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廟歌辭 晉昭德成功舞歌 武功舞歌二首 一
撥亂資英主,開基自晉陽。
一戎成大業,七德煥前王。
炎漢提封遠,姬周世祚長。
朱干將玉戚,全象武功揚。
撥亂資英主,開基自晉陽。
一戎成大業,七德煥前王。
炎漢提封遠,姬周世祚長。
朱干將玉戚,全象武功揚。
平定亂世依靠英明君主,開創基業從晉陽開始。一次用兵成就偉大事業,七德之舞彰顯前代圣王功績。漢朝疆域遼闊,周朝國運久長。持著朱干和玉戚起舞,充分展現武功的強盛。
撥亂:平定亂世。資:依靠。
開基:開創基業。晉陽:古地名,今山西太原,是晉朝發跡之地。
一戎:一次用兵。七德:指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
炎漢:漢朝,因漢朝尚火德,故稱炎漢。提封:疆土、疆域。
姬周:周朝,周王室姓姬。世祚:國運。
朱干:紅色的盾牌。玉戚:玉飾的斧。二者都是舞蹈道具。
此詩為郊廟歌辭,是用于祭祀等重大場合的樂歌。晉朝開國,為彰顯開國君主的功績和國家的強盛,創作此類樂歌以在祭祀等儀式上演奏,展現國家的威嚴和榮耀。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晉朝開國君主的功績和晉朝的開創。其特點是語言大氣,風格莊重。在文學史上,它作為郊廟歌辭,反映了當時的祭祀文化和對國家、君主的尊崇。
百隊行春迤邐車。千林步綺淺深霞。
陰晴并日如中酒,哀樂臨年各為花。
花夢短,酒悲賒。甘拋有盡送無涯。
道人不對東風笑,掃地焚香自作家。
廿二年過去,似風吹落葉,浪打泥沙。幾曾見,春光明媚,遍地奇葩。
乘風遼水岸,把酒話天涯。說不盡多少相思話。
還劍湖邊,古魚路上,斜陽笑語鳳凰花。算當時青春年少,前路堪夸。
臨飛齊振羽,有幾回放膽泳流霞。休傷嗟,莫淚下。
明朝分手,揚鞭躍馬。脈脈深情,讓柳絲牽掛。
華清第二湯,
賜浴世所艷。
海外有溫泉,
波浮空瀲滟。
故菊開誰對,新醪悵爾違。耳憎木葉下,心與塞鴻歸。兒女催蓬鬢,家園滯綵衣。問君稱慶暇,何處采山薇。
節序仍黃菊,乾坤更白頭。文章寧益世,衣食暫寬憂。遇客誰談劍,思君獨倚樓。遠江寒細細,似有北行舟。
夜深雪壓內門前,
一榻還驚四璧天。
上相傳觴妻擁炭,
歸來鼾息頓安眠。
桑落香浮槲葉杯,甘瓜綠李亦佳哉。
虛堂頓解汗揮雨,高枕俄成鼻殷雷。
靜聽風聲生檻竹,徐看日影轉庭槐。
晚涼更動扁舟興,北渚紅蕖已半開。
春日春光何處好。窗前數朵梅花早。殘夢乍回云縹緲?;耆ヨ谩O泔L陣陣吹來巧。
枝上青禽聲繚悄。分明問我情多少。萬斛閑愁渾不了。無聊自把寒衾攪。
鞭樸古教刑,豈必傷膚肌。
末流恣慘酷,尋常視瘡痍。
卓哉南陽守,編蒲以代之。
責過示恥辱,安用箠楚為。
微物不盈握,仁風浩無涯。
馀馨播青史,百世猶可師。
使君領郡符,出牧東海隅。
臨民慎推恕,前修以為期。
曠劫洞然,孤光皎潔。
不涉功勛,是何時節。
布袋癡憨,豐干饒舌。
大悲千眼覓無蹤,體妙虛玄百非絕。
才傍仙舟語未交,
星眸早已隔簾招。
有人先我停蘭槳,
半晌何曾見阿翹。
揚帆十日,正天風吹綠,江南萬樹。遙望靈巖山下氣,識有仙才人住。
一代詞清,十年心折,閨閣無前古。蘭霏玉映,風神消我塵土。
人生才命相妨,男兒女士,歷歷俱堪數。眼底云萍才合處,又道傷心羈旅。
南國評花,西湖吊舊,東海趨庭去。紅妝白也,逢人夸說親睹。
利觜死一飽,何勞更喧嘩。
肉薄來如云,舉扇誰能遮。
諸君幸小忍,秋風期不賒。
披襟約涼夜,明月釣寒沙。
蕉雨風窗,昨夜幽夢知多少。流鶯啼曉。睡醒嫣然笑。
卷上湘簾,慢試晨妝好。妝臺悄。讀詩多拗。還把回文鈔。
高天初雨霽,草亂鳳凰岡。
遠處人煙白,前溪木葉黃。
斜陽下鳧雁,秋色入牛羊。
不厭鳴蜩聒,游人向野塘。
白璧暗投,遭他按劍。折得莖蘆,還沖巨浪。
闔國人追亦不回,掩羞賴有閑和尚。
我東土人,一性純真。被他明破,不直半文。
皮肉骨髓,狼藉分爭。當時若藥得死,今日定見太平。
孟浪到梁朝,不契梁朝意。放過一著,走入魏地。
神光謾說安心,未免失卻一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