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方山鄭子二首
江東有狂士,結屋本深山。為客風塵外,馳聲梁楚間。才聆捫虱語,忽作釣鰲還。予亦悠悠者,相逢愧爾閒。
好酒恥儒素,談兵靖塞塵。深憐宋中客,宛似晉時人。到處不諧俗,一生長任真。因君感交態,多少白頭新。
江東有狂士,結屋本深山。為客風塵外,馳聲梁楚間。才聆捫虱語,忽作釣鰲還。予亦悠悠者,相逢愧爾閒。
好酒恥儒素,談兵靖塞塵。深憐宋中客,宛似晉時人。到處不諧俗,一生長任真。因君感交態,多少白頭新。
江東有個狂放之士,原本在深山里建屋居住。他在塵世之外做著客,聲名在梁楚一帶傳播。剛剛聆聽他如王猛般高談闊論,忽然他又像去釣鰲一樣歸隱了。我也是個隨波逐流之人,與他相逢,慚愧自己不如他這般閑適。他好酒,不屑于儒生的平凡,談論兵法能平定邊塞的戰亂。我深深憐惜這位宋中客,他宛如晉時的風流人物。他到哪里都不迎合世俗,一生都率性任真。因為他,我感慨世態炎涼,有多少人到白頭才結交新朋友。
狂士:狂放不羈的人。
結屋:建造房屋。
風塵:塵世,指紛擾的現實生活。
馳聲:聲名遠揚。
捫虱語:指王猛捫虱而談天下大事,形容人談吐不凡。
釣鰲:比喻抱負遠大或舉止豪邁。
悠悠者:指隨波逐流、沒有堅定志向的人。
儒素:指儒生的平凡、質樸。
靖塞塵:平定邊塞的戰亂。
宋中客:指鄭子。
任真:率性任真,不做作。
交態:世態炎涼,朋友之間的態度。
白頭新:指到了老年才結交的新朋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定的動蕩,邊塞有戰事。詩人結識了方山鄭子,被其狂放不羈、率性任真的性格和不凡的才學所打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鄭子的個性與才學,同時感慨世態。其突出特點是人物形象鮮明,通過描寫和用典塑造出鄭子的獨特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個性和真性情的推崇。
步出東門葦不航,以云名棧正相當。
地臨空闊天成險,水到回旋石作梁。
萬頃波濤一丘壑,百年官吏幾循良。
古來勿翦甘棠意,此地風流未可量。
日日江頭送客行,況聞君去作專城。
心存臣子無中外,士系朝廷有重輕。
諫疏滿懷催上道,中原萬事想關情。
戎葵到底還傾日,側耳衡陽來鴈聲。
驤首彌年閉六關,倦飛今日徧千山。
也知心醉非從事,頓覺身輕有大還。
酒債人生頻檢點,宦情山色正孱顏。
不須作惡悲兒女,更放羈人到席間。
丁未慈恩盛,從容最后來。
一從辭墨綬,三徙入鳥臺。
記動時方好,持衡去不回。
恩榮頻出綍,晚遇有余哀。
萬頃蒼茫外,三年種植初。
路回深吠犬,藻密暗游魚。
舊酒春同盎,新茶雪不如。
稍修遺老傳,忘答故人書。
我負光華遣,君從懇請來。
人如九鼎重,席為百泉開。
梁壞帡幪屋,星移絳帳臺。
湘西明在眼,欲渡不堪哀。
翻云覆雨紛輕薄,萬瑞不如三白樂。
歲事相關國重輕,天意亦知人忖度。
前年不雨旱為祟,今年不旱螟為惡。
造物與人著力深,一飽年來何落落。
宜春先生古君子,撐腸萬卷一丘壑。
吟哦乍擬柳飛絮,感慨相輝花有萼。
商量雪意馳一騎,改變天容翔萬鶴。
翻思五十乾道年,是非一律無今昨。
日月逝矣幾豐耗,人物眇然增索寞。
吹箎寡唱氣欲竭,陟屺何心淚猶閣。
再拜珠璣卜來歲,十襲藏之富囊橐。
國重明禋預戒期,九筵宏敞肅宗祈。
階前萬旅皆花帽,庭下千官盡絳衣。
三日齋心嚴殿宿,一聲清蹕響簾幃。
圣躬靡恃皇天眷,夙夜寅恭但畏威。
早歲燈窗密,中年宦海遙。
相看嗟落寞,晚復共漁樵。
已矣耆英會,居然一葉凋。
豈無朋友念,人物嘆公朝。
廣廈仍炎熱,疎慵疾病中。
賦詩當夏日,鼓棹近南風。
自覺塵氛少,依然樂事同。
夜來憑眺處,明月隠墻東。
昔在慈恩會,交新意已親。
相逢游宦處,不比后來人。
共度衡陽夏,平分岳麓春。
夤緣如此少,欲別倍傷神。
柳影槐陰綠遶村,日長細得話詩情。
迎風紫燕忽雙去,隔雨黃鸝又一聲。
筆墨生涯成冷淡,筍蔬盤饌易經營。
世間微利真刀蜜,有底驅馳取重輕。
兩歲驅馳馬首東,曾微一戰可論功。
因人偶爾成擒蔡,無計降之媿伐崇。
萬灶炊煙歸塞下,十分農事到湟中。
酸寒伎倆才如此,辜負新詩托至公。
煌煌我宋開鼇極,坐攬輿圖朝列辟。玉帛爭先萬國趨,吳越歸心天下一。
圣神論報天與同,富貴不獨昌其躬。建隆以來二百載,是家與國方延洪。
三光五岳誰言裂,秀氣依然貫吳越。荀家苗裔何多龍,蕭氏衣冠知幾葉。
賢王忠孝橫古今,文采到公仍映人。一段清冰出秋壑,笑言滿腹多精神。
胸中色絲經緯密,華袞政須煩黼黻。會看玄發映貂蟬,豈久銀章佩朱紱。
轉頭玉樹森琳瑯,渥洼之種俱颙昂。斑斑久矣伏藝苑,秋風忽起催騰驤。
黃金鑄印大如斗,世世累累還系肘。笑摩銅狄向他年,頗記淮山風月否。
誰為戎首起邊功,萬里生靈一擲中。
天為憂之連作雨,人無識者驟歌風。
所期辟地今城守,不善因糧卻火攻。
古道君師意深遠,改弦端的奏膚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