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五首 三
良辰不可遇,心賞更蹉跎。
終日塊然坐,有時勞者歌。
庭前攬芳蕙,江上托微波。
路遠無能達,憂情空復多。
良辰不可遇,心賞更蹉跎。
終日塊然坐,有時勞者歌。
庭前攬芳蕙,江上托微波。
路遠無能達,憂情空復多。
美好的時光難以再遇到,內心的欣賞之情也一再錯過。整天孤獨地坐著,有時也像勞作者一樣歌唱。在庭前采摘芬芳的蕙草,想托江上的微波傳遞心意。但路途遙遠無法送達,憂愁的情緒徒然增多。
良辰:美好的時光。
心賞:內心的欣賞、感受。
蹉跎:錯過、虛度。
塊然:孤獨的樣子。
勞者歌:典出《春秋公羊傳》,指勞作者因心中有所感而歌唱。
攬:采摘。
芳蕙:香草。
托微波:借助微波傳遞心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情感來看,可能是詩人在生活中遭遇不如意,感慨時光易逝、情感難以抒發時所作。當時或許社會環境動蕩,個人理想難以實現,從而借詩表達內心的苦悶。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時光易逝、情感難寄的憂愁。其特點是情感真摯,以質樸語言直抒胸臆。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作,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世界和創作風格。
同是黃山采藥人,相逢十載客中身。
贅疣天地吾無用,萍梗江湖子亦貧。
曳組定趨金馬署,揚鞭初闖玉京塵。
徐閻盧老如相問,向道猶余漉酒巾。
畫聞與畫見,巧拙不同科。
譬如未入蜀,想像圖岷峨。
可以欺他人,不可欺東坡。
又如寫神女,瞥然巫山阿。
宋玉一點筆,眸子橫清波。
上黨太行山,懷孟逾黃河。
水落天井關,長劍垂新磨。
昌黎尋李愿,借車方口過。
劈斫開崖壁,巨扁侔斧戈。
荊浩家其間,煙霞恣麾呵。
親見勝剽聞,胸次所得多。
天亦寶此畫,易世終無他。
退之太行詩,幼誦今鬢皤。
洪谷太行畫,怳兮聊浩歌。
芳草謂發顛,美石謂發狂。自賢與自智,豈必草石嘗。
勿以夫子廟,而欺賜也墻。勿以圣人室,而鄙由也堂。
楛庭有遠孫,美玉深匵藏。姓名似元龍,家無上下床。
收斂河海氣,遁逃聲利場。眾謂陟泰岳,六合視茫茫。
我之魯東山,亦可小靈光。不患見不穹,但患行不強。
十駕日不已,突過騏驥良。美酒無深巷,苦李遺道傍。
四益視乃叛,蘇合殊糞蜣。
昨朝交末伏,今日立新秋。
故是涼猶未,終須熱漸休。
酒醒興午夜,月上倚西樓。
暍死端能免,江天問去舟。
勤能將拙補,命輒與仇謀。
尚有江湖債,終無世俗愁。
已衰猶未死,欲去又還留。
萬事鵝兒酒,諸公燕子樓。
四十青春七十翁,客樓時得一樽同。
子將仕矣云霄上,我合歸歟澗谷中。
涼夜歲星守南斗,豐年江國喜西風。
許追父老雞豚社,為說猶能醉頰紅。
吞若虞翻夢里爻,古人不死與神交。
成名永保傳青簡,臨事終當藉白茅。
足可一瓢居陋巷,豈堪二膳養東膠。
龜藏六用泥中樂,未信時人蝘蜓嘲。
大物既歸周,裸士來殷商。夷齊與箕微,均為識三綱。
我所領小壘,可容久徜徉。亦欲拾之去,群盜紛寇攘。
勉強不得已,芟惡完善良。完國非我責,完郡亦何傷。
幸保千里民,不為劍戟戕。奸鬼伏肘腋,兩賊程與黃。
門生訐座主,婿不顧糟糠。妄告無反坐,官吏飽賄贓。
一朝擲笏綬,僅有書幾囊。辛巳至庚子,闔門饑欲僵。
二十年不仕,愚意誰揣量。茍生內自愧,一思汗如漿。
焉得掛海席,萬里窮扶桑。茅屋蔭松菊,槿籬畦芋姜。
讀書粗知道,晦遯攀余芳。詩文亦不俗,千篇垂琳瑯。
今汝往筮仕,已逾四十強。蕭然乏行李,艱甚謀聚糧。
此皆我之過,棄官畏禍殃。以致兒女輩,無不羸以尫。
行行燕山下,悠悠易水傍。北風無時無,南人少裘裳。
汝父近八袠,汝母七旬將。茍可得一職,歸甘泌之洋。
生理我無策,徒此歌慨慷。壯士一大笑,出門青天長。
極目無窮六合寬,仰天如以渾儀觀。
日躔箕斗逢長至,月宿奎婁屆大寒。
肘后方多難卻老,杯中物到莫留殘。
來年七十身猶健,容膝歸歟亦易安。
聞說池陽郡,初能曲突虞。
學官如舊否,文選尚存無。
魚蟹江淮聚,桑麻雨露腴。
物平仍酒賤,時佩翠微壺。
浪多年二十,是事弗如之。老我初登第,聞君早解詩。
風霜懸齒頰,錦繡簇肝脾。才是通漫刺,誰非獻屈巵。
貴人遺世患,寒士扼時危。道泰官猶冷,身窮氣未衰。
雖無間屋妾,已有肯堂兒。村擬茅齋卜,山將畫卷隨。
賀成良匪易,裒益復奚疑。歲稔田收倍,秋涼渚泛宜。
定應爭倒屣,不惜共捐貲。千斛歸舟駛,梁文想預為。
往事括囊坤,元魁罪忍論。
咸淳君蔑有,德祐國能存。
委曲都司筆,侵尋亞從門。
惟公獨不肯,手板倒桓溫。
胸中書萬卷,老去與誰論。
不善謀人國,猶堪灌我園。
草長門晝掩,鵲下土新翻。
物理閑推測,天機未易言。
太行荊浩之鄉里,佳處立參仍坐倚。
崖樹澗石皆寫真,想見含毫吮沁水。
當年自號洪谷子,畫成署名細如蟻。
此豈自圖其所居,屋上峰巒插天起。
柵門雞犬鎖寒林,僮馬盤山暮煙紫。
高者佛寺平者川,關仝范寬焉得比。
我少學畫中棄之,時到古齋漫隨喜。
好古人多識古希,不意永嘉聞正始。
積年梅雨動兼旬,咎證源源殆有因。
狐假虎威饒此輩,鼠穿牛角念吾民。
涎流白飯難僥幸,汗滴青秧浪苦辛。
曲許乖龍啖梁燕,何如饑溺拯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