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子才湯泉出浴
泉出靈沙氣可蒸,滌除那復數冰清。
九陽晞髪塵纓凈,七日煉形僊羽輕。
暖沃丹田催進火,陰消神谷助長生。
云龍儻借凌空便,徑謁南臺季偉兄。
泉出靈沙氣可蒸,滌除那復數冰清。
九陽晞髪塵纓凈,七日煉形僊羽輕。
暖沃丹田催進火,陰消神谷助長生。
云龍儻借凌空便,徑謁南臺季偉兄。
溫泉從靈沙中涌出,熱氣蒸騰,它的洗滌功效遠非冰清之物可比。在溫暖的泉水中,仿佛九陽之力吹干頭發,讓帽帶也潔凈無塵;如同經過七日修煉形體,身輕如仙。溫泉溫暖滋養丹田,好似催動火候;消除體內陰寒,助力人長生。倘若能借助云龍凌空的便利,我會直接去拜見南臺的季偉兄。
次韻: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靈沙:有靈性的沙,這里指溫泉所在之地的沙。
復數:數得上,比得上。冰清:形容像冰一樣清澈,常指高潔的品質或清澈的事物。
九陽:傳說中太陽出來的地方,這里形容溫泉熱氣如九陽般溫暖。晞髪:曬干頭發。塵纓:塵世的冠帶,比喻塵世的羈絆。
煉形:道家語,指修煉形體以成仙。僊羽:仙羽,指成仙后身輕如羽。
暖沃:溫暖滋潤。丹田:人體部位名,道家認為是儲存人體元氣的地方。進火:指道家煉丹時的火候。
神谷:人體穴位名,這里泛指身體內部。
儻:同“倘”,倘若。
徑謁:直接拜見。南臺:可能是一個具體的地名或指代某個機構。季偉:人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在泡溫泉時有感而發。當時社會可能受到道家思想影響,人們對養生、修煉較為關注。詩人在溫泉中體驗到溫暖和舒適,聯想到道家的修煉之法和長生之術,從而創作了此詩。同時,可能也有對友人的思念,借詩表達想要相見的心情。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溫泉的神奇功效,表達對超凡境界的向往和對友人的思念。其突出特點是融合了道家文化元素,運用夸張想象手法營造奇幻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生活的感悟和對道家文化的喜愛。
已擬沙渚泊,忽來風雨聲。
人皆催早發,我亦厭孤征。
浪駭千峰出,舟憐一葉輕。
此時雖甚捷,猶是險中行。
之子于人第一流,
于山也獨拔其尤。
高亭未與山相稱,
直起元龍百尺樓。
滿林涼影綠沈槍,
對此渾無俗肺腸。
閑客偶來清話久,
戛檐風擺翠梢長。
趙國棄鳴犢,孔圣為之回。
西伯善養老,伯夷以為歸。
馳驅西楚郊,徘徊太皞墟。
周漢多封君,不祀既忽諸。
三墳基皇德,八索總道樞。
若人豈欺我,虞夏亦典謨。
萬里如浮云,古風訖無馀。
往矣不可追,喟然為躊躇。
春動高溪水,交游獨有君。
人情雖澹澹,物色已欣欣。
香轉梅梢日,光分嶺外云。
林亭同眺久,竟把一杯醺。
空巖一卷書,
綠苔字應滅。
志決功不成,
千秋有馀烈。
子欲富。
黃金覆。
嗟君南渡海,波浪白吞空。三日迷瓊島,中流遇颶風。生還自魚腹,險絕有神功。詎料乘槎客,依然道未窮。大風吹海嘯,舟似轉蓬飛。競與波濤斗,私將涕淚揮。旌旗過水怪,燈火降天妃。欲作玄虛賦,心魂今尚微。波中涌山岳,知是海鰍回。勢欲吞舟去,光先噴火來。不須頻拔劍,自可靜揮杯。忠信豚魚格,多君學易才。黑風寒挾雨,城沒大洋邊。魚鱉人誰免,波濤爾獨懸。行穿龍洞穴,戰退鬼樓船。莫向高堂道,平生險自憐。高帝稱奇甸,南溟豈大荒。諸華同禮讓,一賦重文莊。爾去觀風土,身先入眾香。遍書珍異物,詞藻照蠻方。天晴空翠滿,五指拂云來。樹樹奇南結,家家末麗開。野人朝獵去,黎女暮歌回。調酒黃獐血,君曾盡幾杯。首夏過瓊甸,檳榔得食花。螺杯川上拾,捻酒洞邊賒。逸興凌山月,新詩奪海霞。買愁村若到,定愛髻鬟斜。人人攜釀具,處處熟離支。一夕香成酒,三危露滿卮。和風嘗衣袷,暑氣不侵肌。花是檳門好,清芬百里吹。方物生黎獻,黃麖黑狗熊。大旗書向化,小隊拜當中。憲府宣威德,炎洲息戰攻。丹青憑爾筆,繪出島夷風。鸚鵡嬌能語,獼猴小似拳。攜歸橫秀閣,得自會同川。子女分葵笠,君王望玉鞭。公車應早上,莫即戀林泉。
可惜隨風面旋飄。直須燒燭看嬌嬈。人間花月更無妖。
濃麗獨將春色殿,繁華端合眾芳朝。南床應為醉陶陶。
十年夫妻五年離
況是來歸未有期
豈乏朱樓不堪倚
天涯芳草正萋萋
花落香難化。費詞仙、移宮換羽,文心牽掛。骨冷西江一片月,寂歷空城潮打。二百載、沉沉幽夜。騷客美人同一恨,恨英靈、誤向狂且嫁。如是死,甘心也。
盲流兀自稱徐馬。盡堪消、奸雄夫婦,同科嘲罵。三代而還賢圣遠,褒貶詎分真假。拂粉版、賡歌吾且。碧血荒涼獨不見,咸斯文、熱淚婆娑下。蔣氏子,何為者。
手捧文書暗自驚,
非官非吏逐人行。
宦場領略科名賤,
世事消磨意氣平。
笑罵由他宜自檢,
睚眥于我本無爭。
城狐社鼠多奇拓,
誰信冰壺徹底清。
宦路憐騰踏,
都來十四年。
有親驚白發,
無子負青氈。
客夢成蕉鹿,
鄉心逐紙鳶。
淮陰舊游處,
門巷總依然。
亢陽日為虐,攜子招提游。
頗解文字飲,主賓相勸酬。
四紀駒過隙,廢興嘅前脩。
頹然北窗臥,竹樹涵新秋。
濡毫一揮灑,涼飆雨颼颼。
薄暮酣且歌,緩步歸林丘。
寧波守執持,
愛我大科規,
既愛我規條,
愛我敘規詞。
規條如布幅,
敘規如線屬。
心幾善惡間,
敬肆隔云陸。
敬肆慎心幾,
敘規象施為。
規條應萬事,
為郡張四維。