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十三首 三
野人頭盡白,與我忽相訪。
手持青竹竿,日暮淇水上。
雖老美容色,雖貧亦閑放。
釣魚三十年,中心無所向。
野人頭盡白,與我忽相訪。
手持青竹竿,日暮淇水上。
雖老美容色,雖貧亦閑放。
釣魚三十年,中心無所向。
一位老人頭發全白了,忽然來拜訪我。他手持青色竹竿,傍晚時分站在淇水岸邊。雖然年老但容貌氣色很好,雖然貧窮卻閑適自在。他釣魚三十年,內心沒有什么特別的追求。
野人:指鄉野之人,這里指那位老者。
閑放:閑適自在。
中心:內心。
此詩可能是詩人在淇水至黃河途中所作。當時詩人或許在旅途勞頓中,遇到這樣一位閑適的老者,有感而發。詩人在游歷過程中,接觸到不同的人和生活,這位野人的生活狀態引發了他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通過描寫野人的生活,表達對閑適自在生活的追求。其特點是語言質樸,形象鮮明。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生活的關注和對精神自由的向往。
紫陌起仙飆,川原共寂寥。
靈輴萬國護,儀殿百神朝。
漏滴秋風路,笳吟灞水橋。
微臣空感咽,踴絕覺天遙。
大隱嚴城內,閑門向水開。
扇風知暑退,樹影覺秋來。
望遠云生海,行稀砌長苔。
廢興今古事,何必嘆池灰。
閑論憂王室,愁眉仗酒開。
方嗟三覆役,又喜四愁來。
晨起螢穿竹,晡餐鳥下苔。
同期陽月至,靈室祝葭灰。
木鉆鉆盤石,辛勤四十年。
一朝才見物,五色互呈妍。
七魄憎陽盛,三彭惡命延。
被他迷失卻,嘆息只澘然。
陰陽曾作炭,造化亦分功。
減自青囊里,收安玉合中。
凡材難度世,神物自歸空。
惆悵流年速,看成白首翁。
神物不復見,小池空在茲。
因嫌沖斗夜,未是偃戈時。
岸古魚藏穴,蒲凋翠立危。
吾皇別有劒,何必鑄金為。
將軍獨乘鐵驄馬,榆溪戰中金仆姑。
死綏卻是古來有,驍將自驚今日無。
青史文章爭點筆,朱門歌舞笑捐軀。
誰知我亦輕生者,不得君王丈二殳。
賤子來千里,明公去一麾。
可能休涕淚,豈獨感恩知。
草木窮秋后,山川落照時。
如何望故國,驅馬卻遲遲。
金河秋半虜弦開,云外驚飛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聲來。
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
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
草色人心相與閑,是非名利有無間。
橋橫落照虹堪畫,樹鎖千門鳥自還。
芝蓋不來云杳杳,仙舟何處水潺潺?
君王謙讓泥金事,蒼翠空高萬歲山。
洛橋風暖細翻衣,春引仙官去玉墀。
獨鶴初沖太虛日,九牛新落一毛時。
行開教化期君是,臥病神祇禱我知。
十載丈夫堪恥處,朱云猶掉直言旗。
觚棱金碧照山高,萬國珪璋捧赭袍。
舐筆和鉛欺賈馬,贊功論道鄙蕭曹。
東南樓日珠簾卷,西北天宛玉厄豪。
四海一家無一事,將軍攜鏡泣霜毛。
水木夕陰冷,池塘秋意多。
庭風吹故葉,階露凈寒莎。
愁燕窺燈語,情人見月過。
砧聲聽已別,蟲響復相和。
一謁征南最少年,虞卿雙璧截肪鮮。
歌謠千里春長暖,絲管高臺月正圓。
玉帳軍籌羅俊彥,絳帷環珮立神仙。
陸公余德機云在,如我酬恩合執鞭。
萬家相慶喜秋成,處處樓臺歌板聲。
千歲鶴歸猶有恨,一年人住豈無情。
夜涼溪館留僧話,風定蘇潭看月生。
景物登臨閑始見,愿為閑客此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