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竿澗嶺鰲魚溝至古北口作
雄關古北從來險,此日經臨轉覺平。
竿澗盤旋乘月過,魚溝曲折溯風行。
隔山老樹連云暗,滿澗春冰帶水鳴。
回首從官皆下馬,笑他輸與瘦書生。
雄關古北從來險,此日經臨轉覺平。
竿澗盤旋乘月過,魚溝曲折溯風行。
隔山老樹連云暗,滿澗春冰帶水鳴。
回首從官皆下馬,笑他輸與瘦書生。
古北口雄關向來以險峻著稱,今日經過卻覺得它變得平坦了。沿著竿澗盤旋,乘著月色前行;在魚溝曲折的路徑上,逆著風行進。隔著山的老樹枝葉繁茂,與云層相連顯得幽暗;滿澗的春冰隨著流水發出聲響。回頭看隨從的官員都下了馬,好笑他們竟輸給了我這個清瘦的書生。
古北口:長城重要關隘,位于今北京密云區北部,地勢險峻。
經臨:經過,親臨。
溯風:逆風。
從官:隨從的官員。
瘦書生:詩人自指,謙遜或自嘲的說法。
此詩當為詩人途經古北口時所作。古北口為歷史上軍事要地,向以險峻聞名。詩人自竿澗嶺、鰲魚溝前往古北口,途中記錄所見所感,反映了旅途的具體情景及個人心境。
全詩以旅途行跡為線,描繪了古北口的險峻與途中的自然景色,通過‘轉覺平’的主觀感受與隨從官員的對比,突出詩人灑脫輕松的心境,語言質樸而富有生活氣息,展現了清代詩人記游詩的典型特色。
木人備舟,鐵人備馬。丙丁童子穩穩登,喝散白云歸去也。
千戶火長好家主,事事辛苦不辭難。明年載糧直沽去,便著綠袍歸作官。
天上風云會,人間福履優。尚書踐臺斗,學士下瀛洲。圣井神光合,靈山瑞靄浮。高閎張壽域,華降集清秋。曲度南飛鶴,年標北海籌。達觀欣失馬,靜慮不驚鷗。歲月雙蓬鬢,丹青萬卷樓。登高謝安屐,訪舊剡溪舟。薄海瞻全節,中朝仰令猷。九重優老典,行矣賁林丘。
犀心兔穎屢通津,未識嫦娥一面新。興盡故園梅已謝,情留別塢杏初春。將身輕許志雖失,在耳不忘言可遵。生死幽冥千古恨,臨風披閱為傷情。
矯矯不可羈,一節足千古。桃李鬧漫山,歲寒誰汝數。
欹枕驚濤白盡頭,匆匆殘夢墮神州。翻書尚滴兒時淚,去國俄登海上舟。潮落遠雞催曉色,月明南雁集鄉愁。春申林際非吾土,回首燕云萬里秋。
五行顛倒。火里栽蓮君莫□。□要東牽。引取青龍來西邊。一陽時候。□□溫溫光已透。消盡群陰。赫赤金丹色漸深。
為怕來時即去時,羈維欲借柳絲絲。如何南陌相迎日,便茁青青送別枝。
肅肅其乂,既旨既溢。迨其畢酌,偏茲博碩。祀事既遂,不敢誶射。神或醉止,我心斯懌。
崛起東南見偉人,行藏咫尺動星辰。丹心自許乾坤業,白首誰稱社稷臣。擁傳百川勞灌注,持籌萬國待經綸。遙知夏后功成日,燦爛玄圭出紫宸。
班定千牛立受宣,佩刀搢笏鳳墀前。一聲不坐祥云合,鴛鷺依行拜兩邊。
舊廬鄰通衢,先疇接近郊。居無風雨憂,歲免粒食勞。生理亦已愉,胸中胡郁陶。楹桷思丹刻,久厭處衡茅。服味喜鮮甘,每羞視鋤薅。德業倦時修,憑虛事華豪。鄭真耕巖石,張蔚隱蓬蒿。內省重千鈞,外物輕一毛。當時笑寂寞,清節后世高。原思貧非病,賜也氣徒驕。爾視季子金,何如顏氏瓢。
五夜漏聲催曉箭,曈曈初日照樓臺。九天閶闔開宮殿,玉帛朝元萬國來。
大工駕柁如駕馬,數人左右拽長牽。萬鈞氣力在我手,任渠雪浪來滔天。
青松勁挺姿,凌霄恥屈盤。種種出枝葉,牽連上松端。秋花起絳煙,旖旎云錦殷。不羞不自立,舒光射丸丸。柏見吐子效,鶴疑縮頸還。青松本無華,安得保歲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