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廟歌辭 太清宮樂章 登歌
嚴禋展事,理潔烝嘗。
皇矣圣祖,德惟馨香。
盛薦既撤,工歌載揚。
大來之慶,降福穰穰。
嚴禋展事,理潔烝嘗。
皇矣圣祖,德惟馨香。
盛薦既撤,工歌載揚。
大來之慶,降福穰穰。
莊重地舉行祭祀之事,祭品潔凈用于冬祭和秋祭。偉大的圣祖啊,您的品德如香氣般芬芳。豐盛的祭品撤下后,樂工的歌聲飛揚。大福降臨的吉慶時刻,福祉紛紛降下。
嚴禋(yīn):莊重地祭祀。
理潔:祭品潔凈。烝嘗:冬祭叫烝,秋祭叫嘗,這里泛指祭祀。
皇矣:偉大啊。
馨香:芳香,常用來比喻美好的品德。
盛薦:豐盛的祭品。撤:撤下。
工歌:樂工唱歌。載揚:飛揚。
大來:大福降臨。
穰穰(ráng):眾多的樣子。
此詩為郊廟歌辭,是在太清宮祭祀時所唱的樂章。太清宮是祭祀老子等圣祖的場所,這類樂章通常創作于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神靈等莊重場合,體現了當時人們對祖先的尊崇和對神靈庇佑的祈求,以維護統治秩序和社會穩定。
這首詩主旨是祭祀圣祖,祈求降福。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莊重、風格肅穆,具有濃厚的宗教祭祀色彩。在文學史上,它是研究古代祭祀文化和樂章形式的重要資料。
個中巖壑欠相羊,秋色無邊古興長。
寒盡鑒湖僅荷浦,靈遺禹廟尚梅梁。
追尋游舫空千載,物色先賢但一堂。
征□倚風歸路晚,可堪晴月照凄涼。
拂面春風被酒濃,
草山山下草茸茸。
驅車永福桃林過,
折得桃花饋個儂。
當年五月訪廬山,山翠溪聲寢食間。
藤杖復隨春色到,寒泉頓與客心閑。
巖頭懸布煎茶足,峽口驚雷泛葉慳。
待得前村新雨遍,扁舟應逐好風還。
吾兄乃達者,早歲向煙蘿。
世事今如此,浮名竟若何。
人來光水少,田傍幘山多。
醉后惟高枕,不聞種豆歌。
蓮葉。蓮葉。掩映畫裙金蝶。
宿花兩兩鵁鶄。秋水南塘鏡明。
明鏡。明鏡。照見玉釵雙鬢。
客里那知歲月遷,
梅花報我又今年。
蘭溪橋下扁舟泊,
把筆題詩意惘然。
遼海深無極,一望無涯涘。長白巫閭山,遙遙東西峙。
郁積與磅礴,生我常夫子。正氣得之天,節概礪于己。
磨礪數十年,學而優則仕。甘棠蔭充邑,弦歌遍閭里。
逆蠻肆跳梁,天兵下邊壘。奉檄典糧儲,愿為天子使。
妖氣翳日月,禍變倉卒起。奮劍擊兇酋,烈超介冑士。
致身報君恩,靡他誠自矢。取義與成仁,庶幾無愧已。
至今昔嶺間,殺氣迷煙水。君靈何昭回,長庚此其是。
把酒奠秋風,魂兮歸桑梓。忠孝既兩全,誰云身己死。
恩恤祀昭忠,榮蔭及孫子。千載永不磨,歷歷標青史。
吉日鳴鑾出九關,龍山扈從喜躋攀。云迎翠輦晨先合,鳥避黃麾夕未還。獵火依微煙岫里,鳴笳縹緲石林間。群臣咸睹三驅樂,賤子空慚一日閒。
寶剎藏云近翠微,世人聞說到應稀。千年飲馬泉仍在,半夜巢松鶴自歸。碑存古刻題朝代,僧有閒情熟道機。應話無生因坐久,不辭香霧惹朝衣。
寺外幽巖石徑斜,巖中開士似丹霞。心涵水月空諸法,坐對寒崖落一花。清夜潮音翻貝葉,常時云氣護袈裟。匆匆遙望知難覓,歸騎聯翩擁翠華。
筆健如錐世共稱,
開緘但覺霧云興。
深藏未許懸齋壁,
直恐龍蛇帶雨騰。
春花開,秋雁來,長風幾度姑蘇臺。
不見臺上人,臺下月徘徊,一樹梧桐生綠苔。
晴云突兀。萬迭奇峰天上出。晚吹清涼。一陣紅蕖水面香。
坐來無暑。昨夜北山何處雨。節去如流。明日西風又報秋。
無人知道。世上難逢開口笑。往事堪悲。一日風波十二時。
翻云覆雨。眼底紛紛何足數。流水高山。不對知音且罷彈。
深觀諸佛剎那際,三世十方無遁形。已盡凡情不顛倒,如除目翳自光明。意俱大地山河喪,心與空花夢幻生。垂手遇緣攜法界,美髯跣足散衣行。
二天給侍慈忍象,一虎橐經常寂光。意處世間離生滅,夢中塵劫浪遮藏。即真不必冠巾毀,絕染何妨棗柏嘗。提起超情無比句,夜來山雨落花香。
青春徑去不小住,天迥游絲增眼寒。想見手提大千界,翛然身現一毛端。若存情見智山隔,但斷攀緣業海乾。面目分明今日是,敢將棗柏薦盤餐。
生死鶻崙無背面,摩挲把玩久嗟咨。悟明必藉戒定慧,隨順差成老病衰。凈意即空良顯決,色身對現出思惟。千烹萬鍛知恩德,敢忘摩尼在礦時。
眼蓋人寰撚美髯,年年相見晚春前。摸蘇緣妄心俱盡,揩拭鮮陳念已圜。指下琴方才發越,眉間毫相見無邊。微塵劫海依今住,生死何勞較后先。
一剎那際入正受,互參三世妙難思。有情夢境依此住,無量劫海不移時。任運行藏難掩覆,隨疑語默出思惟。大哉無比金剛句,世罕知之我獨知。
絳袖玉纖牽一線。新制云衣,冉冉凌空展。趙后香魂疑更返。東君謫作探花伴。
斜逐游蜂過柳院。倦繡佳人,誤撲輕羅扇。一自飄揚春不管。多情空把東風怨。
雞頭池涸誰能記,
淥水亭荒不可尋。
小立平橋一惆悵,
西風涼透白鷗心。
連日持杯選勝游,
今朝興盡棹歸舟。
欲知魂夢思君處,
卻御清風過北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