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釣四首 四
秋半百物變,溪魚去不來。
風能坼芡觜,露亦染梨腮。
遠岫重疊出,寒花散亂開。
所期終莫至,日暮與誰廻。
秋半百物變,溪魚去不來。
風能坼芡觜,露亦染梨腮。
遠岫重疊出,寒花散亂開。
所期終莫至,日暮與誰廻。
秋中時節萬物都在變化,溪中的魚兒一去不返。風能夠吹裂芡實的尖嘴,露水也染黃了梨子的外皮。遠處的山巒重疊著出現,寒花零亂地開放。所期待的人始終沒有來,天色已晚我和誰一同回去呢。
秋半:秋季中間,即中秋時節。
坼(chè):裂開。芡觜:芡實的尖端。
岫(xiù):山巒。
廻:同“回”。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秋季獨自垂釣時,看到秋景變化,觸景生情,有感而發寫下此詩,當時心境可能較為孤寂落寞。
這首詩主旨是借秋景抒發孤寂失落之情。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以秋景的蕭索烘托內心的惆悵。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敏銳觀察。
分應天與吟詩老,如此兵戈不廢詩。
生在世間人不識,今日逢君惜分手,一枝何校一年遲。
少見修行得似師,
茅堂佛像亦隨時。
禪衣衲后云藏線,
有時問著經中事,
卻道山僧總不知。
利門名路兩何憑,
百歲風前短焰燈。
只恐為僧僧不了,
為僧得了總輸僧。
世人貪利復貪榮,
來向湖邊始至誠。
男子登舟與登陸,
把心何不一般行。
辭賦文章能者稀,
難中難者莫過詩。
直應吟骨無生死,
只我前身是阿誰。
大海波濤淺,小人方寸深。
海枯終見底,人死不知心。
田不曾耕地不鋤,
誰人閑散得如渠。
渠將底物為香餌,
一度抬竿一個魚。
故友別來三四載,
新詩吟得百余篇。
夜來江上秋無月,
恨不相逢在雪天。
蒹葭月冷時聞雁,
楊柳風和日聽鶯。
水涉山行二年客,
就中偏怕雨船聲。
朝喜花艷春,暮悲花委塵。
不悲花落早,悲妾似花身。
自小棲玄到老閑,
如云如鶴住應難。
溪山不必將錢買,
贏得來來去去看。
珠明玉潤盡驚人,
不稱寒門不稱貧。
若向吾唐作雙瑞,
便同祥鳳與祥麟。
吟盡三更未著題,
竹風松雨花凄凄。
此時若有人來聽,
始覺巴猿不解啼。
涇溪石險人兢慎,
終歲不聞傾覆人。
卻是平流無石處,
時時聞說有沈淪。
丈夫三十身如此,
疲馬離鄉懶著鞭。
槐柳路長愁殺我,
一枝蟬到一枝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