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皇太后挽歌詞三首 二
配禮歸清廟,
靈儀出直城。
九虞寧厚載,
一惠易尊名。
曉漏銅壺澀,
秋風羽翣輕。
容車攀望處,
孺慕切皇情。
配禮歸清廟,
靈儀出直城。
九虞寧厚載,
一惠易尊名。
曉漏銅壺澀,
秋風羽翣輕。
容車攀望處,
孺慕切皇情。
遵循禮制將靈位奉入太廟,靈駕緩緩駛出都城。九次虞祭完成,安撫大地安寧;以仁德之惠,換得尊貴謚號。清晨漏壺滴水遲緩,秋風吹動羽扇輕柔。目送載靈之車時的攀望處,帝王對母后的思慕之情深切難抑。
大行皇太后:指剛去世的皇太后,'大行'為對帝王、皇后去世的諱稱。
清廟:即太廟,古代帝王的祖廟。
靈儀:指皇太后的靈駕(靈車及儀仗)。
九虞:古代喪禮,安葬后舉行九次虞祭,以安死者之靈。
厚載:指大地,《易經》有'坤厚載物'。
一惠:指皇太后生前的仁德之惠。
曉漏:古代計時工具銅壺滴漏,此處指清晨的漏聲。
羽翣(shà):出殯時儀仗中用羽毛裝飾的大扇,用于遮蔽靈柩。
容車:載運死者衣冠或畫像的車,隨靈柩而行。
孺慕:像幼兒依戀父母般的深切思慕。
此詩為唐代宮廷挽歌,當是為去世的皇太后而作。古代帝王、皇后喪禮需舉行系列儀式,挽歌用于哀悼逝者、彰顯禮制。詩中反映了唐代皇家喪儀的流程(如虞祭、奉靈入廟)及帝王的哀慕之情。
詩以喪儀為脈絡,從靈位入廟到靈駕出城,從儀式完成到目送容車,層層鋪敘皇家喪禮的莊重;末句'孺慕切皇情'點明主旨,既符合禮制規范,又傳遞真摯哀思,是唐代宮廷挽歌的典型之作。
水濁山昏暑未清,風枝不動月微明。
忽驚零露先秋戒,更放蟭蟟一月鳴。
城郭初鳴定夜鐘,苾芻過盡法堂空。
移床獨向西南角,臥看瑯珰動晚風。
獸炭簾衣攫。華筵散、此身飲罷,茫茫安托。我有小秦王一曲,吹到城頭墻腳。今日事、何人所作。漫對西風增感慨,且臂鷹、躍馬游河朔。功名志,總蕭索。
橫刀難上淩煙閣。吾且與、老兵健卒,悲歌酬酢。曾記睢陽添賊火,萬弩圍城肉薄。烽一點、陸渾山落。轉眼平臺風物好,喜笙歌、宛雒人猶昨。不思蜀,此間樂。
四牡何時發,雙魚此日將。別離驚草綠,衰謝感蕓黃。
澤畔風霜勁,天涯歲月忙??罱箅y借問,濡跡但相望。
垂老云南戍,逢君海上州。桂招非小隱,萍泛是同流。
江漢詢幽側,關山慰阻修。欲酬平子贈,空有畔牢愁。
何處發清興,林塘橫絕標。羨君林塘有幽趣,為君醉作林塘謠。
我為林塘吟,爾得林塘樂。長風捲雨白日來,池瀑淙淙向人落。
三峽長江動地回,搖波轉汐送林隈。當窗屴崱翠可愛,百尺芙蓉天外開。
寒梅水竹連芳野,鸂鶒鳧鹥滿沙墅。豐草能為冬夏青,飛云不管晨昏度。
坐來谷籟飄林樾,清景令人爽毛骨。為君去此謝浮名,還山卻掃林塘月。
此君瀟灑翠團欒,
軒扁佳名墨已乾。
欲識清風千古在,
試將石刻句吟看。
松竹青原剎,
香燈七祖簽。
窮通非所問,
風雨暫成淹。
南枝才放兩三花,
雪里吹香弄粉些。
淡淡著煙濃著月,
深深籠水淺籠沙。
殘雪壓南枝,月上黃昏靜。
疑是林逋處士家,清淺溪邊影。
寂寂暗香浮,幽意無人省。
為占江南最早春,耐盡風霜冷。
手植天隨菊,晨添苜蓿盤。
叢長憐夏苦,花晚怯秋寒。
素食舊所愧,長齋今未闌。
殷勤拾落蕊,眼暗讀書難。
春江晴日草芊芊,萬里揚帆接楚天。
去雁猶思江漢水,離人獨上木蘭船。
棣花暖送青絲轉,碧樹光搖錦浪懸。
莫怪臨歧倍惆悵,共君攜手在何年?
官城如紙賊城鐵,圍城十旬城不得。
六軍喧作夜潮聲,萬帳蒸成死灰色。
火云突??罩衼?,猿鶴擲跳沙蟲哀。
血光火光四圍迸,月色染出紅玫瑰。
輕艑大舸同一炬,江水瀾翻沸成釜。
浙軍棄甲先奔逋,潮州健卒咸驚呼。
頗類平原縱野燒,薰貍灼獾焚麇{鹿吾}。
阿奴火攻本下策,主閫無謀甘敗績。
東南半壁生夕陰,子弟八千同一泣。
招尋有伴入松關,
我自棲山爾自還。
別后望云無過念,
團瓢只在數峰間。
翛然靈壽杖,南國舊王孫。
落落棲蒙谷,蘧蘧老漆園。
詩成神更王,劍在俠猶存。
霞起窗前筆,鶯啼月下尊。
嚴遵開蜀肆,梅福隱吳門。
五岳圖先寄,從君欲避諠。
綠水蔭柴門,蒼山繞茅屋。老樹鳴春鳩,頹垣眠小犢。
鵝鴨自成群,兒童戲相逐。游從里社歸,稅藉農桑出。
榮辱非所知,飽煖愿已足。羲皇世代遐,此地傳遺俗。
空山布谷鳴,春風散墟落。夫妻同荷鋤,南畝事東作。
衡門隱者居,斗酒田家樂。閒惟念子孫,老不知城郭。
安能受一廛,鼓腹同耕鑿。
聞說開山使,提兵此地過。
平時思戰伐,吊古對山河。
驛路晨傳柝,軍門夜枕戈。
有苗終格服,耕稼滿巖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