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臺
聞說吹臺上,秋來鏁薜蘿。
白云長自在,幽徑復誰過。
天末空愁眼,尊前且浩歌。
山林與廊廟,二者竟如何。
聞說吹臺上,秋來鏁薜蘿。
白云長自在,幽徑復誰過。
天末空愁眼,尊前且浩歌。
山林與廊廟,二者竟如何。
聽聞吹臺之處,入秋以來被薜荔女蘿纏繞。白云長久自由自在地飄蕩,幽靜的小路又有誰經過呢。極目天邊徒然讓愁緒盈滿雙眼,還是在酒杯前放聲高歌吧。隱居山林和出仕朝廷,這兩種選擇究竟該如何呢。
鏁:同“鎖”,鎖住、纏繞。薜蘿:薜荔和女蘿,兩種植物,常攀附于山林樹木或墻垣之上。天末:天邊。尊:同“樽”,酒杯。廊廟:指朝廷。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詩人或許是在游覽吹臺時,面對秋景,聯想到自身的境遇和人生選擇,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環境存在一定的不穩定或個人仕途不順,使其對人生道路產生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人生道路的迷茫與思考。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但反映了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內心世界。
流水高山老伯牙
孤桐誰許碧籠紗
枕痕春色天長午
坐對薔薇一樹花
眩轉金波凝不闌,
特尋佳處閣團團。
南飛烏鵲噇眠去,
獨與飛來小朵看。
蝠堂拈素管,
清氣欲全收。
大麓千屏峙,
長河一線浮。
云根生石窟,
月影瀉霜湫。
會得超塵意,
諸天見自由。
桐月影,散如錢。
蜀錦芙蓉罨碧煙。
其奈秋心都未識,授衣欣得晚晴天。
閶闔沉沉萬里遙,五云深處擁簫韶。
誰將麟史開春講,日有龍旂候早朝。
黃閣雍雍周俊彥,金貂楚楚漢驃姚。
如君獨上憂時策,越嶺東南見海潮。
鹽筴寬閩甚,兵權慮蜀多。
閩民今可矣,蜀事竟如何。
便好尸而祝,初無玷可磨。
繄誰求徑捷,行陸強風波。
淑德生全美,深閨禮自防。訓嚴今孟母,誓苦昔共姜。科欲傳三世,兒令學四方。棲鸞吾所愛,千里索銘章。
獨力持家老,真如烈丈夫。齋明供蘊藻,服飾厭金珠。甲子祗馀六,鸞雌嘆久孤。悲笳講山路,寒日澹霜蕪。
秋風昨夜振庭柯
欲寄衣裘無便過
料汝羈愁如落葉
蕭騷偏逐晚風多
曙色遲遲聽杜鵑,
午風漠漠見鶯遷。
韶華總似君心擲,
不用憐芳怨歲年。
不慕諸圣,
不重己靈。
櫜弓戢矢,
坐享太平。
德山有棒,
正好束之高閣。
臨濟有喝,
也應無處施呈。
豈獨他鄉我不歸
月明烏鵲亦南飛
渡河宿將成功少
斗巷新妝夙愿違!
宗祖江山鯤鹿走
隸奴性質馬牛肥!
行吟澤畔殊無奈
且著靈均敗色衣
白發閔山翁。休論窮通。我今不改舊書傭。試問古來諸將相,幾個英雄。
魚水偶遭逢。拊鳳攀龍。橫飛直上廿年中。卻喜風波身早退,有甚奇功。
髫年見爾蚤登壇,
瓦缽藜羹每共飧。
兩世交游情更切,
七朝耆舊淚難乾。
孤山未得林逋適,
后學誰知范叔寒。
料得歲殘吟倦后,
鐵函偷啟避人看。
遙夜人憐獨倚闌,
危樓掛夢不禁寒。
移燈細把無題讀,
忍作西昆一例看。
甲兵十萬據胸中,
未預銘鐘畫閣功。
閑寄禿毫吐奇氣,
墨痕猶欲濕鴻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