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府古題序 夫遠征
趙卒四十萬,盡為坑中鬼。
趙王未信趙母言,猶點新兵更填死。
填死之兵兵氣索,秦強趙破括敵起。
括雖專命起尚輕,何況牽肘之人牽不已。
坑中之鬼妻在營,髽麻戴绖鵝雁鳴。
送夫之婦又行哭,哭聲送死非送行。
夫遠征,遠征不必戍長城,出門便不知死生。
趙卒四十萬,盡為坑中鬼。
趙王未信趙母言,猶點新兵更填死。
填死之兵兵氣索,秦強趙破括敵起。
括雖專命起尚輕,何況牽肘之人牽不已。
坑中之鬼妻在營,髽麻戴绖鵝雁鳴。
送夫之婦又行哭,哭聲送死非送行。
夫遠征,遠征不必戍長城,出門便不知死生。
趙國四十萬士兵,都成了坑中的鬼魂。趙王不聽趙母的話,還繼續征新兵去送死。送死的士兵士氣低落,秦國強大趙國破敗,趙括輕敵出戰。趙括雖獨斷專行,但危害還算輕的,何況還有不斷牽制他的人??又械墓砘?,他們的妻子在軍營里,披麻戴孝哭聲如鵝雁鳴叫。送丈夫的婦女邊走邊哭,這哭聲是為送死而非送行。丈夫去遠征,遠征不一定去守長城,一出門就不知死活。
趙卒四十萬,盡為坑中鬼:指戰國時秦趙長平之戰,趙國四十萬降卒被秦軍坑殺。
趙王未信趙母言:趙括將被任命為將時,其母上書趙王,說趙括不能為將,趙王不聽。
髽(zhu?。┞榇骼劊╠ié):髽,古代婦女服喪時用麻扎成的發髻;绖,喪服上的麻帶。
此詩創作背景或與詩人對歷史上戰爭的反思有關。戰國時期的長平之戰是一場慘烈的戰役,趙國損失慘重。詩人可能借古諷今,反映當時社會戰爭頻繁、百姓受苦的現實,表達對戰爭的不滿和對人民的同情。
這首詩主旨是譴責戰爭的殘酷和統治者的昏庸。通過講述長平之戰的故事,揭示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其特點是敘事生動,情感強烈,在文學史上反映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批判精神。
曉辭龍袞向南畿,帶得天恩入瑣闈。戀闕應勞清夢到,匡時莫遣諫書稀。云邊山色青迎騎,雨后花香煖撲衣。便道懸知歸故里,松楸桑梓盡光輝。
細數星難盡,騰空氣欲蒸。無風終莫渡,抱愿定誰憑。世俗徒爭巧,沈霾且滅燈。還予魂夢穩,獨有一杯能。
南鎮干戈日夜陳,西山寇盜出猶頻?;拇灏倮餆o煙火,聞道官軍更殺人。比歲供輸不自聊,祇今氛祲未全銷。陳前將士須殊死,莫倚功多氣轉驕。
鵝黃柳枝撲輕雨,裊斷新愁千萬縷。菱花倦拂瑣窗間,吹得瑤笙雜鶯語。下床不受春風扶,傷春擊碎青珊瑚。香消玉散繡針澀,閑開五色雙氍毹。離恨難禁情未愜,那肯將心托紅葉。翠帷深護曲闌花,羞殺東家白蝴蝶。
南山隔秋水,秀色空在眼。褰裳不可涉,臨流思無限。孤舟肯相濟,寧辭去人遠。
水搖山影綠沉沉,雨打花光故惱人。賴有海棠傾國色,嫣然一笑解留春。
雅抱清衷各自專,一燈款款若為緣。交無新舊期能篤,路繞山溪不覺綿。菊向道途送九日,茶留情韻入三泉。難從此際商來約,散立中宵月半天。
前世曾為粥飯僧,此生隨處且騰騰。經中因認人我相,教外都忘大小乘。寫去欲云居士頌,信來如續祖師燈。他年辱贈茅庵句,誰謂因緣昔未曾。
一山背城起,萬古號為君。秀攬江心月,雄吞海面云。金陵通地脈,玉港發人文。羨彼投簪客,中年臥紫氛。
姑熟醇醪了故王,江東正朔是蕭梁。五經博士初分遺,四部無遮復繼揚。十年淮堰勞三筑,無缺金甌忍自傷。誰使長鯨終跋扈,頗訝吳老薄心腸。同泰舍身錢易贖,凈居苦口蜜難嘗。自我臺城休荷荷,將軍宇宙日洋洋??蓱z太寶供虛席,旬日猶煩假豫章。古今篡逆雖肩比,未聞此物肆狂猖。傳首江陵隨盡骨,一目湘東始繼綱。豈知老佛垂弓冶,涅槃已罷又龍光。圖書漫付炎灰了,白馬空衣紫氣翔。臣魏臣齊俱寄食,云水真成釋氏鄉。
臨行不暇別圓明,禪客機關百變生。明月清風都不會,落花流水兩無情。只知常謁摩訶院,誰道曾離歸化城。賓主相忘非聚散,笑談松竹自清聲。
七尺龍蟠皂線絳,倭兒刀掛漢兒腰。向誰手內親捎得,百遍沖鋒滾海蛟。
野有碧青蕪,晨風凄以途。不知風里夢,寥落為誰嗚?
惟烏兮在屋,月黑兮風凄以促。啞啞哺母兮報母之育。顧兒有身兮實母之雛。兒思返哺兮兒母已殂。豈兒有心兮曾不如烏。
懶即蓬萊訪具茨,平分不費一錢貲。子綦隱幾而聞者,太白停杯以問之。螃蟹螯肥毋與事,琵琶調下莫題詩。是知二老回頭笑,不料清源有此奇。自北及南捷徑行,冰廳消得此嘉名。且參光霽儒家景,誰管歌呼吏舍聲。碎安道琴時好淡,種文正竹話偏清。每聞酬倡皆皮陸,耄矣無因共膾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