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橋
石梁嵲屼據山流,異跡嘗聞記道猷。
五百真如誰化滅,三千色界妄探求。
燈龕焰古長年在,茗盞花濃繼日浮。
靜境少留塵慮息,松風蕭颯又驚秋。
石梁嵲屼據山流,異跡嘗聞記道猷。
五百真如誰化滅,三千色界妄探求。
燈龕焰古長年在,茗盞花濃繼日浮。
靜境少留塵慮息,松風蕭颯又驚秋。
石橋高聳橫跨在山間溪流之上,曾聽聞高僧道猷記載過這里的奇異事跡。五百位真如羅漢不知誰已化滅,三千色界不過是虛妄的追求。佛龕里的燈火古老而常年不滅,茶盞中茶香濃郁整日飄浮。在這寧靜之境稍作停留,塵世的思慮便平息了,可松間蕭瑟的秋風又讓人驚覺秋天已至。
石梁:石橋。嵲屼(niè wù):高聳的樣子。
道猷:東晉高僧,可能曾記載過此地事跡。
真如:佛教語,指永恒存在的實體、實性。
色界:佛教用語,三界之一,這里指虛幻的世界。
燈龕:放置油燈的佛龕。
茗盞:茶盞。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禪意來看,詩人可能是在游覽佛教圣地時,被當地的寧靜氛圍和佛教文化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對人生和佛理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景抒懷,表達對塵世虛妄的認識和對寧靜禪境的追求。其突出特點是禪意濃厚,意象豐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佛理的深刻思考。
蟲豸臘月皆在蟄,吾獨何乃勞其形。小大無由知天命,自顧不及遭霜葉,旦夕保得同飄零。
達生何足云,長年愛伊洛,決計卜長久。賒買里仁宅,水竹且小有。賣宅將還資,舊業苦不厚。債家征利心,餓虎血染口。臘風刀刻肌,遂向東南走。
賢哉韓員外,勸我莫強取。憑風謝長者,敢不愧心茍。賃載得估舟,估雜非吾偶。壯色排榻席,別座夸羊酒。
落日無精光,啞暝被掣肘。漕石生齒牙,洗灘亂相掫。奔澌嚼篙杖,夾岸雪龍吼。可憐圣明朝,還為喪家狗。
通運隔南溟,債利拄北斗。揚州屋舍賤,還債堪了不。此宅貯書籍,地濕憂蠹朽。賈僎舊相識,十年與營守。貧交多變態,僎得君子不。
利命子罕言,我誠孔門丑。且貴終焉圖,死免慚狐首。何當歸帝鄉,白云永相友。
不敢唾汴水,汴水入東海。污泥龍王宮,恐獲不敬罪。不敢蹋汴堤,汴堤連秦宮。蹋盡天子土,饋??無由通。此言雖太闊,且是臣心腸。
野風結陰兵,千里鳴刀槍。海月護羈魄,到曉點孤光。上不事天子,下不識侯王。夜半睡獨覺,爽氣盈心堂。
顏子甚年少,孔圣同行藏。我年過顏子,敢道不自強。船人雖奴兵,亦有意智長。問我何所得,樂色填清揚。我報果有為,孔經在衣裳。
忽見除書到,韓君又學官。死生縱有命,人事始知難。烈火先燒玉,庭蕪不養蘭。山夫與刺史,相對兩巑岏。
干祿無便佞,宜知黜此身。員郎猶小小,國學大頻頻。孤宦心肝直,天王苦死嗔。朝廷無諫議,誰是雪韓人。
何事遭朝貶,知何被不容。不如思所自,只欲涕無從。爵服何曾好,荷衣已慣縫。朝官莫相識,歸去老巖松。
力小垂垂上,天高又不登。致身唯一己,獲罪則顏朋。祿位埋坑阱,康莊壘劍棱。公卿共惜取,莫遣玉山崩。
誰憐野田子,海內一韓侯。左道官雖樂,剛腸得健無。功名生地獄,禮教死天囚。莫言耕種好,須避蒺藜秋。
意智未成百不解,見人富貴亦心愛。
等閑對酒呼三達,廚中玉饌盈金盤,方丈厭見嫌不餐。
飛鷹躍馬實快性,昨朝惆悵不如君,今日悲君不如我。
否泰交加無定主,三五圖書舊揣摩,五千道德新規矩。
龜,汝靈于人,不靈于身,致網于津。
吾靈于身
小婦欲入門,隈門勻紅妝。
大婦出門迎,正頓羅衣裳。
門邊兩相見,笑樂不可當。
夫子于傍聊斷腸,愿言兩相樂,永與同心事我郎。
夫子于傍剩欲狂。
珠簾風度百花香,翠帳云屏白玉床。
啼鳥休啼花莫笑
自君之出矣,壁上蜘蛛織。近取見妾心,夜夜無休息。
妾有雙玉環,寄君表相憶。環是妾之心,玉是君之德。
馳情增悴容,蓄思損精力。玉簟寒凄凄,延想心惻惻。
風含霜月明,水泛碧天色。此水有盡時,此情無終極。
貪殘奸酗,狡佞訐愎,身之八殺。
背惠,恃己,狎不肖,
行多有病住無糧,
萬里還鄉未到鄉。
蓬鬢哀吟古城下,
不堪秋氣入金瘡。
積雪三十日,車馬路不通。
貧病交親絕,想憶唯愿公。
春鳩報春歸,苦寒生暗風。
簷乳墮懸玉,日腳浮輕紅。
梅柳意卻活,園圃冰始融。
更候四體好,方可到寺中。
自識夫子面,便獲夫子心。
夫子一啟顏,義重千黃金。
平原孟嘗骨已土,始有夫子堪知音。
忽然夫子不語,不如對此景,含笑傾金罍。
莫問四肢暢,暫取眉頭開。
弦琴待夫子,夫子來不來。
饑拾松花渴飲泉,
偶從山后到山前。
陽坡軟草厚如織,
困與鹿麛相伴眠。
黃河中流日影斜,水天一色無津涯,處處驚波噴流飛雪花。
篙工楫師力且武,進寸退尺莫能度。吾甚懼。
念汝小蟲子,不學汝無端小蟲子,葉葉水上無一事,忽遭風雨水中死。
春風滿禪院,師獨坐南軒。
萬化見中盡,始覺靜性尊。
我來契平生,目擊道自存。
與師不動游,游此無跡門。
杯度度一身,
法度度萬民。
為報江南三二日
出山忘掩山門路,
釣竿插在枯桑樹。
當時只有鳥窺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