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二十七首 其二一
白牯問貍奴,虛空酬萬象。
電激不停蹤,谷虛誰答響。
啐兮啄兮,清機歷掌。
回頭??轢范秦時,舌上葛藤長萬丈。
白牯問貍奴,虛空酬萬象。
電激不停蹤,谷虛誰答響。
啐兮啄兮,清機歷掌。
回頭??轢范秦時,舌上葛藤長萬丈。
白牯向貍奴發問,虛空回應著世間萬象。如閃電般迅速不停留蹤跡,山谷空蕩誰來回應聲響。一啐一啄間,清凈的機鋒歷歷在掌。若回頭去爭辯古時之事,那舌頭上的糾葛便會有萬丈之長。
白牯、貍奴:可能指代不同的人物或象征物,在禪語中常用來比喻不同的修行者或事物。
虛空:佛教概念,代表空明、無滯礙的境界。
萬象:世間萬物。
電激:像閃電一樣迅速。
谷虛:山谷空曠。
啐兮啄兮:禪宗用語,指師徒之間的機鋒對答。
清機:清凈的機鋒。
??轢:爭辯、爭論。
范秦:可能泛指古時,具體所指需結合禪宗語境。
葛藤:比喻糾纏不清的言語或事情。
這首詩出自宋代的頌古之作,宋代禪宗發展興盛,禪僧們常以頌古的方式來表達對古代祖師禪機的理解和感悟。作者可能是在修行過程中,對禪宗的機鋒對答和佛法妙理有了深刻的體會,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宣揚禪宗的機鋒和佛法的妙理,勸人擺脫言語的束縛。其突出特點是充滿禪意,用形象的意象和簡潔的語言表達深刻的哲理。在文學史上,它是宋代禪宗文學的一部分,反映了當時禪宗思想的流行和發展。
舟鮫衡鹿富良材,
椎結夷風草昧開。
昨夕屠鯨今射虎,
明朝跣足讀書來。
何處涼飆發,庭前落木知。
初秋爭淅瀝,薄暮轉凄其。
感舊心千里,迎寒酒一卮。
霜花搖未見,吹帽接疏籬。
錕铻切玉爛成泥,
妙手鐫銅亦似之。
若會此機來學道,
石槃木鉆有通時。
鸰原分手各天涯,風雨連床愿尚賒。
兩地空煩詩代簡,三春祇有夢還家。
病多漸識君臣藥,別久愁看姊妹花。
他日相思勞遠望,五云深處是京華。
守道在無為,吾自厭吾拙。解佩及茲晨,還山聽鳥鴂。
世態逐嬋媛,進止心欲折。欣此素商集,緬想緇塵歇。
逝將尋舊侶,茅屋陰崖結。暝色下巉巖,蒼然立積鐵。
林深倦鳥集,谷靜涓泉咽。夜涼四山空,云臥逼天闕,
捫蘿想幽人,弄簫遲山月。真氣蕩喧濁,仆仆為形役。
一器而眾操,安得不速敝。古有避俗翁,神釋私其智。
感此偃空山,息機良匪易。朝飯林下曙,夕宿巖中閟。
暑氣清林巒,灑然出新意。側思聲利途,惴惴魂猶悸。
且逐采芝游,野服安薜荔。
海岳誰高蹈,丘園有獨醒。下帷頭自白,避俗眼長青。日慘延州碣,風寒鄭圃靈。夜臺人近遠,徙倚少微星。
石戶真高隱,云卿此后先。一家猶紫閣,萬恨已黃泉。禪岳無遺草,藏山有太玄。向來攜手地,悽絕子期弦。
磊落吾宗彥,因君寄遠思。
云山千里夢,花草六朝詩。
東觀仍家學,南州共火維。
渡江慚舊族,一席尚經師。
擊節中宵起,勞歌一送君。凄清薊北雪,繚亂嶺南云。
道直存天意,才難見鶴群。更誰開口笑,疏磬對斜曛。
中州尊斧鉞,南海事卑棲。不作賈生賦,空行蘇子堤。
鬢毛偏不改,心跡迥難齊。為問平津閣,何時詔紫坭。
回天消積害,持地任驚濤。獨識人應忌,孤根節自高。
酒濃沉塊壘,詩捷發雄豪。靜得神珠照,原無叱馭勞。
直懷開濟念,那復羨微官。雪路擁熊軾,風聲集馬鞍。
眼醒身世薄,心重酒杯寒??沼兄榻?,長留別后看。
嶺云隨一鶴,天路透三衢。悲喜非吾道,馳驅見大儒。
津頭迎鹵簿,日色閃氍毹。為訪青霞洞,心閒政自殊。
米如玉粒喜新舂,
菜出煙畦旋摘供。
但使胸中無愧怍,
一餐美敵紫駝峰。
思善死賊舅存孤,如杭母子失窮途。
義仆承信鞠呱呱,其姑得之育姑蘇。
承信為主刃賊逋,明祖代元開康衢。
孝子還鄉血淚枯,先贅海虞幸生雛。
別妻尋母走越吳,三年瀕死焦發膚。
后得牛商載與俱,晝錦坊前鄞縣居。
有嫗似兒痛貌癯,十八年前述舊符。
迎母歸養一紀逾,得終天年首正狐。
孝子不愿旌門閭,愿葬先隴砂山墟。
先生誰解與傳神,寫向吾詩似亦親。
文字老坡真學士,豐姿太白謫仙人。
明庭瑞彩陳圭璧,治世奇祥出鳳麟。
一道澄清非所浼,湖山暫此岸綸巾。
聞道不嫌晚,悟了莫悠悠。遇時不煉,今生烏兔恐難留。
些子乾坤簡易,不問在朝居市,達者盡堪修。火候無斤兩,大藥本非遙。
守旁門,囚冷屋,望升超。迷迷相授,生死不相饒。
未識先天一氣,孰辨五行生克,不向眼前求。試道工夫易,福薄又難消。
春風浩蕩思無涯,
老病縈仍苦戀家。
推枕不知真早晚,
小窗披雨一庭花。
青螺一點故依然,草舍荒煙客可憐。
萬里張騫曾鑿空,九州鄒衍欲談天。
人從生死原輕散,筆到山川不易箋。
惟有無情芳草綠,猶鋪書帶舊堂前。
謫居聊假息,荒穢亦須治。鑿巘薙林條,小構自成趣。
開窗入遠峰,架扉出深樹。墟寨俯逶迤,竹木互蒙翳。
畦蔬稍溉鋤,花藥頗雜蒔。宴適豈專予,來者得同憩。
輪奐非致美,毋令易傾敝。營茅乘田隙,洽旬始茍完。
初心待風雨,落成還美觀。鋤荒既開徑,拓樊亦理園。
低檐避松偃,疏土行竹根。勿剪墻下棘,束列因可藩。
莫擷林間蘿,蒙籠覆云軒。素缺農圃學,因茲得深論。
毋為輕鄙事,吾道固斯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