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歌謠辭 步虛詞 七
幾度游三洞,何方召百神。
風云皆守一,龍虎亦全真。
執節仙童小,燒香玉女春。
應須絕巖內,委曲問皇人。
幾度游三洞,何方召百神。
風云皆守一,龍虎亦全真。
執節仙童小,燒香玉女春。
應須絕巖內,委曲問皇人。
多次游歷三洞仙境,不知從何處能召喚百神。風云都遵循自然之道,龍虎也保持著本真。手持符節的仙童年紀尚小,焚香的玉女正值青春。應該到那絕壁巖洞內,委婉地向仙人請教。
三洞:道教經典分洞真、洞玄、洞神三部,合稱三洞,這里指仙境。
召百神:召喚各路神仙。
守一:道家指保守自然無為的狀態。
全真:保持本性。
執節:手持符節。
皇人:道教傳說中的仙人。
此詩創作于道教盛行的時期。當時道教思想廣泛傳播,文人多受其影響,詩人可能在對道教的研習和向往中,創作此詩以表達對道教仙境和修行的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道教修行和仙境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充滿道教神秘色彩,意象豐富。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道教文化對詩歌創作的影響。
云礙虛簷日,風號老木秋。
山城圍晚翠,江檻俯寒流。
世事悲蒼狗,生涯付白鷗。
煙塵猶在眼,渾欲不勝愁。
玉骨綃裳韻太孤,天教飛雪伴清癯。
林寒疏蕊半開落,野迥暗香疑有無。
庾嶺風光仍似舊,漢宮鉛粉莫相污。
驚心不必臨空樹,一白流空春便徂。
上巳信嘉辰,流觴傳舊俗。
良游悵不遂,吏局方有屬。
東風吹曉雨,萬竅嗥林麓。
疑有泊舟人,狂歌河女曲。
逾朝始澄霽,物色如新沐。
城角趨危亭,登臨慰幽獨。
紛華埽不見,蝴蝶飛平綠。
??倚窮夕曛,悠哉此心目。
驚破池塘夢,宵長不再眠。
寒聲搖谷口,側月到床邊。
一自芝蘭遠,都無翰墨傳。
老懷安得寫,孤詠不成篇。
懸墻掛德音,盡弛今年租。旄倪發懽謠,助達和氣舒。
皇恩施甚厚,疲瘵望少蘇。吁嗟吏舞文,詔紙墨未渝。
借貸盡白著,勾稽窮宿逋。掊克儻歸公,民貧猶樂輸。
量權征倍耗,夤緣竊其余。寧逢盜剽攘,厭聞吏追呼。
盜奸久必戢,吏奸無由鉏。雷霆不言威,肉食忍自誣。
故態勿狃習,窮閻勿侵漁。勿謂天聽高,勿謂黔首愚。
雨中爛熳睡,門徑橫林扉。
朝暉入甕牖,起我聊伸眉。
良游眺江郊,攬袂風披披。
平瀛漲新綠,滟漾搖晴陂。
云巒靄空翠,煙樹森華滋。
潭漁下罜?,隴種行樓犁。
貪穿康樂屐,更杖原思藜。
阿宜倦游還,心事嗟多違。
新功在琢句,非復吳下時。
淵明賦歸來,今是知昨非。
君看古賢達,茹草甘長饑。
悠悠身外事,凜凜胸中奇。
因賡喜霽作,用代城南詩。
三朝欽母訓,四海被仁風。
倉卒垂簾政,艱難取日功。
仙游暌懿范,孝慕慘皇衷。
寢隧休華飾,靈輀必返嵩。
粹美元功畀,風流相國傳。
有文光圣道,無物累心淵。
侃侃常春氣,堂堂忽逝川。
東萊一點秀,冥漠楚山邊。
寄奴真偉人,落拓龍潛地。據筵呼五木,已有吞世氣。
世期值陽九,天綱日淪替。偏邦或跨州,卑號猶稱帝。
匪乘艱棘運,英姿疇能濟。南戡奠番禺,西狩澄涇渭。
功雖與世隆,道亦因人廢。緬懷揖讓風,黃屋身如寄。
頹波日奔迫,夜壑遷神器。巢由獨賢哉,高縱邈難繼。
運屬宣和末,干戈變故仍。
倦勤修內禪,流澤啟中興。
雎水千麾集,胡沙八駿騰。
尺書傳諱日,寰宇淚如澠。
野墅驚秋晚,殘年匆匆過。
海潮通井淺,林日到窗多。
酒盡鄰翁餉,詩成稚子哦。
人生行樂耳,軒冕奈余何。
杖藜乘興出,佳處每關情。
白石溪流淺,黃花籬落清。
林煙經雨薄,野日傍山明。
頼有杯中物,愁懷得暫平。
不可無詩絕盍簪,雜然嘲玩寄嘉音。
唯阿似是摸棱手,虛靜初無照物心。
蓮蕩遠陰波面合,堇峰橫翠雨中深。
頗能逐勝此來否,一笑又成梁甫吟。
斷雪流水古巖隈,憶得柴門半扇開。
雪打子猷船上過,春從靈運屐邊來。
逃禪野榻排芳草,覓句寒崖掃落苔。
容易三年拋絕去,不勝啼月曉猿哀。
我逢劉潁川,竟夕不向枕。
余人偶對面,白晝輒欲寢。
生來不耐俗,敢妄作題品。
猶嫌太分明,客至姑與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