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辭 從軍行
吹角動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鳴馬嘶亂,爭渡金河水。
日暮沙漠垂,戰聲煙塵里。
盡系名王頸,歸來報天子。
吹角動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鳴馬嘶亂,爭渡金河水。
日暮沙漠垂,戰聲煙塵里。
盡系名王頸,歸來報天子。
號角吹響,驚醒了行軍之人,喧鬧聲中行人紛紛起身。胡笳悲鳴,戰馬嘶叫,一片混亂,士兵們爭著渡過金河。傍晚時分,來到沙漠邊緣,戰斗的聲音在煙塵中響起。要把敵酋們都捆綁起來,勝利歸來向天子報捷。
吹角:軍隊中吹號角作為行動的號令。
行人:出征的士兵。
笳:即胡笳,一種管樂器,是古代北方民族常用的樂器。
金河:水名,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南。
垂:同“陲”,邊疆。
名王:指匈奴的首領。
《從軍行》是樂府舊題,多寫軍旅生活。此詩創作時間難以確切考證,但應是在唐朝對外戰爭頻繁的時期。當時國家需要大量軍隊守衛邊疆、抵御外敵,詩中體現了戰士們積極參戰、保家衛國的精神。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戰士們的愛國情懷和英勇無畏的精神。其特點是場景描寫生動,情感激昂。在文學史上,它是唐代邊塞詩的典型代表,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人們的精神追求。
虎符分寄輟名卿,錦纜牙檣繡水濱。
晝秀豈將夸故里,彩衣端為奉高親。
開懷此日樽中醉,結綬他年席上珍。
畫鼓不須催去棹,清歡難會玉堂人。
此君非草木,勁節凜佳賓。
相對山陰禊,曾陪南阮貧。
琳瑯風葉響,水墨月窗勻。
何必籃輿出,敲門問主人。
君從河朔來,言尋子桑飯。
蹉??自忘形,請交不敢憚。
念君青云士,我是江湖散。
共為逍遙游,未用相推挽。
世途溷塵土,道人獨潛清。
隱幾方丈間,凜然玉壺冰。
湖山自拱揖,風月時將迎。
未能役濟勝,久客媿吾纓。
高高峰頂立,深深海底行。
道人行立處,塵世有誰爭。
無間功不立,渠儂尊貴生。
強酬顛倒欲,火里鐵牛耕。
招提掛層峰,朱檻倚天半。
冷風閣底回,暑晝消清汗。
危躋出?窱,俯視群峰亂。
吾人家東州,官學各羈絆。
玆游豈易得,勿訝金樽滿。
終期汗漫游,醉臥云巒畔。
春風入其肺肝,秋色潄其毛骨。
名飛縉紳之間,身臥云泉之窟。
岳頂鳳之真子,僧中龍之的孫。
吹徹風前無孔笛,露香和月落紛紛。
獨倚闌干玩野塘,俄驚節物老春光。
綠楊陰密鶯將懶,紅杏枝空蝶不忙。
詩思漫沿芳草遠,茶甌微帶落花香。
那堪風雨頻催促,公子王孫亦斷腸。
燕處厭紛華,穿林一徑斜。
層巒開水墨,古木走龍蛇。
事業雖無補,田園尚有涯。
何時策筇竹,隨意到山家。
莫將不貲身,玩此有限年。心待三逕足,何時賦歸田。
陶令甑無粟,阮公不言錢。可憐六尺軀,坐受眾目憐。
我正犯此戒,隱憂浩無邊。幽懷祇自知,攪佩悲芳荃。
聞君昔種竹,妙意誠超然。欲伴歲寒老,此計將終焉。
鬰鬰環堵中,清風自招延。林泉有余樂,簪組未易牽。
早知文章累,不愿銘燕然。一為世所羈,遂與昔志捐。
富貴豈不欲,孤高易隮顛。翻然回吾駕,造物報爾天。
辛苦自纏縛,老蠶迷再眠。邯鄲一夢破,懷抱良蹁躚。
寄語山中友,信歸在言前。耘治秋水凈,掃灑春風妍。
君言誠起余,肺腑不待鐫。強顏為升斗,情態等市廛。
投紱亦從此,過君請擊鮮。中止微鹿門隱,不愧竹林賢。
放懷繩墨外,俱作平地仙。
彈冠初為米,掛冠不待稔。
人言學陶生,此舉安能盡。
陶生物表人,世網那得窘。
邈如孤鳳凰,翱翔天際嶺。
聊應寓詩酒,不在朱弦韻。
曾韓輕軒冕,雅意妙無畛。
遠尋柴桑游,時遣醉帽隕。
陟世憎儻來,歸耕猶有準。
糟床得佳友,曲糵粗可信。
攝衣請從之,嗟我獨后警。
鑿開北渚漲痕收,倚杖波吞立鷺洲。
稍覺蒹葭相與永,直疑汴泗看交流。
壽公且吸杯中月,清夜頻移鑒里舟。
雖走蓬萊通帝籍,邦人且欲寇公留。
聞說吹臺上,秋來鏁薜蘿。
白云長自在,幽徑復誰過。
天末空愁眼,尊前且浩歌。
山林與廊廟,二者竟如何。
百草千花巧趁春,曲欄幽徑總鋪陳。
舞腰盡欲看回雪,詩匠誰當斷斵輪。
難把星波渾作事,須知簧語有非真。
何如玉鐙歸來晚,紅袖爭扶入錦茵。
古佛身上衣,佛佛相付授。
慈母愛兒心,針針自成就。
是故吾雙峰,自少至白首。
護惜如鏡奩,一塵不敢受。
何以出檀名,此時無別慮。
如持油缽行,如躡獨木渡。
永懷毗尼藏,一旦成萬古。
紛紛五群眾,來觀亦頂禮。
平時放逸心,化作額間泚。
將見衣匣前,泚流似江水。
咨爾淮山神,守護當奉職。
無使塵涴侵,無使云潤濕。
諦觀不敢瞬,心折三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