詶陳翃郎中冬至攜柳郎竇郎歸河中舊居見寄
三旬一休沐,清景滿林廬。
南郭群儒從,東床兩客居。
燒煙浮雪野,麥隴潤冰渠。
班白皆持酒,蓬茅盡有書。
終期買寒渚,同此利蒲魚。
三旬一休沐,清景滿林廬。
南郭群儒從,東床兩客居。
燒煙浮雪野,麥隴潤冰渠。
班白皆持酒,蓬茅盡有書。
終期買寒渚,同此利蒲魚。
每三十天一次休假,清新的景色布滿了林間的房舍。城南眾多儒生相隨,女婿們在此居住。炊煙飄浮在覆雪的原野,麥田滋潤著結冰的水渠。頭發花白的人都拿著酒,茅屋中都有書籍。最終期望能買下寒冷的小洲,一起在這里捕撈蒲草和魚。
三旬一休沐:古代官員每三十天休息沐浴一次。
南郭:城南。
東床:指女婿,這里指柳郎和竇郎。
班白:即斑白,頭發花白。
寒渚:寒冷的小洲。
利蒲魚:以捕撈蒲草和魚為利。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在詩人休假期間,友人陳翃郎中冬至攜人歸河中舊居并寄詩,詩人以此詩相酬。當時社會可能相對穩定,詩人在閑暇時感受到鄉村生活的美好,從而抒發內心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閑適鄉村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描繪鄉村景象生動,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鄉村生活的一種追求和向往。
研朱點易已多年,洞底煙霞別有天。
千里漫來騎只鶴,一官歸去領群仙。
藥爐煖養燒丹火,茶灶晴分瀹茗泉。
安得塵襟都掃卻,相從細讀悟真篇。
鰲轉山空海失深,仙人抱月自高吟。
春秋兩字尊王義,皇極一編經世心。
千載文聲扶學校,萬年史筆寄山林。
太邱古矣元龍老,天壽先生續正音。
老大天諳練,殷勤月往還。
巖巒有奇操,泉石亦清淡。
隔浦飛秋葉,開窗看夕山。
天心端正月,潭水夜深參。
秦埃幻六籍,斯文天地屯。
詝言嘈萬喙,渺不游其津。
作者能幾何,落落星已晨。
單其千載傳,覷斑尤苦辛。
毫芒忽有會,不能全吾神。
頗怪十年前,出語輒可人。
功深道更拙,敝帚聊自珍。
堂堂忠定家,三世蘭為祥。
父子繼科第,菲菲姓名香。
雙英今復然,階庭煜生光。
愿言紉佩之,百世當流芳。
風月詩幾卷,江湖屐一雙。
斷蛟懷劍石,跨鶴叩禪窗。
土潤巖生雨,林幽寺隔江。
歸當訪仙隠,相對酒盈缸。
簷間鐵馬何威獰,霜刀雪劍爭鮮明。
秋風一吹陣腳動,跳梁舂擊聲??錚。
何時真提十萬兵,金戈鐵甲相磨鳴。
縛俘斬馘墟龍庭,歸來馬后笳鼓聲。
園林春去后,幽景屬池塘。
過雨鈿猶小,吹襟風已香。
莫期包作饋,好待集為裳。
太極翁何在,花時愛敢忘。
亡恙壁巖日,媒云婦有依。
世科君六世,時事彼一時。
寂寞吾州隔,諸孤我妹慈。
九京逢桂老,東坦愧羲之。
珍重蕭灘刺史賢,能令四海遍皇恩。
奏篇才上旋如請,明主何嘗不可言。
彼已任教書課最,若人方稱冊臨軒。
正愁舉世皆喑啞,也有朝陽鳳叫閽。
巧夫縱誕爭說相,口角瀾翻如剪樣。眼中元不識英奇,隨世炎涼分下上。
貢諛乞得貴人詩,紅簽彩軸珍攜持。未遭窮士或有贈,爛在醤瓿問不知。
如斯等輩真肉眼,砂里精金豈能揀。古樸相士卻不然,品題每在未遇前。
前時贈詩紙欲朽,逢人夸張不去手。古樸相士真識人,識人須要當賤貧。
信知巧者盡虛偽,惟有樸者全天淳。愿君終身如此樸,俗態高低不須學。
我愛山居好,蔬畦間蒔花。
筧泉歸爨舍,篝火乞鄰家。
茁嫩貓頭筍,焙芳雀舌茶。
野人曾拜號,何用給黃麻。
幾千萬里碧琉璃,中有一圓光照之。更無一物可與對,部勒星宿光陸離。
憶昔看月大江頭,天地中間風吹衣。凡客無緣相賓主,獨攜杯酒獨吟詩。
祇今千門萬戶閉,良夜京華無人知,似我快活更有誰。
故山今宵月更奇,明日懶人真個歸。
游子從來悲故鄉,歸來襟袖芷蘭芳。
夢魂飛去云濤遠,杖策閑行秋水光。
可是夢中曾到此,安知身后卻余香。
紫陽弟子有賢子,卜筑新亭真肯堂。
叨塵愧甚鶴乘軒,誓報洪私敢塞源。
回有圣明真愿輔,軻于仁義豈忘言。
清朝長欲諸賢在,公論常扶一脈存。
湛露獨霑慚過厚,盍推四海遍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