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門上畫松上元王杜三相公
昔聞生澗底,今見起毫端。
眾草此時沒,何人知歲寒。
豈能裨棟宇,且欲出門闌。
只在丹青筆,凌云也不難。
昔聞生澗底,今見起毫端。
眾草此時沒,何人知歲寒。
豈能裨棟宇,且欲出門闌。
只在丹青筆,凌云也不難。
過去聽聞松樹生長在山澗底部,如今卻看到它出現在畫筆之下。此時眾多小草都已隱沒,有誰知道松樹耐得住寒冬呢?它難道真能用于建造房屋嗎,暫且把它畫在門欄之上吧。只要依靠繪畫的神筆,讓它高聳入云也并非難事。
澗底:山澗底部。
毫端:指筆端。
歲寒:指寒冬,常用來比喻人的高尚節操。
裨:有益,此處指用于。
棟宇:房屋。
門闌:門欄。
丹青筆:指繪畫的筆。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題來看,可能是詩人為門上所畫之松而作,獻給上元王杜三相公。當時詩人或許處于仕途不順的境地,借畫松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詠畫松來表達自身的才華和抱負,以松的高潔堅韌自比。其特點是托物言志,寓意深刻。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表達和創作手法。
流水出深澗,和風送啼鳥。邂逅問樵客,薇蕨今多少。行歌去不顧,倏在煙蘿表。鴳鵬各有適,耳目暫無擾。緬懷區中人,營營自昏曉。
風雪勞馳驟,江山互送迎。咨嗟聞向笛,慷慨撫秦箏。蠻觸哀同種,鴻嗷憫庶氓。感時頻太息,詩思玉壺清。
受命當年記飲冰,此心無染即禪燈。紫薇分省含香署,風味居然一老僧。
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手染橙薌,杯搖燭影,夜闌人意醺酣。故人惜別,卻酒更清談。只合相從老矣,知何事、還著征衫。流年晚,長途匹馬,奔走亦何堪。江潭。搖落后,云噓絕壁,雪舞空巖。念行人歸鬢,今已毿毿。往事真成夢里,十年恨、江北江南。休凝佇,霜風卷地,寒日又西銜。
孝德襄陵久,天然與眾殊。生男不能養,應合愧楊姑。
湖西不了曹溪約,江北扁舟未肯閒。多謝先生真好夢,果然此會不人間。紫金丹好神仙過,太極丸空日月還。但得晦翁同老此,定山須作武夷山。
湖色媚空亭,春流溁以膩。濛雨抹煙鬟,初晴露山髻。宛在鏡中行,憑欄騁嘯睇。良友愜清游,同官如同氣。寒氈促膝多,樽酒論文細。遷喬有好音,戀舊未忍棄。新柳弱依依,似把游人系。潦倒盡君歡,夜闌猶牽袂。
脫卻青衫好,欣看愿力成。萬年唯此念,三策動高名。春水南天滿,飛塵北地輕。蓮花經一卷,萬里伴君行。
來訪將軍玉女村,粉墻青瓦絕纖塵。梨花樹下翁迎客,猶識當年舊使君。
石龜無語對東風,海鶴曾迷曉市中。三十六鱗朝夜月,玉釵人在水晶宮。
翁家種德如種松,慶源直與流泉通。青鞋頭白不入市,未聞謦欬聞高風。落落千章大廈材,清冷澹澹天河來。貞姿未許論星紀,氣爭瀑布排風雷。天陰巨壑蒼蛟立,萬年黃澒垂秋色。偓佺奔馬世不逢,麻姑雙黛臨寒碧。小閱人間數十秋,懸燈寫易細蠅頭。餐松飲澗好顏色,坐見青牛出信州。
蕭蕭漸急,堆滿闌干側。穿月飄風無氣力,誰共落花憐惜。春紅夏綠凋零,一般同是傷情。拾取欲題無語,憑他去做秋聲。
六載將身草里埋,當時有眼幾曾開。果然見得明星現,未到門庭冷似灰。
蓮花幕里筆如椽,橫槊雄詞鄴下傳。卻笑李陵非國士,創為兒女別離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