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上喜見新月
簪組十年夢,園廬今夕情。
誰憐故鄉月,復映碧潭生。
皓彩松上見,寒光波際輕。
還將孤賞意,暫寄玉琴聲。
簪組十年夢,園廬今夕情。
誰憐故鄉月,復映碧潭生。
皓彩松上見,寒光波際輕。
還將孤賞意,暫寄玉琴聲。
為官十年如夢一般,今晚對園廬充滿了情感。誰能憐惜這故鄉的月亮,又倒映在碧綠的潭水中。皎潔的月光在松樹上顯現,寒冷的波光在水面上輕輕蕩漾。我還是把這獨自欣賞的心意,暫時寄托在玉琴的聲音里。
簪組:古代官吏的冠飾,這里指代官職。
園廬:田園與廬舍。
皓彩:皎潔的光彩。
孤賞:獨自欣賞。
推測詩人可能在為官多年后,回到故鄉園廬。當時或許官場不順或心生倦意,在故鄉潭邊見到新月,觸發內心感慨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思鄉與孤寂之情。其特點是景情交融,以景襯情。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自然景色的敏銳捕捉。
人生燭上花,光(乙作“火”)滅巧妍盡。
春風繞樹頭,日與化(戊作“花”)工(丁作“花工”)進。
只(戊作“惟”)知雨露貪,不聞(丁、戊作“念”)零落盡(甲無以上二句)。
我昔(乙、戊作“昔我”)飛骨時,慘見當涂墳。
青松靄朝(丁、戊作“明”)霞,縹緲山(戊作“上”)丁村。
既死明月魄,無復(丁、戊作“彼”)玻璃(乙、戊作“瓈”)魂。
念此一脫灑(戊作“酒”),長嘯祭(甲、乙、戊作“登”)昆侖。
醉著鸞皇(甲、丁、戊作“鳳”)衣,星斗俯可捫。
情親留故鏡,賤子感遺簪。
漢月經時掩,胡塵與歲深。
珠還仍向浦,鵲遶會歸林。
早晚清光至,窺予白發親。
佩玉蘂兮德音發,中規矩兮聲不歇。
馳畋獵兮思敬慎,壽考不亡兮長歲月。
端法服兮臨魏闕,群后覲兮萬方謁。(見《文苑英華》卷一一一)。
幽人養性靈,長嘯坐山扃。
二月蘭心紫,三春柳色青。
卷簾看水石,開牖望園亭。
琴曲唯留古,書名半是經。
風煙長入詠,幾杖悉為銘。
切直平生盡,何為勞是形?
求寶失舟濟,飄浮思救形。
幻媚多方趣,妖魅誑人情。
假接度海難,虛發親愛聲。
自非馬王負,??嘣n安寧。
(見同書卷四二《妖怪篇》)
寒泉瀉破青山腹,青山不改寒泉綠。
幽人一派泉石心,倚溪著此數椽屋。
窗外飄噴萬斛珠,枕邊玲瓏一片玉。
山間金龍嘯欲飛,澗底銀蟾清可掬。
敲磬愁驚曉鷺眠,停經坐看昏鴉浴。
香浮茗雪滋肺腑,響入松濤震崖谷。
清凈耳聆絕弦琴,廣長舌相無生曲。
客來坐此亦忘歸,溪南溪北千竿竹。
兀然無事無改換,無事何須論一段。直心無散亂,他事不須斷,過去已過去,未來更莫算。兀然無事坐,何曾有人喚?向外覓功夫,總是癡頑漢。
糧不畜一粒,逢飯但知{埶/食}。世間多少人,相趁渾不及。我不樂生天,亦不愛福田。饑來吃飯,困來即臥眠。愚人笑我,智乃知賢。不是癡鈍,本體如然。
要去即去,要住即住。身被一破[衲],腳著娘生袴。多言復多語,由來反相悮。若欲度眾生,無過且自度。莫謾求真佛,真佛不可見。妙性及靈臺,何曾受[薰]煉。
心是無事心,面是娘生面。劫石可移動,個中難改變。無事本無事,何須讀文字?削除人我本,冥合個中意。種種勞筋骨,不如林間睡兀兀。舉頭見日高,乞飯從頭??。
將功用功,展轉冥朦。取則不得,不取自通。吾有一言,絕慮[忘]緣。巧說不得,只用心傳。更有一語,無過直與。細如毫末,[大]無方所,本自圓成,不勞機杼。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青松蔽日,碧澗長。臥藤蘿下,塊石枕頭。山云當幕,夜月為鉤。不朝天子,豈羨王侯。生死無慮,更須何憂?
水月無形,我常只寧。萬法皆爾,本自無生。兀然無事坐,春來草自青。
北闕皇恩重,東門紫氣飛。
為看賓客去,何似買臣歸。
迎綬旋江國,題輿入侍闈。
千年舊跡在,七日故人非。
別涕霑霓服,離筵著錦衣。
無因伴仙羽,空此羨光輝。
幽谷生靈草,堪為入道媒。
樵人采其葉,美味入流杯。
靜虛澄虛識,明心照會臺。
不勞人氣力,直聳法門開。(同前)。
高堂信逆旅,懷(一作“壞”)業理常牽。
玉匣方委觀,金臺不復延。
挽聲隨徑遠,蘿影帶松懸。
詎能留十念,唯應逐四緣。
幻工作同異,變弄巧(一作“作”)多聲(一作“身”)。
愚俗諍人我,誰復非謂真。
謬者疑久固,達者知幻賓。
升沉苦樂異,徒祭哭蒼天(一作“親疎既無定,何勞非蒼旻”。)
五體悔前朝,三屈懺中夕。
鳴椎誡旭旦,哀我苦勞役。
引目寓金言,悲傷塵垢積。
咄哉形非我,嗟往恒沉溺。
踟躕歧路嵎,揮手謝中折。
洗滌歸誠懺,皎潔凌云釋。
蕭索業苦離,升陟隨緣益。
雖未齊高蹤,且免幽途歷。
(見同書卷一百三《洗懺部》)
剡紙易墨,心圓管直。漿深色濃,萬毫齊力。
先臨告誓,次寫《黃庭》。骨豐肉潤,入妙通靈。
努如直槊,勒若橫釘。虛專妥帖,毆鬬崢嶸。
開張鳳翼,聳擢芝英。粗不為重,細不為輕。
纖微向背,毫發死生。工之未盡,已擅時名。
語別意凄凄,零陵湘水西。
佳人金谷返,游子洞庭迷。
舊館逢花發,他山值鳥啼。
江天千里望,誰見綠蘋齊?
石壁江城后,籃輿晚??登。
古龕千塔佛,秋樹一山僧。
清磬和虛籟,香泉吐暗藤。
愿將身灑掃,求官復作能。
二疏方告老,四皓盡歸山。
藹藹都門別,仍看衣錦還。
霓裳標逸氣,丹灶理童顏。
一遇真仙侶,群心難可攀。
(見孔延之《會稽掇英總集》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