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香山院對月
老住香山初到夜,
秋逢白月正圓時。
從今便是家山月,
試問清光知不知。
老住香山初到夜,
秋逢白月正圓時。
從今便是家山月,
試問清光知不知。
長久居住在香山,初到的這個夜晚,恰逢秋季,潔白的月亮正圓。從今往后這就是我家鄉的月亮了,我試問這清亮的月光是否知曉呢?
香山:指詩人居住之地。
白月:皎潔的月亮。
家山月:家鄉的月亮,這里指詩人將香山當作自己的家鄉,月亮也就成了家鄉之月。
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初到香山居住之時。當時詩人或許已厭倦漂泊,來到香山后,被此地的寧靜美好所吸引,便將其當作自己的家鄉。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新居住地的認同與喜愛。特點是情感真摯,以簡潔的語言表達深刻情感。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內心世界。
林斷城隍出,
江分島嶼回。
春風駘蕩來,朝氣在巾屨。川上逝不留,吾生渺焉住。
平生五岳愿,跛者不忘步。屏跡土室中,萬象入傴僂。
身是古莽民,甘寢世無曙。群公排闥入,有酒忽成醧。
有俎雞騖兼,有籩肴核旅。衣冠今四皓,朋輩昔三署。
或拍洪崖肩,恣浮魏王瓠。青冥馳野馬,迅轡不容馭。
竹素儻相招,焉能閟情語。錄公喟遐想,題目此欣遇。
《字說》一掀髯。析言勞介甫。
銜石成癡絕,滄波萬里愁。孤飛終不倦,羞逐海鷗浮。
姹紫嫣紅色,從知渲染難。他時好花發,認取血痕斑。
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留得心魂在,殘軀付劫灰。青燐光不滅,夜夜照燕臺。
大道徑其上,大川貫其中。洞門高十丈,跨水如長虹。
絕壁柏倒垂,托根自鴻濛。豈有雨露到,萬古常青蔥。
人經亂流間,小語鏗洪鐘。似掌一片石,寬可百余弓。
名曰仙人田,阡陌橫且縱。仙人猶力耕,我輩胡獨慵。
田盡得井穴,燭之光熊熊。深窈不可測,或是蛟龍宮。
涉險生歸心,西入出從東。夕陽照湍瀨,炯若金在镕。
鐘乳類飛禽,影動群翻風。此景別來久,追寫不能工。
何當飲云光,一洗塵埃胸。
小雨滌殘暑,新涼水上生。
帆飛嵐翠動,燕掠水風輕。
津市分斜照,人家共晚晴。
淹留戀清景,雙眼一時明。
雙樹開精舍,門依曲水傍。
溪清石骨瘦,山靜鳥聲長。
佛日迎金鏡,迷津渡石梁。
風塵不到處,此地足羲皇。
簾卷霞光日暮時,白羊何處響車兒。自知離合皆天定,不用吳鹽灑竹枝。
織罷公裳繡錦袍,妾身隨分效微勞。中情何用君王識,俯仰無慚是所操。
門徑春風翳草芽,懶將心事弄鉛華。驚回午夢閑啼鳥,斜倚宮墻看落花。
試聽樓頭報幾更,暗塵漸歇夜方清。
但知貪賞千家月,不問滯留三里城。
延得簪纓還洞府,移將星斗下瑤京。
道心與俗元無礙,感耳何嫌下俚聲。
九月霜清木葉催,客中登眺重徘徊。
饑鷹攫食盤空下,野馬嘶風滾地來。
泰戲峰高堆積雪,滹沱水急吼奔雷。
夕陽明處還西望,十二連城次第開。
歲堂堂去逐江干,夜半東風送舊寒。
爆竹聲中人老大,梅花香外客平安。
一番春事從頭起,萬里天衢著步寬。
上下云龍平昔愿,擬摩短翮附飛翰。
聽說君中外,堂堂世上名。文華張右史,正素老先生。已上三年課,相期萬里程。贈行無好句,聊用一杯傾。
訪舊今無幾,惟君昔有連。笑談傾一坐,筆札富諸賢。作惡又數日,從游經二年。勉旃繩祖武,窮達自關天。
寒冰竭,火云升,
空坐山亭并水亭。
搖盡齊紈揮盡汗,
無由赤腳踏層冰。
江淮飛雪滿河東,
爾去長安賦漢宮。
到日西山春正好,
高樓明月醉東風。
臺郡盛秋娘,相欣馬隊裝。
倩妝簪茉莉,款客捧檳榔。
最尚巫家鬼,頻燒野廟香。
盡觀花與柳,須待送迎王。
江花凌霰發,山溜入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