖榅桲與芙蓉。夜半溺床復悲嘯,南冠相對但書空。
一夜寒燈十首詩,若中作樂有誰知。而今木屋颼颼冷,正是無憂無慮時。
幽徑春寒峭,野花開未繁。
籬疏搖竹影,橋側絡松根。
山霧欲為雨,溪流總到門。
我來尋逸士,相對欲忘言。
燈火如星幟若云,眼中螻蟻尚紛紛。
三申平日嚴師律,一戰明朝掃寇氛。
背水宜排韓信陣,撼山難犯岳家軍。
料他破膽將宵遁,班馬聲喧徹夜聞。
楚州秋色在城西,千樹梧桐晚雉齊。
亂后自余明月好,霜前仍有子規啼。
連山送客悲芳草,向晦齋心對碧溪。
十笏一軒書萬帙,蒼云深隱鳳雛棲。
寒宵寄到平安字,心頭一寸添離思。
蘿月黯孤燈,個人眠未曾。
小鬟偷眼顧,指與娘行誤。
不看字平安,奈何閑處看。
晚出仙霞嶺,平原豁故關。
石窮千里徑,云失萬重山。
漸喜鄉音似,遙知兒輩歡。
不緣懷里社,倦翼未須還。
為國為民運此心,
果符虔禱獲豐榮。
時清道泰封疆闊,
合國歡呼賀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