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懿皇后挽歌三首 二
后庭攀畫柳,上陌咽清笳。
命婦羞蘋葉,都人插柰花。
壽宮星月異,仙路往來賒。
縱有迎仙術,終悲隔絳紗。
后庭攀畫柳,上陌咽清笳。
命婦羞蘋葉,都人插柰花。
壽宮星月異,仙路往來賒。
縱有迎仙術,終悲隔絳紗。
后宮之人攀折畫柳以表哀思,大路上清笳聲嗚咽。有封號的婦女羞于獻上蘋葉,都城的人頭上插著柰花?;屎蟮膶媽m與往昔星月景象不同,通往仙境的道路漫長遙遠??v然有迎仙的法術,最終還是悲嘆與皇后隔著絳紗難以相見。
后庭:后宮。畫柳:畫有圖案的柳枝,用于喪葬儀式。
上陌:大路。清笳:悲涼的胡笳聲。
命婦:受有封號的婦女。羞蘋葉:古代祭祀用蘋藻等,這里指命婦因皇后去世而羞于按舊俗獻蘋葉。
都人:都城的人。柰花:花名。
壽宮:這里指皇后的寢宮。
仙路:通往仙境的路。賒:遙遠。
絳紗:紅色的紗帳,這里象征陰陽相隔。
貞懿皇后為唐代宗李豫的皇后獨孤氏。大歷十年(775 年)十月初六,獨孤氏薨逝,此詩應創作于此時。當時唐代宗十分悲痛,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詩人創作此挽歌以悼念皇后。
這首挽歌主旨是哀悼貞懿皇后離世。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細膩的場景描寫和意象運用營造哀傷氛圍,情感真摯深沉。在文學史上,它是唐代挽歌中的佳作,展現了當時挽歌創作的水平和特色。
青天漫漫覆長路,一紙短書無寄處。
月下長吟久不歸,當時還見雁南飛。
彎弓射飛無遠近,青冢路邊南雁盡。
兩處音塵從此絕,唯向東西望明月。
多才自合至公卿,豈料青衫困一生。
太史有書能敘事,子云于世不徼名。
丘墳慘淡箕山綠,門巷蕭條潁水清。
握手笑言如昨日,白頭東望一傷情。
空庭羅雀網,應似翟侯居。
多病惟尋藥,忘機不著書。
僧來留石鼎,人在典金魚。
惟有南窗睡,春來分不疏。
所困每患失其親,白首甘為未遇人。
饑目屢常昏皂白,晨炊何敢問新陳。
強顏愧我猶初仕,策足如君即要津。
惜別夜闌重款晤,交情終始暖于春。
亙天青鬰鬰,千峰互崷崒。
放馬倚長崖,煙云爭吐沒。
遠疑嵩華低,近豈潛衡匹。
奚為鮮眺覽,過者輒倉卒。
吾將凌其巔,震蕩睨溟渤。
旁行告予言,世孰于此忽。
邃深不可俯,儲藏盡妖物。
踴躍狼虎群,蜿蜒蛇虺窟。
惜哉危絕山,歲久沉汨沒。
誰將除茀涂,萬里游人出。
歸心日夜逆江流,官柳三千憶蜀州。
小閣簾櫳頻夢蝶,平湖煙水已盟鷗。
螢依濕草同為旅,雨滴空階別是愁。
堪笑邦人不解事,區區猶借陸君留。
木渠遠自西山來,下溉萬頃民間田。
誰謂一石泥數斗,直是萬頃黃金錢。
去年出谷借牛耕,今年買牛車連連。
須知人力奪造化,膏雨不如山下泉。
雷公不用苦震怒,且放乖龍閑處眠。
安得木渠通萬里,坐令四海成豐年。
輦路鮮云五色開,一聲清蹕下天來。
水光翠繞九重殿,花氣醲薰萬壽杯。
繡幕煙深紅匼匝,文竿風引綠徘徊。
蓬山絕景無人到,詔許群仙盡日陪。
自斷此生休問天,生得胡兒擬棄捐。
一始扶床一初坐,抱攜撫視皆可憐。
寧知遠使問名姓,引袖拭淚悲且慶。
悲莫悲于生別離,悲在君家留二兒。
石梁嵲屼據山流,異跡嘗聞記道猷。
五百真如誰化滅,三千色界妄探求。
燈龕焰古長年在,茗盞花濃繼日浮。
靜境少留塵慮息,松風蕭颯又驚秋。
我心烱烱君應識,萬事都慵獨吟癖。
二年客眼看京華,可見無媒進無益。
勢門所喜在佞豪,直語空拳無一懌。
愛君挺拔生貴家,不學庸兒醉朱碧。
兩提試筆賦翰林,落落金聲天上擲。
改丞殿省頭不回,直把群經重研摭。
相逢憐我猶滯濡,四十金閨未通籍。
勢門宜不容此身,頼有君家好投跡。
書齋延坐開新編,光焰文章追祖白。
更邀詩社同襟期,脫略形骸一疏戚。
公侯必復君勿遲,志士由來輕尺璧。
秦皇按長劍,殺人如刈草。何獨李斯輩,竟以丞相老。
漢元服儒衣,收諫如蓄寶。何獨蕭望之,誅鉏恨不早。
滄海飛天波,枯澤淤行潦。劉累嬰其喉,蛟龍不為暴。
魯士固多賢,親師仲尼道。至于出處間,惟有顏生到。
燭前行客卷征衣,路轉平林入翠微。
家在白云鄉里住,人從明月嶺邊歸。
來時未見梨花破,別后方驚燕子飛。
綠樹連陰十三驛,從今歸夢到家稀。
河北民,生近二邊長苦辛。
家家養子學耕織,輸與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縣仍催給河役。
老小相攜來就南,南人豐年自無食。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過者無顏色。
汝生不及貞觀中,斗粟數錢無兵戎。
平時愛子多集句,此日金刀得翦裁。
自謂羅中先得雋,豈知天外已遺才。
爐開遂失黃金礦,石劃猶藏白玉杯。
獨倚西風倍惆悵,卻憂車馬到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