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廟歌辭 享章懷太子廟樂章 武舞作
綠林熾炎歷,黃虞格有苗。
沙塵驚塞外,帷幄命嫖姚。
七德干戈止,三邊云霧消。
寶祚長無極,歌舞盛今朝。
綠林熾炎歷,黃虞格有苗。
沙塵驚塞外,帷幄命嫖姚。
七德干戈止,三邊云霧消。
寶祚長無極,歌舞盛今朝。
綠林起義使漢朝遭遇危機,黃帝和虞舜能使有苗歸服。塞外沙塵揚起戰事,在營帳中任命像霍去病那樣的將領出征。憑借七德之舞停止了干戈,邊疆的戰云消散。皇位永固沒有盡頭,今朝歌舞興盛。
綠林:新莽末年的農民起義軍。熾炎歷:使漢朝(漢朝為火德,稱炎漢)遭遇危機。
黃虞:黃帝和虞舜。格有苗:使有苗歸服,傳說舜時,有苗不服,舜修德使有苗歸服。
嫖姚:指霍去病,他曾任嫖姚校尉,這里泛指杰出將領。
七德:周武王有七德之舞,指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
三邊:指邊疆。
寶祚:皇位。
此詩用于祭祀章懷太子李賢的廟樂。李賢是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曾被立為太子,后被廢。此詩創作時間應在祭祀李賢廟時,當時應是希望國家安定、皇位穩固。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平定戰亂、國家安定,突出特點是大氣豪邁、用典自然。在祭祀樂歌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反映當時人們對和平穩定的期盼。
驟雨無多潤,殘陽不復遲。
陰涼庭樹老,點綴石苔滋。
斗雀輕投地,懸蟲剩倚絲。
林櫻供口實,美味及童兒。
清江長望極,余興曲池深。
俯視游魚族,仰嬉喬木陰。
通津厭離會,勝地有登臨。
暮雨寒潮急,歸飛聞水禽。
南榮曝日足娛客,北牖來風亦在予。
聊以維摩開丈室,便知陶令愛吾廬。
神龜大蔡昂頭際,澤雉名翚矯翼初。
戲問庭前雙古柏,閱人無算我誰如。
斷角續鳴鐘,惜時春已空。
曉星猶伴月,早雨不禁風。
眠食須頤老,衣冠強自公。
庭陰全綠色,無復見殘紅。
八通除道接層霄,五日同云映泬寥。
靈貺那從天馬下,積陰疑有海神朝。
潤生塵陌無窮遠,甘入原田不待消。
陋巷苦寒方晝臥,靜無人跡到瓊瑤。
回首嗟行役,吟詩愴物華。
西風凋木葉,客子去天涯。
日暮看邊雁,江秋見海槎。
重陽誰對酒,野菊自開花。
馬上春寒透客衣,半晴天氣燕飛飛。
不知社日明朝是,轉憶吾廬共爾歸。
風外輕輕雙翼疾,沙邊款款數聲微。
畏人自習人間世,何事江鷗浪見機。
昨得伻圖與賦詩,野棠并干上交枝。
始疑和氣偏回復,可是常情悅附離。
愛樹去思吾豈敢,高門陰德子應知。
濟南固有終軍辨,傳布仍煩老畫師。
冬雪并今早兩回,無風韻膩白皚皚。
麥根得潤萌芽綠,瘴氣逢寒霧露開。
官為勸農知我喜,心緣愛客望君來。
城頭甚有登臨境,群玉排峰銀作臺。
銅鞮宮觀久塵埃,樊守園池亦壯哉。
屬縣老人書亥字,臨汾神祀問臺駘。
土風頗記堯遺俗,府吏猶疑楚有材。
漢史待君成十志,傳車長望北風來。
天下英雄將相才,自銘重石畫云臺。
老夫不薄淮陽守,明詔幸緣黃霸來。
豈有豹文容霧隠,更慚鵬翼待風培。
諸卿相與望此府,詩筆縱橫武庫開。
淛水三江外,朐山百郡東。專城須聞望,半刺亦才雄。
浪海元無際,吳潮近峽中。茵憑那獨異,翰墨自兼工。
追昔賢良舉,殊時步武同。百篇傳冠古,半策已全功。
咫尺騰霄使,回旋著籍通。龍媒流汗血,鳳羽雜鳧翁。
烈士猶難進,清朝各愿忠。伏蒲寧曲學,鳴鼓尚深攻。
物理安圓鑿,人倫陋發蒙。俟河愁敝箄,破膽忤豐隆。
力擠膠西相,廉欺第五公。絕弦迷促軫,折翼創虛弓。
臥閣寧多病,治中有舊風。從容付丞史,咻噢及兒童。
使者誅求急,王人禮數崇。湯年偏一溉,稷御不終窮。
高宴延仙伯,閑游歷梵宮。怒濤翻練白,浴日上霞紅。
沙鮚能藏蟹,江鳧不慕鴻。五云瞻碣石,七澤望青楓。
瓜戍留麋巀,茅心憶桂叢。賜環聊袞袞,遺楪漫忡忡。
困學今將落,生涯只屢空。頭風吹過雨,鬢雪亂飛蓬。
龜死寧遺策,鸞棲豈愿籠。勞生俱夢寐,有道或瘖聾。
絕唱常難和,幽光更待融。知音懷感慨,不獨寄絲桐。
秋風來幾時,客病不相宜。
搖落令心苦,虛涼益氣衰。
生涯貧更拙,交態臥尤知。
安得千金贈,鴟夷與爾期。
南浦三篙水,歸人五日糧。
寒沙晨起雁,古樹夜經霜。
久客復去國,有情知望鄉。
鬢毛渾欲變,鳴笛不須長。
烏衣里巷接城隅,東第名園冠上都。
家事從前貴公子,宦游當世執金吾。
舊蹊桃李春相續,滿地芝蘭德不孤。
故有鼎彝傳盛烈,況聞圖史自為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