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聞箏中彈瀟湘送神曲感舊
縹緲巫山女,歸來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苦調吟還出,深情咽不傳。
萬重云水思,今夜月明前。
縹緲巫山女,歸來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苦調吟還出,深情咽不傳。
萬重云水思,今夜月明前。
如仙似幻的巫山神女,歸來已有七八年。她飽含深情彈奏湘水曲調,樂聲留在了十三弦的古箏上。凄苦的曲調吟出,深情卻哽咽難以言傳。那如萬重云水般的情思,在今夜明月前涌起。
縹緲: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巫山女:傳說中的巫山神女。這里可能借指彈箏女子。
殷勤:情意深厚。
十三弦:指古箏,古箏一般有十三根弦。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夜晚聽到有人彈奏《瀟湘送神曲》,這首曲子或許勾起了他對過去的回憶,可能是與某位女子的過往經歷,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聽箏曲抒發對舊情的懷念。其突出特點是意境營造出色,以景襯情,以聲傳情。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出色的詩歌表現力。
涂轍正妨我輩,溪山合老狂夫。為報故人休復爾,鐘鼓駭爰居。
心已絮泥灰木,身拚月媵花奴。須知富貴非吾愿,遮莫執金吾。
亦有微香浪得名
可憐妖媚被時輕
紛紛籬畔成無奈
莫怨狂風太薄情
京檜皆黃發老
攸熺各黑頭公
當時號為小相
至今嘆作頑童
風定小窗明,半睡初闌,雙眉乍展。追數馀寒,浪過春半。花有恨、一枝不穩,柳如人、三眠巳倦。莫更惜幾日韶光,催取玉礬香滿。
還愁輕暖處,更一絲云繭。橫掠山腰,雖則暫時消散。怕黃昏、玉繩低掛,又參差、碧綃斜捲。青天如夢,倩取百囀啼鶯喚。
今年人憶去年梅,試問今年花已開。見說春風正料理,不應小雨便花摧。
詩壇傳檄未應虛,忍負東君自作疏。急急花前巖下看,橫斜清淺兩何如。
尋梅著語樂清閒,已覺孤山氣象還。未辦輕舟行百里,也須踏腳法華山。
流水晴懸碧澗霓
桃花春似武陵溪
東方自擬隨王母
縱少漁郎路不迷
雄關古北從來險,此日經臨轉覺平。
竿澗盤旋乘月過,魚溝曲折溯風行。
隔山老樹連云暗,滿澗春冰帶水鳴。
回首從官皆下馬,笑他輸與瘦書生。
禮明樂備慶良辰,政教南行令始申。千里河山風換舊,十年草木露沾新。典章大定初開府,圖籍先收此馭民。鯤島蒼生三百萬,馨香俎豆肅明禋。
旌旗掩擁萬人家,治化覃敷遍邇遐。雷勵風行新號令,山輝水麗大排衙。勛猷事業當年定,禮樂兵刑此日加。一統車書千古在,煌煌鉅典燦云霞。
今何夕,年年苦被霜華逼。十三樓上,幾番吹笛。
山河滿目斜陽急,闌干醉倚蛾眉碧。蛾眉碧,英雄老矣,壯心猶昔。
家財喪盡沒絲毫,
祇個一身猶恨多。
卻向池陽最深處,
殺人空手不持刀。
平生周伯仁,耿耿空洞腹。翛然猿鶴姿,豈辨鳩鷹目。
仆射不解事,居士偶題木。種柳僅成五,樂園祗可獨。
皓首愧商隱,湛恩沾漢漉。城府百無有,丘壑一已足。
詎省醉裙紅,安識墜樓綠。生經未渠諳,酒頌聊喜讀。
耳熱聞秦聲,浪謂肉勝竹。高陽有勍者,盛氣如曲沃。
直須殿上飲,撫床徑呼仆。競看椀揮金,幾欲斗撞玉。
方丈食萬錢,娉婷珠一斛。豈復堪束帶,靡徙揖郡督。
耆壽祝老饕,嘉名艷春曲。乃知梁州萄,大勝伯始菊。
相逢作青眼,洗去爾許俗。泠然曲寡和,尚有騎能屬。
元和一漁翁,喜共學士六。吳歈間雅奏,楚優效孫叔。
石鼎夜未央,春空云已族。何當一會期,清驩溢寒醁。
西園聞道徑封苔
落落髯仙去不回
安石中年離索意
吾徒笑口且頻開
黃金白骨兩崢嶸,
馳道雷車日夜聲。
不甃長溝從積潦,
可憐寒雨壓江城。
青絲蕭散綠波空
鴨觜船輕采露叢
正值水香春雨后
洞庭山下白蘋風
莫倚危欄學凍吟,
英雄到此淚沾襟。
紛紛只解毛錐子,
畢竟何人辦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