潯陽秋懷贈許明府
霜紅二林葉,風白九江波。
暝色投煙鳥,秋聲帶雨荷。
馬閑無處出,門冷少人過。
鹵莽還鄉夢,依稀望闕歌。
共思除醉外,無計奈愁何。
試問陶家酒,新??得幾多。
霜紅二林葉,風白九江波。
暝色投煙鳥,秋聲帶雨荷。
馬閑無處出,門冷少人過。
鹵莽還鄉夢,依稀望闕歌。
共思除醉外,無計奈愁何。
試問陶家酒,新??得幾多。
秋霜染紅了東林、西林的樹葉,秋風掀白了九江的波浪。暮色中歸鳥飛入煙靄,秋聲裹著帶雨的荷香。馬兒閑居無處可去,門庭冷落少有人來。歸鄉之夢潦草模糊,朝闕之思隱約成歌。我們共同想到除了醉酒,再無他法消解愁緒。試問像陶淵明家的新酒,剛剛漉出的有多少呢?
二林:指廬山東林寺、西林寺,位于潯陽(今九江),東晉名剎。
九江:長江流經潯陽段的支流,或代指潯陽江。
投:投入、飛入。
鹵莽:同“魯莽”,此處指模糊、不清晰。
望闕:仰望宮闕,代指對朝廷的思念。
陶家酒:用陶淵明釀酒典故,代指佳釀。
??(chōu):濾酒,此處指新釀的酒。
詩當作于秋日客居潯陽時。詩人觸秋景生情,面對門庭冷落、仕途無著的現狀,既懷歸鄉之思,又含對朝廷的隱憂,故寄詩許明府(縣令),共訴愁懷。
詩以秋景起興,由景及情,層層遞進,刻畫了孤寂愁悶的心境。善用意象渲染與細節勾勒,語言平實而情感深沉,體現中晚唐詩歌“感秋傷懷”的典型特征。
草薦輕車一路深,小樓溫酒望同斟。菊英未落梅香吐,小雪才過誕日臨。
萬變風云隨著筆,一流松竹矢同心。看花許續千年話,拜舞花前領醉吟。
盥櫛朝來寒漸深,紫霞杯小量情斟。也知北郭人稀到,為探南枝日再臨。
長揖誕辰陪賀客,小烹牛鼎獻窮心。白云篇什堆紛亂,點檢晴窗共細吟。
龍泉之龍去為霖,泉不自潤收清音。
朅來招提已三至,流水空對無弦琴。
金錢敬卜神如貺,夜半淋浪聞枕上。
曉來群山擁濕云,松根石罅波激蕩。
開唇鼓吻龍作聲,鈞天樂作虞球鳴。
入耳喧騰轉幽靜,到眼活潑還晶瑩。
此時髯龍吹細籟,白帝驂龍飏風旆。
巨象呼吸獅子鳴,噴雷翻雪眾聲會。
入夜禪龕龍吐珠,群仙影動開瓊琚。
夢榻渾忘身是我,莊生蝴蝶飄蘧蘧。
一雨成奇伊誰力,欲問山靈山默默。
此日相招飽意歸,惠我豈惟多酒食。
水漾秋光卵色天,夕陽明滅起炊煙。
疏花似穗曾相識,新月如弓絕可憐。
欲醉翻思缸面酒,不歸空問橛頭船。
今宵短夢知何處,綠水橋西老屋邊。
霜砧碎搗愁腸裂。啼蛩絮語愁心切。
露葉墜空庭。窗牙月倍明。
朝衾隨便擁。難續春前夢。
玉匣閣輕紈,空閨一樣酸。
本是山林物,
中間一念差。
稻粱今懶種,
況乃種桃花。
應是畫眉太懶。淚滴春衫都滿。向抱欲相親。怯回身。
疏隔久成生客。幾載蕩精銷魄。再過杏花樓。斷簾鉤。
羲馭無停策,流光日夜催。臈隨寒漏盡,春逐曉鐘來。爆竹傳馀響,屠蘇憶舊醅。相看不成寐,寂寞擁寒灰。
歲事今宵畢,羈愁此日深。沉痾猶未釋,老態轉相侵。迢遞思親夢,勤勞戀闕心。來春新氣象,翹首聽佳音。
地僻喧嘩少,人閒草木幽。
花枝藏宿蝶,柳樹隱鳴鳩。
酌酒消馀興,圍棋較夙籌。
客愁無處著,聊此樂優游。
當筵愁見翠眉長,背面春風意暗將。
流水孤琴回素楫,書簾殘燭夢明珰。
露桃葉密花無賴,湘竹枝深淚有光。
曉月如珠歸寂寂,故應楊柳怨蕭郎。
怡紅樓上度新腔,如沸笙歌笑語龐。
獨步西堤今夜月,明星十萬落珠江。
朔風吹雪度離旌,咫尺登仙羨此行。歸去泰山九鼎重,謝將國計一身輕。清朝暫許榮歸沐,圣主終應憶老成。珍重衷山須善飯,廟堂旦夕待持衡。
望望清齊路未賒,圣恩特許暫還家。金門漸遠三山色,玉洞將開萬樹花。似為三朝優大老,豈容一壑臥煙霞。東山只恐難淹久,會睹新除出御麻。
金風蕩炎暑,六合氣已清。
石崇南山高,晨起見崢嶸。
絲垂蟲就繭,彼各有所營。
竹實不足飽,鳳凰尚饑鳴。
匏瓜固賤草,引蔓上高城。
土地之所宜,結子如瓶罌。
革帶守空文,歲月逝可驚。
木落行且秀,欣欣候春榮。
生于吳楚愛幽并,五岳填胸不可平。
少壯漸過添老態,江湖行遍減山情。
高吟斗室春回座,臘雨連宵冷入城。
彭蠡樅陽二千里,茫茫帆楫又東征。
棲遲衡與泌,家無擔石儲。種秫理酒床,相對數卷書。
興至過白石,揮觴訊太虛。啟期何自寬,莊周終蘧蘧。
吾樂自有真,八達何足譽。荒宅慚楊子,而有架上書。
遺悲念手澤,世盛感皇初。我憂何以解,獨酌情亦舒。
豈不思共適,醉醒殊乃疏。所以楚靈均,蕭然賦《卜居》。
水邊籬落有幽期,杖舄龍鐘更恐遲。名酒且留花下酌,好詩須待月來時。坐談不覺三秋過,行樂爭教一日違。三弄桓伊江上笛,暗香疏影落金卮。
行止誰云不可期,到山終恨入山遲。澗邊松下長隨鶴,橘綠橙黃摘有時。句里江山多自適,意中人物肯相違。恰來佳氣通仙圣,剩有瓊漿泛壽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